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文库专题类 > 党建网专题库 > 专题库 > 红色文艺 > hswy-资讯
微观视角下的长征历史叙事
发表时间:2017-01-13    来源:北京青年报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郑石如

  原标题:微观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刚刚在中国美术馆结束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是中央美院各院系分别完成的一项重大集体创研活动,也是长征这一重大历史题材集体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

  此次展览所呈现出的历史叙事的微观视角,区别于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个人化视角。恰恰相反,这一视角放弃对历史进行概括性和普遍化的解释模式,回归到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例如,造型学院基础部集体创作《红军食谱》择取了红军长征中的“食物”,通过对野菜、草根、树皮等“食谱”的描写,间接地反映出红军战士所处环境的艰苦。邱志杰的作品《碑·名》则将主体的“在场性”做了更明确的强调。他在长征沿线各个有纪念碑的场景之中,用他特有的“光书法”方式书写革命烈士的姓名。同一场景中,在远近高低不同位置书写多个先烈先辈的姓名,然后再将多张这样的照片拼接成动画,呈现出场景固定不动,烈士姓名不断地在空中淡入淡出的效果。邱志杰谈道:“这一‘写’的过程非常打动我的内心,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很渺小,在时空交错的当下去回想他们的名字,带给我很多触动,也更有利于观众去理解。”

  展品中不仅有对革命领袖和英雄的歌颂,也有对红军队伍中普通战士、少数群体的关注。如马佳伟的作品《她》为红军队伍中可考证姓名的42名女红军创作了42幅油画肖像作品;雕塑系集体创作的《开始的地方》以苏区共产儿童团的一幅合影为素材;金日龙以《中国之骄》致敬了长征中的30位朝鲜族英烈。这些作品营造出一种可触摸的历史在场感,同时提供了阐释历史的不同角度和方式,使悬挂在展厅中的艺术有了生命的温度。

  这次展览参展作品类型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影像、动画、绘本、装置、VR(虚拟现实)技术、建筑测绘等多种媒介。这些形式共同反映出对于“长征精神”创作母题的多维探索,同时也呈现出此次展览在形式语言上多元互动的创新成果。事实证明,此次展览对当代艺术语言的充分运用是展览留给观众的最鲜明也是最为深刻的观展印象。

  雕塑系集体创作《活着》塑造的是百岁老红军王承登的形象,作品采用肖像刻画的创作方式,展现老红军历经百年沧桑的面庞。并且这件作品是一件可互动、可参与的作品,展览期间,观众可以为老红军塑像添加塑泥,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品正是通过让观众亲自体验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红军的敬意,对先辈的缅怀。建筑学院的综合装置作品《瑞金映象》,测绘瑞金苏维埃革命旧址制作出建筑群模型,观者站在模型中,戴上VR眼镜,就可以进入80年前的瑞金场景,在真实与影像、人与模型的相互映射中,实现时空的跨越与角色互换。

  还有一些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就体现了开放性特征。造型学院版画系创作团队与北京市花家地小学、府学小学以及地处革命老区的延安市、盐池县的小学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版画创作与教学活动,让1000余名小学生参与到“艺术再长征”创作活动中来。作品《丰碑》就是由这些孩子们制作的木刻原版拼接而成,凝筑成一座由孩子们亲手为长征英雄竖起的荣耀丰碑。艺术管理专业在参与展览构想的同时,也组成队伍走访了藏区的中小学,组织了与美术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不同学科的创作成果构成新颖的展览形态,不但拓延了表现历史题材的创作空间,更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央美术学院多学科最新创作成果的一次集结展示。

  纵观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几代艺术家在不同的历史境遇、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的不同艺术追求充分说明了艺术发展与时代精神的密切关系。此次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再长征”展览呈现了历史题材创作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时代新象,亦是中央美院基于自身优秀传统在时代精神下的突围与应变。

网站编辑:穆菁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