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中国十大名校校长的开学第一课
    发表时间:2019-09-16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金秋九月,各大高校陆续开学,新一批青年学子开始迈入大学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党建网整理了中国十大名校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校长致辞,分享给青年朋友们,一起拼搏奋进,砥砺前行。

     

      北京大学   

      涵育家国情怀 投身伟大时代

      ——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大学校长 郝平

      201996日)

     

     

    同学们:

      今天是大家值得铭记一生的重要日子,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燕园。这是人生的转折点,更是追求梦想的新起点。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

      中文系的谢冕先生曾说过:“一旦佩戴上了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是一块圣地,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从走进北大校门的这一刻起,你们的人生就与祖国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21年前,北大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从建校第一天起,北大就被赋予了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使命,承载着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100年前,北大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五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北大的历史血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北大始终坚守的光荣传统。

      80年前的昆明,西南联大师生坚持“刚毅坚卓”的精神,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以浩然正气,为国家守护学术的火种。

      40余年前,在当代中国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北大校友胡福明参与起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去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100人当中,就有11位北大教师、校友。前不久公布的36位“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中,也有6位北大教师、校友。这么多老师和校友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我们为他们由衷感到自豪。

      同学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在这里回顾这一幕幕光辉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继往开来。如果说前人铸就的北大传统是一条大河,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继续汇聚点滴力量,融入时代主流。

      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新时代。你们是幸运的,而你们身上的担子又必然是沉甸甸的。2014年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北大考察并与师生座谈,对青年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这是新时代对大家的新期望。

      同学们,你们即将开始大学生活,为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积蓄力量。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是大家难得的人生际遇。有了为国求学的志向,有了报国奉献的理想,人生的境界和价值将会完全不同。

      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物理学家、北大前校长周培源先生冒着空袭的危险,每天前往联大校园为学生上课。当时,他放下研究了十几年的相对论,毅然转向了应用价值较大的湍流理论。多年以后,有人询问他这次学术转向的缘故,他说:“当时我认为相对论不能直接为抗战服务。作为一个科学家,大敌当前,必须以科学挽救祖国,所以我选择了流体力学。”

      在同学们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中,有一封樊锦诗校友写给大家的信。在信中,她写道:“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就是怀着这样一种信念,毕业后,她毅然前往大西北的戈壁沙漠,为守护敦煌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成为“敦煌的女儿”。

      前辈们为祖国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与他们在青年时期就树立的报国之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楷模,在新时代写下精彩的答卷。

     

      

     

      第二,锲而不舍,厚积薄发。

      同学们步入北大,首要任务是学习。青年时期的学识基础会影响你们的一生。同学们成长在网络时代,和世界的交互更加便利,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更加便捷。但不能满足于网络中的碎片化信息,不能止步于“快餐式”的学习,要扎实系统地学理论、读经典,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全面、更加牢固。

      1955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在北大毕业后留校工作。此后,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青灯黄卷、默默无闻地在经济系资料室作编译工作,仅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翻译了200多万字的经济史著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底蕴积淀,改革开放之后,他才能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同学们,学习如登山,“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希望同学们摒弃浮躁,久久为功,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第三,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学习不仅是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人生经验与社会阅历的积累。在“读万卷书”的同时,更要“行万里路”。

      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北大教授费孝通先生,长期深入中国农村,开展细致入微的田野调查,完成了《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著作。他曾对学生说:“去看,去听,去了解。沉下去,成为农民;走出来,再成为研究者。”直到90岁高龄,他每年仍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奔走于中国大地。这种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精神,始终值得我们学习。

      今年是北大研究生支教团成立20周年。20年来,几百位北大毕业生选择到最艰苦的西部边远地区支教,他们既是去当老师,也是去当学生,通过支教,他们更懂得了“什么是中国”。这个暑假,四百多个学生实践团分赴祖国各地,到广阔天地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把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统一了起来。

