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70年筚路蓝缕,纪录片人迎来了“夏天”
    发表时间:2019-08-28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赵志伟  
     
     

    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海报 

     

    纪录片《Hello北京》海报 

     

    纪录片《深圳自然笔记》海报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优秀纪录片成片作品 

     

      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在京举行。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纪录片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制作出了大量经典纪录片,记载了新中国经历的点点滴滴,组成一部丰富、珍贵的“国家相册” 。时至今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纪录片人迎来了‘夏天’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如是说,“我们要感知时代变化,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点燃引领人民精神的火炬,吹响代表时代前进的号角,书写中华民族新的史诗。 ”

      新时代赋予纪录片新价值 

      “所有这一切都是新中国的恩惠,都是改革开放的恩惠。 ”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会长刘效礼在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上动情地说,“我很快就80岁了, 80岁的人肯定是老人,但70岁的新中国却正年轻” 。刘效礼表示,在他们这一代人看来,歌颂伟大祖国是永恒不变的创作主题。纵观他的纪录片代表作品,如《说凤阳》 《让历史告诉未来》 《望长城》 《毛泽东》等,“记录新中国”始终都是当仁不让的主旋律。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纪录片产业链已经基本成型,形成了多种产业主体分工明确、协作互补的产业格局。“新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是渐进式、周期性的,差不多每10年出现一次较大的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樊启鹏认为,影响新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因素是多重的,其中政治和技术变革是主导力量,国际合作、社会审美以及市场影响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以中国纪录片最近10年的发展为例,“2011年是产业元年, 2012年是品牌元年,2013年是平台年, 2014年是上星年,2015年是流媒体井喷年, 2016年是国际传播年, 2017年是院线爆发年, 2018年是新时代之年。 ”樊启鹏说。

      新时代赋予纪录片新价值,新格局带来纪录片新面貌,而新动能促进纪录片新活力。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认为,当下的纪录片可以用“三新二意”来概括,“三新”即新时代、新格局、新动能,“二意”是指有意思、有意义。这些“新”与“意” ,源于纪录片和各个行业的关系,体现了纪录片“广而告之”的重要社会功用。同时,纪录片还具有探索各行业兴衰成败规律、人文价值的功效,可以让大众更直观地认识到各行业背后的价值观。

      而在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赵捷看来,新时代赋予纪录片新价值。“纪录片具有观察新时代的价值。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可以观察到最宏观的时代变化,还可以发现最微妙的时代细节,从而看清事件背后潜藏的多种可能,进而为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赵捷认为,关注时代和时代中的人,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这是纪录片人创造的可以载入史册的价值。

      当下是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的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新媒体了解纪录片、收看纪录片,甚至爱上纪录片。作为纪录片新媒体界的代表,爱奇艺副总裁杨海涛表示,目前爱奇艺在通过互联网推广纪录片的影响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他认为,互联网与纪录片的结合,将赋予纪实影像行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日益进化的新媒体,令用户数据更加真实、用户画像更加精准清晰,进一步促进了新格局的诞生和进化,在此基础上,大数据将更好地引导创作,为合作伙伴搭建更良好的展示平台。 ”杨海涛说。

      纪录片要“四个讴歌,走向国际”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对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自觉抵制,特别是对有层次、上档次,真实感、现实感极强的纪录片或者说纪实影像的需求量空前增长,令纪录片产业整体显现出了新动能。据此,二更集团董事长丁丰介绍了二更视频获取优质内容的运作模式。二更是国内知名的原创短视频内容平台,从2014年11月在每晚“二更”时分推送一部原创视频,发展到如今全国拥有近十家分公司,再到建设二更产业园,实现了从单一新媒体到覆盖传媒、教育、影业、文创、云平台的全域生态。“当然是新时代下才能有我们这样的公司,起初我们是通过短视频这样一种新的载体或商业模式得到投资者青睐的。 ”丁丰表示,二更在内容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是用大数据对作品进行整体分析打分,在选题、脚本、素材到审片入库、分发等过程中,都用数据分析给作品整体打分,将孵化的效果量化出来。“二更已经布点国内34个城市,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实现同一时间在全国30多个城市制作一个同一命题的视频作品。 ”丁丰认为,这样的方法缩短了创作中的前期调研时间,赋予创作新活力。

      “现在人人都有机会拿起摄像机拍摄,只有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有诉求、有表达的作品才能留下来。 ”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作总监刘军卫觉得,相对纪录片,纪实影像的说法其实更准确,无论长短,有道德的思考、有影像的表达,才能真正地传承、记录思想,才是真正的纪录片,而这种传承需要坚持下去才能沉淀下来。

      然而,新时代的纪录片究竟该从哪里取材、往哪里用劲?作为中国纪录片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高长力用“四个讴歌,走向国际”概括说,“一是要大力讴歌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的故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治国理政实践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这些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宝库;二是要大力讴歌发展的祖国,讴歌祖国是纪录片人的使命担当,既要满怀深情地观照今天的中国,也要客观冷静地回望历史的中国,给人类带来更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三是要大力讴歌奋斗的人民,当今中国,13亿多人民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这是纪录片创作最为丰富的素材、最为肥沃的土壤;四是要大力讴歌崇高的英雄,展现他们作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奋斗者、无悔的牺牲者的高大形象,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民族共享的心灵密码和国家永存的精神基因。 ”

      同时,高长力认为,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外国人对新时代的中国充满期待,想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发展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他们对中国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我们要学会用纪录片去消除一切误解、偏见甚至诋毁。希望中国的纪录片人不仅要目光向内,用优秀的纪录片凝心聚力,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而且要目光向外,树立国际思维,拓展国际视野,推动优秀的国产纪录片‘走出去’ ,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理念、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