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论坛
    深刻认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发表时间:2020-05-19 来源:党建网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体会

      

    孙梦雨

     

      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疫情虽然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却不能阻挡住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步伐。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关键时刻召开座谈会,既表明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发起脱贫攻坚总攻吹响了号角。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时期,充分理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能够增强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工作动力。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既包含城市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包括广大乡村地区摆脱贫困,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城市地区率先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条件、有能力进一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则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这些贫困地区,既有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边疆地区,也有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革命老区,还有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缺乏资源、缺少资金技术,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长时间的经济贫困导致当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个别地区存在一些“等靠要”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脱贫,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只有找到扶贫需要真正扶持的“贫根”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精准灌溉、靶向治疗,才能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地区的共同脱贫,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路上每一个乡村、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都不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

      脱贫攻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相对贫困地区,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为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胜利付出过巨大的牺牲。在全面奔小康的路上,我们更应关心关怀这些贫困地区及当地的父老乡亲。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带领贫困地区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就是我们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新时代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带领贫困地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来看,脱贫攻坚的直接成效,影响着贫困地区下一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能够为贫困地区群众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致富提供有效保障。脱贫攻坚的目的是确保广大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借助本土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解决就业、教育、看病等难题,走上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做好乡村产业、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各项工作,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能否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将会深刻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我们要确保在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减少突发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我们党对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因此,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夙愿,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情之所系并为之奋斗的目标。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此,我们应更加深刻理解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党建》杂志社)

    网站编辑:赵 丹阳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