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机关工作
    用好这100条金句,让你的材料神采飞扬!
    发表时间:2020-04-28 来源:公文写作之家

      01

      时代发展类

      1.中国速度,是近14亿中国人长途跋涉一步接一步跑出来的;中国奇迹,是中国人依靠勤劳和智慧不懈拼搏出来的。

      2.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有人说,在今天的中国,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3.中国之美,有大漠戈壁的雄浑,也有小桥流水的恬静;有现代都市的霓虹闪烁,也有静谧乡间的袅袅炊烟;有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也有细品香茗的慢生活。

      4.巨轮行至中流,新时代与大变局相互激荡,勾勒出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

      5.环顾海内,久经磨难的古老民族向着复兴梦想阔步前进,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十几亿人口共同迈入现代化的奇迹渐行渐近。

      6.最真诚的信念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坚,最伟大的事业经过时间沉淀方能感受其澎湃力量。

      7.当代中国如同一部流动的史诗,书写着亘古未有的伟大征程,记载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开创、奋进。

      8.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面对汹涌变革的世界大势,必须把握大局大势,把准前进方向,在劈波斩浪中开拓进取,在披荆斩棘中一往无前,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伟业。

      9.当银鹰刺破苍穹,烟花照亮天空,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今天,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的理论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日趋成熟、我们的文化持续繁荣。

      11.四季交替变换,悄然中印刻着时间的年轮、见证着发展的不凡。

      12.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昨日辉煌的浪涛;时代的琴弦,弹奏出今朝奋进的旋律。

      13.今日之中国,亿万人民激扬家国情怀、凝聚奋斗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奋力拼搏。放眼神州大地,一派“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壮阔景象。

      14.放眼今日之中国,创新发展的热潮方兴未艾。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技变革、蓬勃兴旺的创业创新,展现“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十足韧性,尽显“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充沛活力。

      15.只有拿起历史的望远镜、时空的放大镜,深刻洞悉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迷雾中登高望远、拨云见日,看清历史的发展大势。

      16.和平年代远离了烽火硝烟,但存亡考验仍然有;时代潮流消弭了剑拔弩张,但风险威胁依然在。

      17.从神州陆沉中奋起,于一穷二白中奋进,在“开除球籍”边缘奋斗,中国一路走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8.百年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奋斗的传承;百年沧海桑田,不老的是青春的延续。

      19.今天的中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

      20.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会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发展大潮,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21.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没有敢字当头的魄力,没有革故鼎新的勇毅,就不可能开创新局、谱写新篇。

      22.我们要始终保持努力奋进的状态、努力奔跑的姿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拿稳接力棒,跑好接力赛。

      23.在气象万千的新时代,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率”越来越快,能力的“迭代率”越来越高。

      24.新中国之“新”,不仅在于国号之新、山河之新,更在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气象之新,在于面对艰难困苦而百折不挠、昂扬进取的精神之新。

      25.“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26.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坚守初心使命,既要回顾来路,更要探寻前路。

     

      02

      科技类

      27.科技创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从实验室的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科技创新)

      28.放眼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科技创新)

      29.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是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科技创新)

      30.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靠一代代人艰辛探索、接力奋斗。(科技发展)

      31.科技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拼的是速度,也是耐力,需要久久为功。(科技创新)

      32.引导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攻关任务,把论文写在疫情防控一线,秉持科学态度,把握科研规律,探索科学方法,努力拿出更多务实管用的科研成果。(科技与疾病防控)

      33.科研和经济不是“两张皮”,既需要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撑,也要制度环境的“软件”保障,从而革除体制机制积弊,打通科技向经济赋能的通道,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科研与经济)

      34.很多人一开始也拥有高远的目标、美好的愿景,最终却没有抵达目的地。究其原因,要么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要么是耐不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不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自然也就难以品尝到成功的甘泉。(科技工作)

      35.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复兴号”风驰电掣到C919大飞机划过长空,从北斗系统服务全球,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一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科技发展)

      36.走出驼铃声声、马蹄阵阵的古代,来到日新月异、天涯比邻的今天,科技进步丰富着文化交往的手段、拓宽了文明互鉴的范围,与时俱进才能画出更大的同心圆。(科技发展)

      37.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科技发展)

      38.广大科技工作者既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也要坚定“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信念,不畏挫折、敢于试错、迎难而上,努力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更多智力支持、创新支持。(科技工作)

      39.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物理学家于敏语录;科技事业)

     

      03

      文化类

      40.中华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峥嵘岁月的磨砺、伟大实践的锻造,是最有韧劲、最具内涵、最富生机的文化,是凝聚亿万人民为新中国发展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

      41.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浩然之气”,以人为本的情怀、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民族文化)

      42.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让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民族文化)

      43.中华文化是一座浩瀚的思想库,里面有很多珍宝,但也不乏糟粕,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复活于当代、贡献于世界。(民族文化)

      44.传统节日就像一条纽带,连结着生活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节日文化)

      45.古往今来,无论是祭月、拜月,还是赏月、玩月,中秋都是一个团圆的象征、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纽带,是华夏子孙内心深处对于家国情怀的一份传承和皈依,沉淀为特有的中国文化、中国气质、中国性格。(传统文化)

