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人民院士:我与共和国同龄
    发表时间:2020-04-14 来源:党建网
      

     

      书名:人民院士:我与共和国同龄

      作者:吴娜 等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ISBN:9787559638380

     

      内容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有一批院士与共和国同龄,同向而行。他们的成长与共和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他们的经历和故事中,可以看到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

      本书聚焦7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院士——姜德生、彭永臻、邱冠周、祝世宁、刘云圻、苏义脑、李玉良。这群沉默却不平凡的英雄,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既是中国巨变的亲历者,也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参与者。他们的人生际遇,与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他们的奋斗历程,折射了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他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着人民院士为人民的神圣职责,与同时代的科研工作者们砥砺前行,托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作者简介

      本书是由光明日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联络办公室策划,并由吴娜等光明日报5位记者原创的报告文学作品集。

     

      目 录

      序

      姜德生: 不懈的追“光”者

      第1 节 初露峥嵘 004

      第2 节 决胜千里 013

      第3 节 登山小鲁 024

      人物小传 035

      彭永臻: 倾力污水还清

      第1 节 劳模院士养成记 041

      第2 节 这位导师如父如友 060

      第3 节 科研必须围绕国家重大需求 067

      人物小传 073

      邱冠周:氧化金属人生,还原科学本色

      第1 节 锣鼓响 078

      第2 节 低品位 087

      第3 节 高品位 096

      人物小传 109

      祝世宁:与光同行

      第1 节 上山下乡 115

      第2 节 与光结缘 126

      第3 节 家国情怀 136

      人物小传 145

      刘云圻: 陋室箪瓢亦乐哉

      第1 节 科研之路 151

      第2 节 成就斐然 158

      第3 节 家国责任 168

      人物小传 179

      苏义脑:“入地”+“上天”的钻探人生

      第1 节 钻井行业的“两弹一星” 184

      第2 节 神奇的井下控制工程学 189

      第3 节 深厚的共和国情结 197

      第4 节 多面手苏义脑院士 203

      人物小传 213

      李玉良:创造了新物质的人

      第1 节 与共和国同龄的日子 218

      第2 节 分子式里的人生 225

      第3 节 求索·未来·中国梦 235

      人物小传 242

     

      部分内容

     

      初露峥嵘

      在鼓捣机械中成长起来的他,

      最大的兴趣就是琢磨技术。

      立志科研,却被说成“很难做出东西”;

      一鸣惊人,却被认为是“运气真好”。

      他决定将此生献给光纤传感,

      迎接他的却是一片质疑声,

      他要将这些质疑声一一粉碎。

     

      从小爱动手动脑

      汉口,武汉三镇之一, 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频频出现的地名。1861 年3 月7 日,这个因长江与汉水交汇而形成的内陆商埠,突然来了一艘英国轮船。从船上下来的是英商上海宝顺洋行行主韦伯、英国官员威司利等一行人。他们的目的是通商。

      这是汉口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性时刻。那一年,汉口开埠,各路外国商人“立即趋之若鹜”。西方列强在汉口开租界,设海关,办洋行,建工厂。在这个中国内陆地区生活的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和文明带给他们的冲击力。

      88 年后的3 月25 日,汉口的一个小巷子里迎来一个新生命。这个巷子曾是日本在汉口的租界。在抗日战争中,此租界区被美军飞机轰炸成一片废墟,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这个新生命叫姜德生,他即将迎来另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新中国的诞生。

      1949 年5 月16 日,解放军四野十二兵团一一八师进入汉口。刚满月不久的姜德生,或许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据资料介绍,那天中午,解放军开始从现在的解放大道进入江汉路。江汉路的楼房上,人们拿竹竿撑着鞭炮放个不停,还有人放起了冲天炮。

      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姜德生的家里,一贫如洗。他是被过继到姜家的孩子,养父是一名钳工,失业了,炸油条、卖早点;养母给别人做保姆、洗衣服。他们用这样艰难挣到的钱,坚持送姜德生上学读书。姜德生后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早的感动”。

      姜德生很争气,小学毕业后,考上了武汉有名的中学武汉六中。刚进武汉六中,就在全校的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物理成绩也不错,第一名里也留下过他的名字。

