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黑土地上“铁娘子”,收拾了一个“烂摊子” 记黑龙江富锦市福祥村支部书记“拼命三娘”姜驰
    发表时间:2020-01-1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一个谁见了都绕着走的“烂摊子”,被她的“铁腕”掰成了兴旺宜居的“先进”村;一个不靠城不靠镇不靠山不靠水、没有任何地域和资源优势的普通村,被她的公心“焐”成了附近十里八乡羡慕的“福祥村”……这个“铁支书”是如何做到的?

      本报记者谢锐佳、邹大鹏、杨喆

     

      “铁支书”姜驰,不是铁打的。

      坐在老伴儿坟前,她攥着农药瓶嚎啕大哭:“给儿女添了几百万元的债,活,活不起;死,死不起,这可咋整?”

      一仰脖,农药烧得嘴生疼,卡在嗓子眼愣是没咽下去。

      没人知道,这个村民眼中嘁里咔嚓“硬气”了一辈子的“拼命三娘”,竟还有这么难捱的柔弱时刻。

      “不能死,还得干!”农药烧得嘴唇皮烂、肿大外翻、疼得发木,听说味精能解毒,她就一把把地往嘴里塞。

     

      “铁支书”?“苦支书”?

      “咱家有地、有车、有鱼塘,你遭这罪图啥?”儿女们最初坚决不同意姜驰当选村支书

      黝黑的面庞,爽直的笑声,说话快得像放枪。走路一瘸一拐,那是做工作挨打落下的毛病;嗓音沙哑,那是喝农药后留下的“印记”……

      如果不是坐在炕上拉开“话匣子”,你根本无法想象,眼前这个带领大伙奔小康的“铁支书”,竟是遭了大把罪的“苦支书”。

      黑龙江富锦市福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烂摊子”——“人心散、兜里空、村风差、百姓穷”。

      当地曾流传着两句民谣——“福祥村,不享福,那叫一个苦”“好女不嫁福祥男,偷鸡摸狗多懒汉”。

      2000年,姜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咱家有地、有车、有鱼塘,你遭这罪图啥?”儿女们最初坚决不同意。

      当时,全村集体欠外债20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足600元,村土地承包关系、财经管理秩序混乱,村民打麻将成风,仅大龄光棍就有30多个,是远近“闻名”的“乱村”,几届村党支部班子都无能为力。

      “我是党员,举过拳头(宣誓过)哩!”入党5年的姜驰敢接这个“烂摊子”,是掂量过自己“实力”的——她是村里第一个响当当的“万元户”、致富带头人;当过大嫂队长、妇女主任、村委会主任,古道热肠的她在村里有一定威信……

      治穷先治乱。

      她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为村集体“清欠”——当时村集体欠外债200多万元,全村137户中有78户欠集体账。

      “一个女人,能有多大能耐?!”不少村民等着看热闹。

      姜驰挨家挨户做工作。然而,从村民口袋里掏钱可不容易,有的见她就破口大骂,有的赖在她家又哭又闹,有的半夜砸玻璃扔石头,把家里的小孩吓得整宿睡不着觉。

      更有甚者,大打出手。

      “刚开始几乎天天挨打,踢一脚,怼两拳都是小事。”这些话今天从姜驰口里蹦出来显得轻描淡写,但可以想象,作为女同志,当年真是“太难了”。

      “这‘铁娘子’真是被‘打’出来的。”心疼她的村民说。

      最重的一次,她的腿被欠账“钉子户”用农具打坏,留下了终生残疾。“当时膀胱也打坏了,现在出门也不敢多喝水,一着急就憋不住尿!”

