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党史故事
何叔衡: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发表时间:2016-10-24    来源:解放军报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1935年2月24日凌晨,一支队伍行色匆匆地行进在山间小道上,10多天来,他们晓宿山洞荒野、夜行生僻小道,悄然穿越敌人重重封锁线,从江西于都来到闽西山区。

  队伍中,已近花甲的何叔衡虽然扮成商贩,却难掩眉宇间的气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当过秀才,办过学校,编过报纸,参与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毛泽东对这位大他17岁的长者的评价是:“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中央红军长征前,这位党的“一大”代表请求参加长征,却被博古、李德拒绝。十里送别战友,明知留在苏区凶多吉少的何叔衡毅然选择服从命令,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党工作。

  在蒋介石地毯式“围剿”下,苏区形势日渐险恶。1935年初,中央分局组织“九路突围”,何叔衡等人由便衣队护送向闽西转移。

  这是何叔衡的生死突围。

  便衣队经一夜跋涉,于凌晨到达小迳村,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武装发现。敌人三面包围而来,红军战士拼死拦阻,掩护何叔衡等人向山上转移。

  然而,他们还没爬到山顶,就被敌人合围。何叔衡年迈体弱,不愿拖累大家,对护送队队长邓子恢说:“我不能走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言毕,59岁的何叔衡挣脱守护他的红军战士,跳崖而下。敌人搜山时,已头破血流奄奄一息的何叔衡仍拼死与敌人搏斗,壮烈牺牲。

  何叔衡牺牲的这一天,他的挚友毛泽东在黔北二渡赤水发起遵义战役,数日内夺取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敌两个师,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

  何叔衡牺牲的这一天,他的战友项英、陈毅等人最终突围成功,在赣粤边开启了三年游击战。

  “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一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永远被人们铭记。“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谢觉哉曾赋诗表达殓葬何叔衡的愿望,然而只找到了何叔衡的眼镜架、砚台等遗物。

  他的忠骨,早已融入他挚爱的土地。而这片土地,正以一片繁荣与生机,告慰着他不朽的英灵。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付天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