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机关工作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
    发表时间:2020-05-21 来源:新闻与写作微信公众号

      写作入门者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今天,我们试从五个角度分析五个问题,给各位“笔友”提供一些学习的思路,也算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1.怎么快速成为笔杆子

      人无论学哪方面知识,都期望找到捷径、发现窍门,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获,很正常。从公文角度来讲,如何达到“快速”与“学好”两个目的?说实话,真相比较残酷,以我们目前接触的笔杆子来说,从一无所知的小白到独当一面的成手,最快的,也需要五年的沉淀。

      当然,这与个人基础、领导帮带、后天付出有关,总的原则就是你基础好、悟性高、领导严、付出多,结果肯定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但话说回来,有没有比较省力的学习思路呢?这里综合经济因素、时间投入,给大家介绍几种。

      第一种,“一穷二白”学习法。

      这种路子,适合不愿投资、但是时间和精力相对富余的朋友。我们的目标就是用个人的努力来弥补资源上的短缺和不足。没有老师帮带,那就自己当自己的老师,多写多悟,一遍看不懂,就多看几遍,再看不明白,就抄它一遍、甚至把它背下来。写作其实很大程度考验你的语感强弱、模仿能力,材料的江湖,靠一张报纸学习成才的大有人在,所以,关键的是树立信心、勇往超前。

      第二种,“借梯引路”学习法。

      为了学习写作,你可以找一些帮手,以便少走一些弯路、避开一些雷区、节省一些力气。比如,如果你要学新闻,可以去订阅相关的杂志、看看大神的采写体会,挖掘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这都能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种,“任务牵引”学习法。

      机关工作中,有的人干活很多、领导要求很严,但往往提高也快、进步也明显。这个方法需要你遇到一个善于培养人的领导,通过不断地给你赋予任务、不停地推倒重来,在一稿、二稿直到十几稿,尔后又从十几稿到再改稿、暂定稿、打死不改稿、坚决不改稿中磨砺你的韧性、摔打你的才智、历练你的语感,当然,过程很痛苦、结果也是好的,就看你想不想去?

     

      2.怎么提升文章高度

      文章没有高度很正常,因为最容易写出来的,肯定是最常见的、未经大脑深加工处理的。要想上层次有高度,单纯靠自己写,个人觉得还是有点难。除却身份职位、资源背景天生的赋分加持外(比如,常人写错字就是写错了,但名人大家写错字那却叫“通假字”),文章出高度可以借力打力。

      比如,写讲话稿,不要光自己写、写自己,要善于引用领袖的话、上级的话、文件的话、精彩的话,这既是增加文稿的权威性、说服力、指导性,也便于不出漏洞不出差错。

      再如,通过层层递进来实现,高度怎么体现,没有纯粹的高,高是相对低来讲的,你先写“低”、再写“中”、最后写“高”,这一对比,高度就体现出来了,给人思维和情感上的冲击就大、印象就深。与这个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拉长镜头的写法,从历史纵深来写,从过去写到现在,把以往怎么要求的、过去如何传承的、现在又是怎样的这几个层次写出来,从认识层面讲,往往就比较有高度了。

     

      3.怎么解决无话可写

      有朋友说,提笔下文,无话可说,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要看看源头情况。为什么无话?

      是因为不了解这项工作吗,由于对上级情况不熟悉、对本级底数不掌握、对下级动态摸不准,怕写错写不好,以致无话吗,那么需要做的就是抓紧去熟悉、去了解。要去好好读一读上级的文件规定,看看有什么要求,把握要求来写;要去仔细熟悉熟悉本级的情况,看看有什么特点,突出亮点来写,等肚子里有货了,就解决了“源头无水”的问题了。

      又或是因为不会组织词语吗,就像有的朋友说的,意思大概清楚、方向大概知道,但是落到纸面难以表达,这就需要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应该赶紧去熟悉段落结构、句子样式、修辞手法,最好是去模仿同类精彩文章,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选取的是哪个角度,从先遵循套路再努力跳出套路。

      还是因为分析问题能力不够吗,肚子里有东西,但是层次理不清、脉络搞不顺,就像金庸《天龙八部》小说里段誉吸人内力后的样子,脑子一团乱麻、肚子各种信息横冲直撞,有时候头绪太多了也会找不到头绪,不知由哪下手。这种情况,就要学会分类排队、分析综合,同类信息归归类、不同信息排排队,区分轻重缓急、由大到小,理清了也就有话了。

     

      4.怎么解决没有文采

      有文采的关键是积累。你别只看到别人出口成章,而不知道别人背后的辛苦付出、持续投入。一句话,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但怎么说出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很考验人。我们觉得,有几个小窍门可以试一试:

      用一用诗词

      诗词本来就自带光环,诗词一出、文采自来。大家既可以用在标题上,也可以用在句子上;既可以用在开头引语,也可以用在结尾鼓动。例子就不举了,这方面素材很多,用诗词不要怕麻烦,一句话要反复揣摩,看怎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写稿多么努力,往往就有多么靓眼。

      修一修边幅

      同样的衣服,不同的人能穿出不同的效果。你如何搭配、如何修饰、如何整理,考验很多功夫。写文章也一样,朴实的字词通过打磨也能让人心动。我们看两组标题,第一组是围绕培养年轻干部讲的:心贴心“悟”出来;面对面“炼”出来;实打实“干”出来。第二组是前期小五专栏上达康书记的讲话,用了七个“shi”:学“识”、学“时”、学“适”、学“世”、学“势”、学“实”、学“释”。你们说,一个简单的动作能挖掘这么多信息,叫不叫有文采呢?

      靠一靠时髦

      就是与网文网语对对表,什么“小朱配琦”“不要阻拦我下单”,等等,很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泥土气息,自带笑点和效果的词句,可以适时加入文稿中,肯定让人感觉不一样。

     

      5.怎么借鉴用好范文

      范文的重要性,简直不能再说了,从古到今,文人墨客都是在学习范文、借鉴范文、赶超范文的征程中出佳作、创精品、得绝唱的。不说其他,你到中国文学史上去看看,无论哪个主题,没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写、在创新、在超越,这不是用范文的最好例子吗?

      就写作领域而言,范文学习是极有必要的。如何借鉴用好呢?我们觉得,一靠品,二靠练。

      品就是品范文的门道,为什么这么写?妙处在哪里?是结构好、还是语句好;是观点新、还是素材新;是站位高、还是结论高;是视野大、还是信息大;是开头妙、还是结尾妙,都可以品一品。品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阅读,高声诵读,非此不能显现范文之高处;二是背记,文章妙处不妨背记,真正让其化入脑子里;三是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通过同类文章之间的比较,能大大加深印象。

      不品不行、光品也不行。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品了后还得练习。对照范文结构练一遍、写一篇,写了你才知道哪里你没有掌握、练了你才知道你品得咋样。练习贵在长久、难在坚持。建议大家日学一遍、周写一文,这是最简便最笨的方法,坚持下来了,材料撰写能力自然也就慢慢提上来了。

    网站编辑:赵丹阳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