      有一次在稻田地里,带着记者一起查看稻田长势的姜驰,悄悄地用外衣罩住了湿淋淋的裤子——当年落下的尿失禁毛病,还没去根儿。

      78户,姜驰一家一家磨,一点一点做工作。“这‘姜大虎’真抗造!”不少村民开始心底里佩服。

      让她落下腿疾的村民儿子结婚没钱,她立马送去了两万元救急;看到不务正业的村民打麻将,她就苦口婆心地去“搅局”,给大伙联系打短工干正事儿;谁家缺种子化肥,她去商店担保赊欠,村民到秋还不上,她去还;谁家种地、收地缺少劳力,她挽起袖子就进地帮忙;她家的机器长年放在院里,谁家想用,连招呼都不用打……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不信焐不热。”姜驰信这个理。凭着这股子“韧劲”和“正”劲儿,被认为“不可能做到”的87万元集体欠账收回来了,她硬是把村风“掰”了过来、走上了正道儿。

     

      治穷致富,得有“两把刷子”

      姜驰把心一横,“赚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我把房子和拖拉机押上给你们贷款”

      穷则生乱。姜驰认识到,治乱只是“打底子”,福祥村要像村名一样真正实现“福”和“祥”,要靠发展。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这块由中国三条大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冲积形成的肥沃黑土地,福祥村耕地不少,可日子为啥总过得紧巴呢?

      “地是肥,但地势低,总被水淹。”姜驰刚嫁到福祥村时,整个家族全部财产就是三间漏雨的破草房,“没有布,婆婆就用苞米叶子给小叔子们做草鞋穿。”她结婚时,除了一顶蚊帐啥也买不起。

      被贫穷刺痛的姜驰,很早就是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高中毕业的姜驰脑子活,1975年政策稍松动,她就在家养猪。她把别的生产队不要的“豆瘪”运回来掺在猪草里喂猪,“猪都用感激的眼神瞅着我”。姜驰幽默地说。

      第二年,“猪们”给家里带来400元钱的收入——在那个年代,这堪称一笔巨款。

      1983年,福祥包产到户。姜驰和家人又在水草丰美的水泡子边上养了三千只大鹅。“蚊子往水靴和裤脚里猛钻,叮了一圈又一圈的包。”姜驰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一家人的辛苦。还好“鹅们”很争气,不菲的鹅价让姜驰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评上了富锦市劳模。

      但是,自家能挣钱跟带领村民集体发展,那是两个概念,得有“两把刷子”。成了福祥村当家人的姜驰,行么?

      她想把低洼旱地改成水田。可是,村里人穷怕了,也没有家底“折腾”,犹豫不决。

      “改变大伙几十年种田的‘老黄历’,真挺难!”姜驰理解村民的担忧,她把心一横,“赚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我把房子和拖拉机押上给你们贷款。”

      姜驰拿出家里的存款,帮村民先还了部分信用社欠款,办理了抵押贷款。接着,她又“磨”电力部门给村里架起了灌溉高压线——部分水田好歹先种起来。

      当年,种水稻的村民平均每户比种大豆增收3000多元。能多收入谁不干?不用劝,观望的村民也都主动“旱改水”了。

      低产旱田改种水稻,村民的收入上了一个台阶。目前,福祥村经营的水田有1万多亩,其中部分是高品质有机水稻。

      包产到户解放了生产力,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的弊端又反过来制约了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马平川的三江平原其实是最适合土地规模经营、大机械耕作的。

      2009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这一年,富锦市推进农机合作社试点。

      听到这个好消息,姜驰立刻放弃上级部门奖励的出国参观考察机会,决定抓住这个机遇带领大伙把村里的发展再提提质。

      “当时心里也没底儿啊,可乡亲们一句话让我踏实了——‘你要有信心,俺们就跟你干,大伙都信你。’”

      拎着30户乡亲凑的半麻袋现金去办手续,姜驰心里也有点哆嗦——总算把全镇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牌匾挂起来了,一批崭新的大农机也开进了福祥村。

      为了“证明”大农机是治疗黑土地“板结病”的好手,合作社决定低价给附近村屯深翻整地“打样儿”。

      结果,当年入股村民不仅没有分红,还赔了10多万元。这第一只“螃蟹”,吃得有点扎嘴。

      还好,第二年合作社的土豆产量就上来了。负责深翻土地的大农机顿时成了“明星”,附近村屯抢着预租,入股村民每户分了1万元。

      如今,合作社厂区库房内摆满了动辄几百万元的“豪车”,大型拖拉机、喷药机、整地机、播种机、收割机……这些农机具总资产已达2000万元,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大功臣”。

      “我是满族,但大伙没都富起来,我不满足。”2014年,为推广集约化经营,姜书记从外地招商引资来一家企业,把全村4000多亩旱田全部流转给企业。作为担保人,姜驰帮企业从银行贷款230万元,作为流转费全部发到100多户村民手中。