      不过,从小就爱动手和动脑的姜德生,最着迷的是无线电,他经常参加学校无线电小组的活动。在收音机大受欢迎的那个年代,少年姜德生很好奇,一根短短的天线,是如何接收到信号的?那时候,他对未来最好的想象是,考上大学,将来从事无线电工作。

     

       “不要去搞科研”

      1966 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姜德生的学业。姜德生去农村插队,后又被抽调到水泥厂当工人。

      不过,他还是渴望上学。

      1972 年,姜德生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一所年轻的高校,1971 年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搬迁至武汉组建。

      读完大一,学校建议姜德生留校。因为理科成绩优异,学校建议他改学物理,并送他到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进修,将来回校任教。1975 年,学成回来的姜德生,成了一名讲授基础物理的教师。

      不过,姜德生有更喜欢的事。

      还记得无线电吗?姜德生肯定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姜德生爱无线电,其实爱的是动手做东西,爱的是动脑琢磨技术。

      武汉的夏天闷热难耐,那时候没有空调,甚至连电风扇都少见。姜德生花了五块钱,买了一台从苏联老旧飞机上淘汰的发电机,把它改造成电动机,然后做叶片、网子,给家里装了一台电扇。

      他还动手组装了一台电视机。从物理书上琢磨电视机的原理,去武汉电视机厂收购旧显示屏、显像管,去旧货市场淘来电视机其他零部件……七拼八凑的材料齐了后,他琢磨了一年时间,组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那天晚上,他们家挤满了人,甚至连窗户上都扒着人。因为巷子里的邻居都没电视机,有的人甚至连电视机什么样都没见过。爱动手的姜德生,希望自己手上拿的不仅仅是黑板擦和粉笔。

      1965 年,北京建工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研制钕玻璃激光器,北京建工学院负责激光器的材料研发。搬迁到武汉后,这个任务由武汉建材学院承担,姜德生“非常希望能够参与到科研组”。

      但是,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明智。教研室主任劝他:“小姜啊,你教书教得很好,不要去搞科研。以后你想升副教授、教授,还得靠教学工作。去了那边,没有教学,很难评职称。”

      教研室主任如此劝姜德生,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那时候做科研很难做出东西。

      不过,姜德生并不这么想。或者,他不会想那么多。他只是喜欢,这就够了。于是,姜德生如愿以偿地进入激光研究室,开始从事科研工作。

     

      偶然的机会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但这种必然是由许多偶然构成的。姜德生的命运,是这种必然与偶然的结合。

      当武汉建材学院教物理的青年教师姜德生坚持要做科研时,他或许不曾想到自己将迎来春天,全国人民将迎来“科学的春天”。

      1978 年,是中国命运转折的一年,也是姜德生命运转折的一年。

      那年在北京,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那年在武汉,姜德生终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一座用石棉瓦盖的库房。

      那年在广州,许多科研工作者在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白云宾馆,焦急而又忐忑地等待一场台风的到来。

      那一年,中国正在迎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也让中国再次拥抱世界。

      那座高 120 米、共 33 层的白云宾馆,正是广交会的举办地广州为接纳更多外宾而修建的。彼时的中国内地,没有自己的高层建筑规范。这座第一高楼,成为我们制定自己的高层建筑规范的参照物。

      高层建筑常被称作“摩天大楼”,高处不胜寒,抗风是对摩天大楼的基本要求。因此,制定高层建筑规范,风荷载规范很重要。广州是受台风影响最多的地区之一,而这正好适合进行风荷载位移数据的测试,为制定规范提供参考。

      1976 年白云宾馆落成后,我国组织了 70 多个单位参与测试,由中国建筑科学院牵头来制定建筑规范。万事俱备,只欠台风。不过,台风并不是你想让它来就来的。由于没有台风过境广州,所以一直无法进行测试。

      1978 年,有超过 12 级的台风经过广州,测试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过,他们遇到另一个问题:超级台风来了后,很多平时性能很好的设备仪器都受到了电磁干扰,无法进行有效测试。

      于是,研究制造抗电磁干扰等抗恶劣环境的风载荷检测设备,被提上议程。1000 多公里外的姜德生,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机会。

