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征文
【理论征文】郑承军:开放发展必须坚守底线
发表时间:2016-10-24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开放发展必须坚守底线

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郑承军

  

  内容摘要:开放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党治国理政、引领国家走上繁荣富强道路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是科学把握时代主题的必然选择,开放发展促进合作共赢,开放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开放发展要坚守底线。开放不是一味西化,切不可唯西方马首是瞻。

  关键词:开放发展 合作共赢 坚守底线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其中,开放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党治国理政、引领国家走上繁荣富强道路的必由之路。对于党的发展历程来说,开放并不是一个陌生词,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和提升,国家的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可以说,党和国家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与“开放”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开放发展是科学把握时代主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太平,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新旧矛盾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党面对正在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的当今世界,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地球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国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多样,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在阻碍世界的和平发展进程,有时甚至很激烈,蕴含着冲突加剧的危机。世界局势呈现“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特点。

  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也为我们发展的时代背景加重了难度系数,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当代共产党人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的主题和问题,实质上是要正确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同一世界中长期共存的客观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谁偏离了时代主题,谁就会被时代抛弃,在历史发展中被淘汰。习近平总书记曾举例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25年多的高速增长,其共同特征就是采取开放政策。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他还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可以说,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主题,走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是我党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之后的必然选择。

  

  开放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十三五规划”指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早在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开放、合作、共赢是中国的一贯主张。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曲折推进中,中国一贯主张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秉持公道,伸张正义,身体力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起了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为促进世界合作共赢做出了重大贡献。

  什么是合作共赢的前提呢?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对“共赢”做过详细的论述,尽管是针对中法关系而言,但对中国外交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以看出:“互尊互信、坦诚相待,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互利共赢、互惠共容,独立自主、求同存异,同舟共济、面向全球”可以看作是“共赢”的前提。在2014年年底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并指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认同这些前提的,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伙伴。

  开放带来了合作,合作促进了共赢。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合作共赢,追求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他还指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的正确“义利观”。

  

  开放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十三五规划”专门论述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见“一带一路”战略在“开放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一带一路”是“开放发展”中的亮点。同时规划还提到了“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其实,一带一路的关键就是互联互通。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是相融相近、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文化方面的互联互通更是血脉经络的社会根基。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而更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相通”。文化方面的互联互通就是要拉近人民思想交流、文明互鉴的距离,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摒弃文化思维中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妄自菲薄思维”,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文化自信、文明互鉴。只有这样,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一带一路在现实空间中存在,同时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纵横。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作为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建设当然也离不开网络的助力。网络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流引领着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网络建设水平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应该着重在网络基础建设、网上共享平台、网络经济创新、网络安全保障、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助力一带一路。

  

  开放发展要坚守底线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也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习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我们要广泛深入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发展,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十三五规划指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制度性话语权”其实就是制度要求,要求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在开放中不是一味西化,唯西方马首是瞻,而是要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提高“制度性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丰富和发展中国乃至世界治国理政的理念和经验。

  总之,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放合作,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里,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谋求共治、实现共赢,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公平正义,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课题12JDSZ1006成果)(责任编辑:陈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3年1月。

  3.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光明日报 》, 2014年3月30日。

网站编辑:付天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