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论坛
    政务直播的可能困境与破解之道
    发表时间:2020-01-15 来源:人民论坛

    李尧远  梁忠民

      

      近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县长刘建军因为通过“快手”直播的方式对“越野车碾压草原”“草原病虫害”等事件进行了有效的应对和治理,成为“网红县长”。刘县长的政务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赞誉。但如何让这种前卫高效的方式成为推而广之的手段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政务直播的社会效应 

      政务直播与武汉、西安等地开展的“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等都属于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属于行政效能提升的手段,但通过“快手”“抖音”的方式更加前卫,更加“与时俱进”。

      这种治理模式的创新将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首先,产生“鲶鱼效应”。“鲶鱼效应”通常借指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措施去激发组织的活力。“庸懒散拖”、思维固化、形式主义是一些地方行政体系的“老毛病”,用隔靴搔痒的方式去化解多年的难题常常收效甚微。所以,多伦县“用猛药去沉疴”,利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即时播报的形式让懒政、惰政等现象无处遁形,仿佛给干部戴上了“紧箍咒”,迅速为多伦官场注入活力,优化了行政生态,提高了行政效能,增加了老百姓的福祉。

      其次,形成“金鱼缸效应”。“金鱼缸效应”通常借指提高制度和管理的透明度不仅能够更准确的发现问题,也能够增加民众的信任感。“直播问政”的方式具有突如其来的特征,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来不及准备,检查管理人员随到随播,一方面更容易发现各个领域隐藏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广度、深度两个方面提高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拓宽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有效地规避了“塔西佗陷阱”。

      最后,发挥示范效应。多伦县的“快播问政”已经在网络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未来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加入学习和实践的行列,为整个行政体系带来一股新风。

     

    政务直播的可能困境 

      “昙花一现”是很多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的共同结局,政务直播模式的可持续性可能会遇到如下现实困境:

      一是“审美疲劳”。多伦县的政务直播之所以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通过“快手”“抖音”直播政府行政管理过程的方式是“新鲜事物”,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具有新闻素材的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与媒体易进入“审美疲劳”,其热度将逐渐下降,关注度的缺失可能会使得这种行政方式的效能大打折扣,从而使“直播”的内容、频率等受到影响。

      二是海量信息的选择困境。多伦县计划将政务直播的方式推广到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相对于刘建军县长当前的“一枝独秀”,一段时间后,仅仅多伦县的问政“快播”“抖音”视频就可能呈现“井喷”之势,老百姓如何从大量的视频中进行选择,官员又如何对所有视频反映的问题进行回应,成为一道难题。当这种方式在全国推广,政务视频的数量将呈几何式增长,人们关注与选择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导致政务视频被关注的频率越来越低。

      三是存在形式主义的风险。一方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上下级博弈逻辑会让众多直播主体“创新”出应对政务直播的办法,在合乎规定和要求的前提下播出自己想播却不是观众想看的内容,让直播再度走入“报喜不报忧”的“新闻定势”,使其被形式化;另一方面,视频数量增加,社会关注度下降,监管难度加大,政务直播的主体会制作“粗制滥造”的低质量视频来“滥竽充数”,大量“索然无味”的视频充斥网络,导致百姓的关注度不断降低,最后政务直播沦落为政府官员“完成任务”的形式化程序,政务直播也就背离了它的初衷。

      四是顾此失彼。当地方政府把“快手视频”“直播问政”作为改善行政效能的主要抓手时,“为问政精心准备”会成为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官员的“头等大事”,为应对这种棘手且不能“丢人”的工作,他们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其他行政工作的执行,存在顾此失彼、本末倒置的可能。

      五是某些直播视频可能会成为地方政府舆情风险的源头。在评价标准多元化、理解维度差异化的情况下,“直播问政”等于把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放到了互联网的“显微镜”下,某些个性化的、带有“噱头”意味的甚至是“捕风捉影”“吹毛求疵”的视频情节都有可能成为负面舆情风险的源头,一方面,给地方政府增加了公共关系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某些地方政府因噎废食,叫停政务直播,或者故意让政务直播走入“不瘟不火”的形式化状态,以转移群众视线,规避舆情风险。

     

    如何让政务直播焕发持久生命力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推行的“最多跑一次”“电视问政”等举措,都是为了优化行政效能、增强政民互动、打开“政务黑箱”、提高政府公信力,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如何让一种创新性的模式或机制能够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成为政府服务人民的可靠依托,而不是沦为“作秀”的俗套范式,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就政务直播而言,其可持续的路径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

      培育对于“政务直播”的理性认知。对于政务直播,各类主体要守一颗“平常心”。就政府而言,应认识到政务直播对于推动基层治理的创新作用,但不能“唯此独尊”,摒弃其他常用、有效、低成本的方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应对网络舆情风险的能力;就媒体而言,对于政务直播的优秀典型经验应加以宣传报道,为各地方政府提供借鉴和参考;就公众而言,不能苛求政府在所有的行政流程中都使用“快手”“抖音”等媒介,更不能是一种简单的围观心态,而要有主动的参与意识,在合法的前提下将政务直播作为与政府互动的现代化平台。只有在整个社会建构起对于政务直播的认知理性,才能避免这类方式在“热切关注”和“嗤之以鼻”中大起大落。

      推行创新模式需要科学设计与规划。基层治理工作中,很多具有创意的举措之所以半途而废,不在于创意本身,而在于行事仓促和谋事不周。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政务直播”之前,地方政府需要对直播的内容、程序、时间、频率、媒介、预算、可能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制定详细的规划,如何在保证行政效能提升的同时又不舍本逐末?如何让观众积极参与的同时又不恶意攻击?如何让地方政府提升美誉度的同时又不产生舆情风险?如何让观众和社会充满期待而不是日渐厌倦……上述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并统筹规划,才能保证政务直播的生命力。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创新。多伦县刘建军县长的“政务直播”最大的启示在于其心系群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我国,不同地方政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关键在于干部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现代化的手段化解治理中的难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将会有更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成为“抖音”“快播”的替代者,但只要地方政府创新的精神不变,新的“政务直播”就会被创造出来,成为地方治理的新范式,这才是“另类行政”可持续的根本路径。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注: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制度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E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网站编辑:杨 丽珺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