      20 世纪 70 年代,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种名为光纤传感的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当时,武汉建材学院有国内唯一的玻璃纤维专业,姜德生对光纤材料有所接触。他敏锐地觉察到,用光纤来通信的一个原因,是它可以抗电磁干扰,那用光纤来传感也应该有这样的优势。

      姜德生从当时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拿到一根光纤,“觉得非常稀奇”,常常拿来仔细琢磨和研究。他发现,作为被测量信号载体的光波和作为光波传播媒质的光纤,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其他载体和媒质难以相比的优点,即光波不怕电磁干扰,易为各种光探测器件所接收,可方便地进行光电或电光转换,易与高度发展的现代电子装置和计算机相匹配。

      在一种好奇与兴奋中,姜德生在他的石棉瓦实验室,又一次发挥他的动手动脑能力,做出了我国第一个光纤风压计。这个光纤风压计在白云宾馆经过了台风的检验,准确、全面地记录下了各种数据。姜德生成功了。

      完成测试后,光纤风压计被拆下来,大家对这个小东西很好奇。北京大学的孙教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伍教授两位老专家提议,干脆在广州开一个鉴定会。

      不少从国外回来参加鉴定的专家非常吃惊:他们才刚刚从美国听到“光纤传感器”这个名词,没想到国内就有人做出来了,而且派上了用场。

      在姜德生看来,他之所以能做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强”, “从电路的设计到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和调试,我自己都能够动手做出来”。

      不过,姜德生也认为,这是“很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在这个机会里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从事激光研究的姜德生,改行从事光纤传感技术研究,接下来 40 年一直未曾改变。

     

       “小姜运气好”

      很多人对光纤的印象来自通信,即光纤通信,用光纤来传输语音、图像等信息。1977 年,美国科学家第一次提出光纤传感的概念:光纤在通信中的所有缺陷,都可以用于光纤传感。姜德生第一次听到这个描述时便被打动了,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艺术感、非常美的概念。

      在进行光纤通信时,传输的信号应尽量不受影响,能够不失真。但是,当时的光纤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外力等因素。当温度很低的时候,光纤传输的信号会发生很大的衰减,导致传不远;或者受外力的影响导致光纤某一处变形,信号的传输效果变差。

      姜德生开始反向思考:既然光纤容易受外界影响,那说明它对外界很敏感,而它本身又可传输信息,何不将它感应到的信息传输出去?既然受温度的影响,那就可以把它做成温度传感器;既然受外力的影响,那就可以把它做成应力传感器。

      不过,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并不了解。多年后,姜德生组建的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准备上市,中国证监会很疑惑并质疑:你们做的就是光纤通信中的一种,这个领域光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就已经有三四家上市公司了,为什么你们还要上市?姜德生不得不向他们解释,并科普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的关系。

      这只是姜德生许多次“科普”中的一次。他需要不停地向别人解释:光纤传感完全不同于光纤通信,是与光纤通信并列的一种新兴技术;它利用光纤来感应自然界、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然后再传输出去,包括感应和传输两大部分。

      不过,当姜德生兴致勃勃地开始进行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时,迎接他的是一片质疑声,很多人并不相信他的能力。

      质疑者的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姜德生太年轻,才 30 岁;第二,他是工农兵学员。

      当时,姜德生身边的研究人员,大都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物理学系的高才生,接受过正统的大学教育和科研训练。在这种对比下,工农兵学员出身的姜德生能理解别人对他的质疑。他自己也很坦然地剖析:工农兵学员不像正规的大学生,没有受到正规的、系统的基础理论教育,如物理的四大力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的内容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自己“从基础理论来说是有缺陷的”。

      但是,姜德生有他自信的地方。“这是一个技术为主的项目”,而他从小动手能力就强,是在鼓捣木工、机械、电子中成长起来的,“很多东西我都能够动手自己做,也能做出来”。

      后来,他的光纤风压计获得了当时的国家建材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尽管是个三等奖,但这是当时武汉建材学院唯一获得的省部级奖项。周围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小姜的运气好。”

      但是过了一年,姜德生又得了一个湖北省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他们还是说:“小姜的运气真好。”过了两年,姜德生又得了一个奖……

      这种“运气好”“运气真好”的言论才逐渐消失。

    网站编辑:穆 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