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时刻保持冲刺状态 坚决克服疫情影响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发表时间:2020-06-09 来源:《党建》杂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于伟国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福建全省上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精准方略,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尽锐出战,将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如期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

     

      突出学深悟透,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每年都要到贫困地区实地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还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专题会议精准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驰而不息决战脱贫攻坚。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督战下,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的核心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福建的脱贫攻坚起步早、力度大、措施实,到去年底,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福建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为我们奠定的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工作基础和创造的决定性条件、决定性优势。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花的精力最多、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主动请缨分管“三农”工作,深入最边远、最贫困、海拔超千米的军营村、白交祠村等一个个山区贫困村,帮助村民谋划“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脱贫致富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面对“老、少、边、岛、贫”、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的实际情况,跋山涉水,“三进下党”,现场研究解决扶贫难题,带领闽东干部群众率先打响摆脱贫困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矢志不渝推进扶贫开发,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行动至上、扶贫先扶志”等一系列创新理念,开创了“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山海协作联动发展、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等一系列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脱贫攻坚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我们要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对标对表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巩固脱贫成果难度还很大,疫情又带来了不少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一定要把脱贫攻坚的弦绷得紧而又紧,把困难估计得更大些、更多些,把工作抓得实而又实,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际行动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突出机制创新,增强脱贫攻坚动力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就高度重视从体制机制上推进脱贫攻坚,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坚持和完善省级领导挂钩联系机制。持续实施省级领导挂钩联系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制度,所有经济欠发达的老区苏区县都纳入挂钩联系范围,每个重点县由1到2名省级领导挂钩联系帮扶,定期开展扶贫调研、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指导推动政策落实。

      坚持和完善造福工程搬迁机制。针对“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问题,采取彻底搬离的办法,把贫困群众搬迁到交通便利的乡镇及中心村进行集中安置。我省国定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目前已全面完成,关键是扎实做好搬迁户后续扶持,跟进完善迁入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确保搬迁人口“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坚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的经验,在省级科技特派员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基础上,每年再选任1000名以上省级科技特派员到脱贫攻坚第一线。

      坚持和完善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机制。加快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持续深化山海协作,持续推动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36个经济欠发达县,推进共建山海协作产业园区。

      坚持和完善党员干部驻村工作机制。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亲自倡导建立的下派村支书制度,保持驻村干部队伍稳定,年内到期、尚未轮换的驻村工作队原则上延期到年底。

     

      突出靶心不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提出,要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措施;要不断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大力加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我们始终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精准方略,聚焦靶心,持续发力,确保稳定脱贫。

      聚焦重点难点,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义务教育方面,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全程挂牌督办,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助学补助政策全部落实;及时将因疫致贫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多措并举为贫困学生创造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条件。基本医疗方面,开展贫困人口大病“户户清”行动,筛查大病患者并及时救治;强化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落实,推动逐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住房安全方面,结合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动态跟踪监测贫困户住房情况,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回头看”,改造一户、销档一户,应改尽改、应搬尽搬。饮水安全方面,持续安排省级以上资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水质合格率。

      打通操作链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突出解决务工就业难、恢复生产难、农产品销售难、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难、资金周转难等问题,把环节一个一个打通、链条一个一个贯通。抓实产业扶贫。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968”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完善股份合作、订单农业、保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带动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特色手工业、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增收脱贫项目。抓好就业扶贫。点对点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面对面指导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头复工复产;引导有实力企业到贫困县投资办厂,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对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带贫主体,加大生产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抓准消费扶贫。推动挂钩帮扶单位组织产销对接,采取网上销售等方式开展消费扶贫;推动挂钩帮扶责任人根据贫困户产品的种类、数量和产期情况,千方百计帮助联系销售渠道;支持各县区改造升级一批农贸市场,发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商企业作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销售。

      保持政策稳定,确保扶上马送一程。已摘帽地方和贫困人口,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撤,合理设置过渡期,防止出现“政策悬崖”。每季度组织开展排查,像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对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动态摸底识别。

      提前谋划安排,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做好政策衔接和机制衔接,总结梳理脱贫攻坚管用措施,分类确定需衔接完善的扶贫政策,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努力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突出老区苏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十分关心老区苏区发展,始终情系老区苏区人民,当年在闽工作时走遍了八闽红土地,亲自组织实施了老区苏区建制村“五通”建设,大力推动“造福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为老区苏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又殷切嘱咐我们,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福建贫困人口都集中在老区苏区,做好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苏区的关心关怀,统筹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加快老区苏区发展步伐。推进特色现代农业“五千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特色制造产业,扶持发展电商物流和文创旅游业。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铁路和公路“外通内联”,推进县道“四晋三”、乡道“单改双”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库、抽水蓄能电站等水利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老区苏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突出扶贫协作,确保帮扶地区如期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亲自担任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到宁夏实地考察,运用福建扶贫易地搬迁的成功经验,建设闽宁村,从极端贫困的西海固移民搬迁了几千户到银川附近,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他当年亲自确定的原则、思路和机制,大力推进闽宁协作,不仅要确保本省脱贫奔小康一个不能少,而且要全面完成援疆、援藏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宁夏、甘肃定西市和临夏州等任务。

      完善机制帮扶。坚持落实“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两省区党政联席会议,深入研究深化闽宁协作具体举措,不断推动闽宁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双向的互利共赢,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合作。从资金支持、产业合作、消费扶贫、劳务协作等方面,逐项细化分解各项帮扶任务。

      突出帮扶重点。加大“扶贫车间”援建力度,推动已建成的184个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加强闽宁镇、闽宁示范村和闽宁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中药材产业、纺织业等县域支柱产业。加大点对点运送服务,确保今年劳务协作数量不少、收入不减。在去年已经落实的援宁资金4.77亿元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资金帮扶力度,确保财政帮扶资金早日拨付到位,确保更多资金精准投向挂牌督战的县、村、户。

      同时,要扎实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甘肃相关市(州)工作。加大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扶持力度,不折不扣地把对口支援各项任务落实好。从长远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不仅是“扶贫协作”,更是“产业协作”“发展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加强提前谋划,扩大深度合作。

      (责任编辑:张纪)

    网站编辑:王 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