      同学们,希望你们既要有“书卷气”,又要有“泥土气”,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坚定理想,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第四,扎根中国,放眼世界。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促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是我们每个青年学生都要认真思考的时代命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要高扬和践行“互学互鉴”的新文明观,树立中国情怀,拓展世界视野。

      上个世纪60年代,在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校友从中医药典籍中获得启发,汇集了640多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方,最终成功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在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将中医和中华文明带向世界。获得诺贝尔奖后,她仍然没有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带领团队继续攻关“青蒿素抗药性”的世界难题。

      著名经济学教授林毅夫先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留学归国的经济学博士。他植根于中国实践,创立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曾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也是世界银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他还积极推动中非合作新模式,帮助有关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为解决世界经济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充分体现了北大人的中国情怀和世界视野。我们正处在一个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希望你们坚持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

      同学们:

      1933年,当时在学界较有影响的《东方杂志》,曾向全国读者征集如下问题的答案:“你梦想中未来的中国是怎样的?”当时有很多人写下了自己的愿景,如今,很多人的想法已经实现。

      今天,在你们的开学典礼上,我们仍然要向大家提出这个问题——“你梦想中未来的中国是怎样的?”所有答案都必须靠你们自己的行动去书写。希望大家珍惜在北大的时光,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衷心祝福你们!谢谢!

     

      清华大学

      踏万古江河 铸不朽人生

      ——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2019815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美丽的清华园,迎来了年轻的新主人。初秋时节的园子,因为3800多名新同学的到来,而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90年前,1929年入学的赵九章、钱钟书、王竹溪、乔冠华等一批清华学子,曾在这里唱出嗟我多士,来自远方,气求声应,济济一堂的歌声。今天在座的你们,带着对清华的向往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汇聚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你们当中,有来自湖北、心怀外交梦想的刘雨桐同学,有来自上海、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武亦姝同学,有来自莫桑比克、有志于成为土木工程师的科薇(ABACAR, KELVA JANINA EDSON)同学,有来自云南、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的林万东同学。祝贺刘雨桐、武亦姝、科薇、林万东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清华大家庭的一员,也祝贺全体2019级同学圆梦清华!我相信,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熏陶下,你们一定会拥有一个无限的未来!

      2019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民族危难之际,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时代的先锋,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先进青年追寻着信仰,迸发着力量,以永久奋斗、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推动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1916年进入清华求学的施滉学长,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发起成立了爱国进步社团唯真学会。他在不懈的求索和实践中,坚定了为多数人谋幸福的人生观,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不渝的信仰。1934年初,年仅34岁的施滉在南京雨花台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施滉被他的同学们誉为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五四运动爱国青年的挺立身影,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着持久而璀璨的光辉。

      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奋斗中才得以彰显。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根植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青年的担当作为和进取创新,来自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自信与深沉热爱。凝望中华民族壮阔的历史长卷,我们总能在奔流不息的万古江河中获得启迪,进而思索如何为有限的人生赋予恒久的意义。

      希望你们从历史文化中获取自信、汲取力量。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社会的沧桑变化,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更提供了修齐治平的智慧和兴衰得失的镜鉴。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历史、尊崇历史是求知探索的前提,是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自信的来源。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指引人们正确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同学们,你们要充分吸吮历史文化的丰富养分,建立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获得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希望你们从历史文化中涵养气度、拓展视野。广博的历史文化往往造就一个民族恢弘的气度和开阔的视野。开放包容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宝贵品格。在与其他文化长期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既坚守根本、自励自省,又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在吸纳先进、丰富内涵、提升品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叶茂根深。100年前,1919年进入清华学习、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雷海宗先生,主张中国要勇于向西方文化开放,不崇拜盲从,要自动自主地选择学习。同时,他认为若要创造新生,对于旧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尤其是短处,我们必须先行了解。这种治学气度,开拓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宏大视野。今天,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所构成的世界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学们,你们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涵养厚德载物的气度,以宽阔的胸怀来拥抱世界、审视自身,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希望你们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希望、树立信仰。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总是能给予人们希望。《管子》有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也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困惑提供启示和借鉴,给充满挑战的未来带来希望。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好的,历史的车轮总是向着光明与希望滚滚前进。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经历曲折和磨难,文化的传续也往往会遇到坎坷与阻碍。在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使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始终保持对美好与高尚的不懈追求。历史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创造出来的。青年正处于树立信仰的关键阶段,青年的价值选择和道路选择决定了人类的未来。同学们,你们要始终保持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心,在人生的重要关头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希望点燃信仰的火炬,让信仰之光照亮你们前行的道路。