      没想到,当年年景不好,企业一看挣不了钱,地也没种就撒手撤了。

      “咱不能把钱再从大伙兜里掏出来啊,这个村可不敢再乱了。”身处“至暗时刻”的姜驰,喝完农药又吐出来,不顾儿女反对,扛起了全部债务,接手流转的4000多亩地,自己种地还债。

      这些年,姜驰的腿脚不好,可追着国家好政策、社会发展的步伐却没落下。

      调整种植结构,从种植甜菜、高粱等特色作物,到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她带领村民不断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刨食儿”,“反贫致富”的劲头终于开花结果——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85万元,比2000年的不足600元增了20多倍。

      一个人见了绕着走的“烂摊子”,被“铁支书”的“铁腕”掰成了兴旺宜居的“先进”村;一个不靠城不靠镇不靠山不靠水、没有任何地域和资源优势的普通村,被“拼命三娘”的公心“焐”成了附近十里八乡羡慕的“福祥村”。

     

      “追福”永远在路上

      “最盼着咱村能干的年轻人冲上来、顶起来!”

      每次采访见到总是乐呵呵的姜书记,记者就纳闷:这老太太,嫁到福祥村,奋斗了一辈子,遭了那么大的罪,还总是那么乐观,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这精神头从哪儿来?

      “我现在可不敢歇着,等啥时候咱村有八成的乡亲存款能到30万元,我就能安心了。”为了发展民俗村旅游产业,姜驰二话不说,没收任何租金,就把村委会旁自家的二层楼交给了企业使用,改造成农家乐。

      平时,她就住在村委会,饿了就去村里亲戚家蹭一口。有一年冬天,错过了饭口,她带着记者来到兄弟媳妇家,扒拉着冰凉的粥,大葱蘸着大酱就对付完了午餐。

      “讲吃讲喝算个啥?大伙不说党员干部风凉话,那才是干了正事、心里才能热乎啊!”看记者有些心疼她,风风火火的老太太反而哈哈笑了。

      对自己“抠门儿”不当回事儿,对村民的事儿却看得比天大。走进福祥村的民居,洁白的冲水马桶和热水器让卫生间透着舒服劲儿,“夏天蚊蝇扎堆臭气熏天,冬天冻得生憋着不想出门,旱厕老遭罪了。”在姜驰的争取下,小村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搞起“厕所革命”和太阳能路灯亮化,美丽乡村宛如田园画。

      抽水马桶、有线电视、互联网、汽车……城里有的,村里一样也不缺,而当年的大龄光棍们也大多“脱单”了。

      建育秧车间、与大型加工企业搞订单农业、注册“姜妈妈”品牌……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大代表,姜驰感受到新时代自己肩上的新责任——在乡村振兴战略里找高质量发展的门路,鼓起村集体的腰包,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宜居的家园,成了她“追福”的新目标。

      不过,要强的姜书记还有一块心病。

      她说,自己已经65岁,现在新技术那么多,有点“跟不上形势”了。她特别希望有知识、有能耐、有公心的年轻人赶快接她这个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我现在又成了‘小学生’,啥新鲜东西都得重新学、都想再试试,最盼着咱村能干的年轻人冲上来、顶起来!”

      有一年,姜驰获得了一个荣誉去省里领奖,回来的路上她牢牢地抱着几十块钱的金属奖牌匾,却把价值几千元的电子奖品忘在了火车上,直到回家才发现。“有人说我是‘姜大傻’,可我一点也不傻,这奖牌匾就是群众的口碑,是群众对我最大的认可。”

      采访接近尾声,当得知那年把姜驰暴打致瘸的村民后来成了她最坚定的拥护者,当听到有的村民直接喊她“姜妈”的时候,记者多少明白这名老党员为何有这么大劲头了。

      今年的瑞雪一场接着一场,是个好兆头。远望村口的红色大门,年味和喜气扑面而来,不少院落已经挂起了大红灯笼,姜驰步履匆匆来到合作社场院里查看农机保养情况。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咱名里带着‘驰’字,更不敢歇脚了!”姜驰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诙谐,不忘幽默一把自己。

      (参与采写:何山、王建)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