•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电池婆婆”符爱浓带领全家行善举
    发表时间:2018-05-17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本报记者 李 坚

      83岁的符爱浓是大家口中的“电池婆婆”,走到哪,废电池就捡到哪。4年来,她陆续把3万余节废电池转交给街道环保站。

      她是邻里眼中的“热心肠”,从帮助困难职工、照顾孤寡老人,到组建“儿童之家”,几十年来,符爱浓不仅自己做好事,更带动全家人一起行善举,受到周围邻居一致称赞。“我的家庭很平凡,我们只是尽一己之力回馈社会。”符爱浓说。

     

      践行环保理念,搜集废旧电池

      2001年,符爱浓从一档电视节目中了解到废电池的危害后,便开始走街串巷,拾捡废电池。

      每天早晨,符爱浓带一个小布袋出门,从小区绕行到附近人流量大的商业区,沿途看到丢弃的废电池便捡起来,回家整理好再定期送到环保站。寒来暑往,符爱浓每天要步行四五公里,有时一天能捡好几斤废电池。

      “起初,我们都笑她太闲,还以为她收集废电池是为了卖钱。”社区居民彭蓉说,但符爱浓很“执拗”,她一遍遍地给大家上“环保课”,宣传废电池的危害。她还告知家人必须把废电池交给她回收,看到外面的废电池也要捡回来交给她处理。

      符爱浓的“执拗”感染了身边的人,社区居民不再乱扔废电池,而是自发地把废电池收集起来,交给她处理,连附近小孩都养成了“有废电池找符婆婆”的习惯。4年来,在符爱浓的带动下,家人和邻居行动起来,前后捡了3万余节废电池,全部移交环保站处理。

     

      组建“儿童之家”,关爱孩子成长

      虽然已经搬离社区多年,符爱浓在老邻居眼中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

      符爱浓曾经居住过龙溪街道松树桥社区,社区书记林丽说,2003年自己刚到社区时,符爱浓名气就很大了,她最爱给孩子们讲故事。

      龙溪街道外来务工人员多,很多家长白天忙于工作,留下孩子独自在家。当年不到9岁的王晶晶,父母是丝绸厂工人,早出晚归,完全无暇顾及女儿。“她那时比男孩还调皮,爬墙上树,贪玩不爱学习,甚至在家点燃书报玩火。”

      万一引发火灾怎么办?没有大人照顾,娃在家受伤了怎么办?符爱浓和社区退休人员一起建起“儿童之家”,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给他们讲故事,讲解消防和交通安全知识,组织他们去看望孤寡老人。

      在符爱浓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养成了好习惯。王晶晶不仅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听老邻居说,这个孩子后来考上大学了!”符爱浓很是开心。

     

      夫妻携手助人,无私回馈社会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参加海南岛部队营建工作时,符爱浓和爱人王修太就开始热心助人,为部队周边的贫困孤寡老人缝制新衣。

      转业后,符爱浓一直改不掉“管闲事”的毛病。从四川会理到重庆万州、酉阳等地,她当了30多年的居委会主任。得知丈夫单位有10多名困难职工,她便同丈夫商量来帮助他们。在这期间,夫妇俩还一直照顾3位孤寡老人整整16年。

      符爱浓随爱人在合川地质队工作期间,为了给山上驻地的职工解决吃菜难问题,年过半百的她义务当起“挑山工”。3公里的山路,符爱浓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风雨无阻。这一挑就是8年,直到单位搬迁。

      有人粗略地计算了一下,符爱浓挑回的菜有12万多斤,总行程达1万多里。“用坏了4个背篼、3个箩筐和两杆秤,现在肩上还有扁担留下的凹印。”回忆起当年的事,符爱浓说:“这都是我乐意做的。”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