      同学们,每一代人都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前行。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每一个人都浸润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每一个人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经历者、参与者和创造者。生命因融入浩荡历史而永不凋谢,个人因投身伟大事业而被永远铭记。同学们,希望你们顺应历史潮流,不负伟大时代,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奋斗力量、拓展胸襟视野、确立崇高信仰。挂云帆,踏万古江河;济沧海,铸不朽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新的梦想已经启程。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复旦大学    

      守训好学 笃志力行

      ——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复旦大学校长 许宁生

      201996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中学校长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此举行开学典礼,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3900多名优秀青年。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培养你们的家长和中学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今天,你们成为了光荣的复旦人,即将开启属于你们的光华篇章,复旦也将因你们的到来而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同学们,你们所处的时代,是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风起云涌,人类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对话中不断发展。这些都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格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身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你们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时代使命。大学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阶段之一,是积累知识、锤炼本领、培养人格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时期。希望你们放下考入复旦的荣光,认真思考如何让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者。思考大学学习意味着什么?“复旦大学学生”这一新身份意味着什么?未来四五年的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借此机会,我想和同学们交流几点想法:

      第一,希望你们始终尊师重道。大学是传播知识、研究学问的场所,大学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学术展开。从你们踏进大学校园的这一刻起,就通过学术,和师长、同学,课堂、实验室、图书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初步的学术共同体。追求真理学问,首先要尊敬你们的师长。刚才发言的荣誉教授丁肇中,吴晓明教授,就是教师的代表,值得大家崇拜、尊重。老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这是大学最美好的关系。在大学,你们不仅要学习知识、学会求知,更要常怀对学术的敬畏心、对未知的好奇心。希望你们尊重知识、敬奉真理,尊敬教师、敬畏学术,尊崇科学、恪守诚信,始终客观探索世界,真实把握规律,潜心修学,以赤子之心奉献学术研究。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以学术为基点,同学们将进一步融入社会,放眼全球,探究世界,践行知行合一,成长为大有作为的复旦人,成为坚守尊师重道的复旦人。

      第二,希望你们学会自主学习。大学生的任务不止于“学”,你们还必须学会独立地选择学什么、如何学,怎样在干中学。近年来,复旦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有机结合的本科“2+X”培养体系,夯实个人学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基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为同学们提供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多元发展路径,创造专兼结合、互相贯通的多元发展空间,创设内涵更加丰富、选择更加自由的多元发展机会。学校还调动一切育人要素,有效贯通教室、书院、科研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海外游学、网络等“六度育人空间”,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维度、更加开阔的成长舞台。比如,学校每年举行诺贝尔奖大师系列讲坛,丁肇中教授、迈克尔·莱维特教授等诺奖获得者先后为学生作报告,同学们在读期间有很多机会与心目中的大师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领略他们的风采。希望同学们在复旦这个大平台上,认识自我、学会选择、掌握未来。既要找准定位,把握方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也要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科前沿、关注学科交叉领域,敢于自我突破、自我创新,积极参与融合创新,以开放的视野去开辟更大的世界,做掌握未来的复旦人。

     

      

     

      第三,希望你们坚持刻苦钻研。大学是一个促进个人自由发展的平台,但自由绝对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任其所为。自由的前提是自律,他人的自由是你个人自由的前提,唯有自律才能实现更大的自由。复旦的学风是“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刻苦”是第一位的。复旦师生都是出了名的勤勉刻苦、严于律己。比如,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裘锡圭教授在大学期间,中午从不睡觉,全用来看书。裘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破译甲骨简牍密码,历时六年完成《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成为相关文献的集大成之作。同学们,进入复旦不过是你们在人生的长跑中取得了一个不错的起跑位置,但暂时的领跑不意味着永远领先,只有通过持续努力、刻苦钻研,才能保持、巩固和扩大你们的优势。刚刚发言的新生代表,特别强调了静心学习和刻苦学习,让我们很放心!一时的松懈,都可能酿成追悔莫及的后果。