      46.无论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就关乎人类生存本质的情感而言,古今却不乏相通共同之处:“慈母手中线”永远会牵系起远方游子的桑梓情结;“明月几时有”的天问即使被现代天文学所解答,但“把酒问青天”的浩渺情思依旧回荡在人们心中。(优秀传统文化)

      4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优秀传统文化)

      4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也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必不可少的因素。(优秀传统文化)

      49.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

      50.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51.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优秀传统文化)

      52.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53.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潮头,我们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优秀传统文化)

      54.“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

      55.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其分量从来没有这样厚重过;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丰赡过;人民形象在艺术画廊中的位置,也从来没有如此凸显过。(文艺作品)

      56.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文艺作品)

      57.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文艺创作)

      58.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才能拿出更多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文艺创作)

      59.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避免茕茕孑立、喃喃自语,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奏响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文艺创作)

      60.让沉睡的非遗精品“动”起来、“活”起来,既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对非遗精品进行科学的抢救性发掘,更要结合文化旅游的路子,使非遗精品从幕后走向台前,“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化遗产)

      61.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要说哪种文化能够自信的话,中华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满自信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强大底气,就在于中华文化积淀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传承着革命时期的红色基因,汲取着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

      62.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民族文化)

      63.没有文化的传承接续,就没有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辉煌历史;没有文化的创新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美好未来。(文化建设)

      64.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强大与否,取决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形式的吸引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文化建设)

      6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滋润国家发展道路的精神养料。它像永不中断的血脉之河,能维系中国道路绵延不绝;它像宽广无边的智慧之海,能为中国道路孕育出无穷的创造和力量。(文化建设)

      66.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

      67.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够穿越历史长河的风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文化力量)

      68.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是精神力量和思想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是最艰巨的复兴、最深刻的复兴、最本质的复兴。(文化复兴)

      69.“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城市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文化遗产)

      70.历史文化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历史文化)

      71.奔腾不息的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黄河文化)

     

      04

      乡村发展

      72.农业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母,中华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化的基础之上生长起来的文化巨树,中华文化深深打上了农业的烙印。(农耕文化)

      73.“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展现的是古代热火朝天的伐木劳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刻画的是唐代农民在烈日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场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述的是宋代农村劳动人民夏日的奔忙。(乡村发展)

      74.乡愁,成为人们心中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乡忆,成为人们永不厌倦的情结,乡恋成为永恒的话题。(乡村发展)

      75.我们不但需要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要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诗意栖居,“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的旷然而视,以及“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的怡然而行。(乡村发展)

      76.乡村是中国的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多少人心驰神往的记忆。(乡村建设)

      77.农业是其他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体现良好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产业,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产业基础。(农业发展)

      78.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习总书记语录;农业发展)

      79.政策的护航、农民的耕作、互联网的助力,让一套套科技农机奔跑田间,整地松土、施肥喷药,不误农时、抢回农时,为夏粮丰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农业与科技)

     

      05

      结尾句通用

      80.当每一个平凡生命的创造精神、奋斗韧劲前所未有迸发出来,涓滴之水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中华民族的逐梦征程将所向披靡,新时代中国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81.5000多年浩瀚文明的滋养,上百年精神谱系的浸润,从历史中孕育的中华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和风采。

      82.广大知识分子激发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将满怀忠诚、毕生所学倾注到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实步伐中,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成绩,在祖国大地上矗立起知识分子的时代丰碑。

      83.置身新时代的前进洪流,我们要永远保持奋斗精神、永远保持爱国情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于激荡和共鸣中汇聚智慧、凝聚力量,推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在中华民族史上、人类发展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84.越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越要非进不可,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在大有可为的舞台,以大有作为的劲头,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85.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86.圆梦的目标越接近,越要爬坡过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热切,越要拼搏奋斗。

      87.每一个追梦的姿态,都将被定格为历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都将浇灌出未来。

      88.这是一个人人可以追梦、圆梦的时代,不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不论是顺顺利利还是磕磕绊绊,只要你拼尽全力、勇往直前,就一定会与心中的梦想不期而遇。

      89.美好前景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90.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为各类人才铺就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党和国家的事业必将越来越兴旺。

      91.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作为船头的瞭望者,新闻工作者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将气象万千的景象尽收眼底,再加上手中的如椽之笔,将其记录下来,就能为公众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92.让“诗和远方”的故事更精彩,还需我们共同绘制好文旅融合的“工笔画”,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93.面向未来,更要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疏通堵点、疏解痛点、攻克难点,为创新松绑、为创业加油、为创造助力。

      94.在风雨中磨砺、在逆境中蓄势的中国经济,必定能积聚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奔向更加辽阔宽广的新天地。

      95.今日之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汇聚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必将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力量,打造一个活力无限的创新中国。

      96.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必将沿着先辈开辟的道路,以梦想为岸、以团结作帆、以奋斗划桨,向着美好的明天砥砺前行。

      97.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展现出无比灿烂的前景。

      98.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帆,“中国号”巨轮必将行稳致远,与世界携手创造更加精彩的发展传奇。

      99.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趋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差距和挑战,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唯有只争朝夕、抢抓机遇,才能让历史性交汇期产生同频共振。

      100.我们相信,随着一系列具有含金量的措施落地见效,民营企业在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道路上一定会信心更足、定力更强、步履更稳,一定会讲出更多海阔天高鸟飞鱼跃、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的的精彩故事。

    网站编辑:赵 丹阳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