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论坛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时代特点与鲜活品格
    发表时间:2020-06-15 来源:党建网

    夏静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增添了“新时代”的标识性概念,重点突出法治保障、网络空间、生态文明等新时代的特点与内容。领会和落实《纲要》的精神实质,科学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准确理解把握《纲要》的新时代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坚持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既需要深化道德教育引导,又需要强化公民道德实践养成。要坚持深化道德教育引导与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相结合,通过道德教育引导与道德示范引领,让普通公民掌握基本道德知识;通过突出实践导向,提升公民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践行能力。

      在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方面,《纲要》明确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要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要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要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要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要发挥各类阵地道德教育作用,要抓好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在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方面,《纲要》明确要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要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要持续推进诚信建设,要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要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

      由此可见,《纲要》深化了对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的理论认识,并在实践操作层面逐渐呈现出时代性、群众性、有效性、针对性等崭新特点与鲜明品格。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喜闻乐见、具有感染力的道德实践活动,积极搭建人民群众乐于参加、易于参与的道德实践体验平台。要注重知行合一,推进文明诚信、志愿服务等制度化、常态化,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着力研究和解决公民道德认识与实践脱节问题。要注重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进行革故鼎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和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注重培养公民网络自律文明行为。

     

      二、坚持道德教育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依靠道德教育倡导和法治威力震慑,也需要公共政策的价值引导和行政规章的制度保障。坚持道德教育与制度保障相结合,既是我国道德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坚持道德教育的德治与制度保障的法治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社会管理、舆论监督等手段,以法治力量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治与德治都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才有可能依靠制度支撑。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纲要》全面总结了2001年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等相关经验,从强化法律法规保障、彰显公共政策价值导向、发挥社会规范的引导约束、深化社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这四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公民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制度保障等内容。《纲要》明确指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不断增强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任务要求和具体举措。协调推动主流价值与法律法规同频共振,有效保障和推动价值倡导与行动实践的相结合。

     

      三、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纲要》指出,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纲要》直面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诊治出互联网新添的道德病症,深化了道德失范现象的研究。

      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着眼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努力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道德失范的举措办法。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经济规则和政策法规,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辨别是非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通过网络专项治理行动,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虚假网络信息混淆公民道德认知等不良现象。

      从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着眼点来看,突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需聚焦重点阵地。《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深入实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工程。为此,要强化网络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等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开展清理网络欺诈、造谣诽谤、色情低俗等专项治理行动,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网络新技术。

      《纲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既要明确坚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和目标导向,又要强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纲要》各个环节,聚焦重点任务、筑牢理想信念、引领道德方向。要把握历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和尊重群众实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网站编辑:孙 梦雨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