      同学们!要真正成为复旦人,就要有复旦魂。复旦的发展理念是“守训笃实、融合创新、人心聚学、追求卓越”,复旦人首先要守训,这个训就是我们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人要学习复旦精神,即“团结、服务、牺牲”,这就是复旦人的魂。希望你们把校训作为自己的终身座右铭,弘扬复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胸怀祖国人民,坚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永葆求学初心,敢于直面问题,始终为探求真理而不计名利,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智慧力量!

      祝同学们心怀梦想、学有所成!谢谢大家。

     

      上海交通大学

      勤奋为学 爱国荣校

      ——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林忠钦

      201998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来自海内外的4000多名本科新生和近万名研究生新生齐聚交大,即将开启人生新的旅程。作为校长,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要向培养你们的父母和师长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的七十华诞。70年岁月更迭、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由百废待兴,逐渐走向繁荣富强,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座的同学大多是2000年前后出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祖国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势之强由于人,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前不久,党中央决定,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我们的黄旭华学长和吴文俊学长分别成为“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建议人选,他们所展现的家国情怀、作出的杰出贡献,让全体交大人引以为豪。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航空母舰,从迈向太空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到坚守南海的“造岛神器”挖泥船,从攻克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到解决经济社会及民生问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浪潮之中,在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交大人从未曾缺席,未来也不会缺席。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坚信,在新一代交大人之中,还将会涌现这样的民族脊梁。但是,事不能空谈、功不可坐等,人的成长离不开勤奋学习和刻苦磨砺。如何成为于国有大用,于时有深益的“第一等”人才,我想送给在座的同学几点建议,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第一,对于本科新生而言,希望大家调整心态、打好基础,建立对专业的热爱。大家从同龄人中崭露头角,来到交大,都具备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质。在这个彬彬济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大家首先要学会“归零”,重新定位自己。大学的课堂教学不再依靠耳提面命,而是引导大家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大家要积极主动适应这个转变,适应快的同学不应自满,适应慢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每一名同学都应该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和虚心求教的精神,乐于思索、勤于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课程是重中之重。“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是从老交大传承至今的办学传统。交大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非常高,一些课程博大精深,被称为“霸王课”,大家学习的时候也许很吃力,但以后会逐渐体会到,这些“霸王课”里蕴含的知识正是专业领域研究和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石。学好这些课程,会让大家终生受益。我希望,大家要在这些课程上下足功夫、愈难愈进,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寻找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的结合点,建立对专业的热爱,为将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对于研究生而言,希望大家潜心钻研、矢志创新,勇于攀登学术高峰。研究生阶段是学历教育的最高阶段,大家要充分认识读研的意义,这是一生中进行学术探究的“黄金阶段”。要沉下心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学术思维,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探究”到“创造”的跨越,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论文、取得学位。

      创新创造是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大家读研期间必须要培养的素质。博士生同学们,你们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更加应当求真务实、矢志创新、追求卓越,敢于攀登学术高峰。很多知名的交大人都在读博期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钱学森学长和导师冯·卡门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公式”,奠定了在空气动力学上的地位;徐光宪学长提出了“三中心模型”,首次验证了罗圣费尔德关于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张钟俊学长第一次在理论上获得了凸极电机的一个模态常数,对电机学和数学研究都具有创新意义……希望这些学长们立志不凡、勇于创新的事迹,能够激发你们开拓和创造新的传奇!

