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松毛岭之恋》:让板腔音乐重回民族歌剧
    发表时间:2019-05-24 来源:解放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智联忠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福建省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见下图),以1934年发生在福建长汀县的松毛岭战役为背景,讲述客家姑娘阿妹送别掩护红军长征的丈夫阿根后,默默地守候在家中孝敬失明的婆婆,忍辱负重拉扯自己的儿子思军和红军遗孤思红,矢志不渝地等待丈夫的感人故事。主创团队经过深入的采风调研后,认真梳理创作资源,并从当代歌剧艺术创作发展的角度,确立了创作一部风格浓郁的民族歌剧的艺术理念,从题材内容的选取、文本的书写、音乐创作、舞台呈现等方面体现了对歌剧“民族化”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松毛岭之恋》:让板腔音乐重回民族歌剧

     

      在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中有一批典型的代表剧目,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充分吸收这些创作经验和成果,是进行新创作的必由之路。歌剧《松毛岭之恋》以发生在革命老区长汀的真实故事为题材,充分发掘福建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生活语言等,生动讲述感人的中国故事,塑造了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的老区人民朴实而崇高的形象。这些老百姓无论穿着打扮、生活习性还是地域语言,都凸显着客家特点,剧中的唱词和对白中使用的“捱”(即“俺”)、“晤”(即“不”的意思)等词语,以及由这些词句延伸出的音乐旋律的地域风格等,都体现了编导对地域和民族元素的善用。

      《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在音乐的创作上广泛吸收了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大胆借鉴和化用了板腔变化体的创作手法,这无疑是歌剧的探索和创新。可惜的是,近年来这种创作手法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松毛岭之恋》则再次沿用了这种创作思路,运用板腔音乐回旋式手法写唱段,同时融入龙岩当地山歌等民间音乐素材。这样一来,从传统上沿袭了戏曲艺术的手法和情感符号,从文化上吸纳了地域音乐的鲜明特征,也就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本土题材在音乐听感上却是完全西洋化的,既贴近表达内容,也与唱词和本土语言相吻合熨帖。剧中,诸如阿妹思念丈夫的“落叶飞,乌云狂,拿起针儿细,牵动线儿长……”这一大段唱,以及主题曲“韭菜开花一秆子心,剪掉髻子当红军,髻子剪掉等哥回,一生一世不忘情”等,听起来十分悦耳、熟稔。对于一部新创的歌剧来讲,音乐的成功,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戏曲艺术讲究“唱念做打”,民族歌剧也必须弥补自身在表演等方面的不足,深入剧情,剖析人物内在情感,注重艺术呈现的完整性。《松毛岭之恋》在演员代入角色、情节表现以及对舞美、声光电的综合运用等方面,追求准确、生动。谢冰华饰演的阿妹很好地完成了大量的唱段,塑造了在三十年时光跨度中等候着丈夫的女性,其声情并茂的表演具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分别饰演阿根、阿财的孙雷和郑海兵的演唱,具有民歌特点,贴合人物,表演上也甩掉了呆板僵化的调子。这与导演灵活、自由的舞台调度、场面处理也不无关系。

      《松毛岭之恋》对阿妹与阿根这一对恋人为国家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书写是厚重的,作为国家文旅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2017年度首批重点扶持剧目,该剧探索提升的脚步没有停止。在具体的艺术处理、人物情感的准确表达、多媒体手段的辅助运用上,该剧还存在着探索与打磨完善的必要,直至成为一部当代歌剧的精品力作。(智联忠)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