      第三,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希望大家都能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兴盛结合起来,成为国之栋梁。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是我们上海交大的校训,也是历代交大人共同的精神传承。这八个字朴实无华、意蕴厚重,它阐明了交大人“坚守初心、思源感恩”的特质和“勇担使命、赤诚爱国”的底色。今年是我们交大电机系1941届校友杨嘉墀院士诞辰100周年。上世纪40年代,杨学长前往美国留学工作,研制成功第一台自动记录光谱仪,被专家定为“杨氏仪器”。新中国成立后,杨学长响应祖国召唤,变卖所有家产,购买中国科研所需的各种仪器归国。他在国家科技战线工作近五十年,亲身参与了导弹、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探月等重大工程,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卫星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上世纪80年代,杨嘉墀学长和其他三位院士联名致信中央,提出著名的“863计划”,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进程。“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杨学长的这句箴言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精神的最好诠释。

      同学们,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在乱云飞渡中保持从容;只有创新勇进,才能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而个人成长的涓滴细流只有汇入祖国发展的江海,才能够变得充沛丰盈。作为新生代的交大人,你们出生于祖国腾飞之时,成长于民族复兴的历程之中,你们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强国兴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必将成为强国兴国当仁不让的中坚力量。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我希望,每一名交大的学子,始终谨记交大的校训,以刻苦的磨砺成就真才实学,以奋斗的青春赓续交大辉煌!追求卓越、造福人类,共同建设祖国的灿烂明天!

      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

      在创新性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在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

      2019818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中间,正式成为浙大的一员。从此刻起,浙大将与你们一起开启美好未来,大家将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浙大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各位同学,从中学转入大学,大家迎来的不仅是人生角色与教育场景的变换,更是成长方向与学习方法的变革。你们所处的当今世界,正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态势,推动着全球格局之变、增长方式之变、文明演化之变与科教发展之变,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颠覆性技术竞相涌现,加速了智能增强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教育教学创新的步伐,教育形态由封闭走向更加开放,学习意义由知识获取走向全面发展。教与学的革命呼唤着创新性学习,希望回归尊重生命的教育本源,提供更多基于智慧创造、协同合作、意义建构的教育体验。

      相较于传统学习形式,创新性学习实现了从主体到时空的系统超越与整体提升;在主体上,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成长;在时间上,关怀以一生为周期的持续发展;在空间上,推行以线上线下融合为特征的成才方式。这是一种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主张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形态,在学习中心转移中弘扬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究者。这是一种终身学习,注重学习的系统性与持续性,以良好的在校学习习惯指引一生的深度学习,在开环整合的育人体系中增强学习成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这是一种泛在学习,倡导学习的开放性与联动性,广泛运用多频次的在线学习,在人机共生、师生交互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教育的合作者。

      从教育的终极旨趣来看,创新性学习受兴趣驱动、以卓越为导向,与学校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与学校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KAQ2.0理念不谋而合,都是在德智体美劳教育中追求全人教育,也都是在“五育并举”中实现全面发展。

      作为成长于新时代的新青年,你们需要在浙大 “五育并举”的教育中开展创新性学习,唤醒好奇心、激发想象力,以此适应教与学的变革,争做要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时代新人。所以我也借此机会,结合“五育并举”的教育形式,就创新性学习与同学们分享五点体会。

      一是希望同学们以德育扬善。创新性学习反对有才无德,体现了德才兼备的核心要求。在这方面,学校正在加快打造立德树人、开源创新的思想文化高地,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同学们充分领会奉献的意义。大家要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心领会求是文化的真谛,在忠诚担当中传播正能量,让创新性学习成为养成健全人格的过程。

      二是希望同学们以智育启真。创新性学习反对只专不通,反映了既专又通的根本理念。在这方面,学校正在加快实施一流的本科教育,强化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和网络平台创新互动,让同学们充分领略知识的博大。大家要主动求知问学,学会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建立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让创新性学习成为积累宽厚知识的过程。

     

      

     

      三是希望同学们以体育强身。创新性学习反对重文轻武,指明了动静结合的基本要领。在这方面,学校正在加快改革体育教育教学,打造特色体育课程与活动,让同学们充分感受锻炼的乐趣。大家要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在强身健体中锤炼意志品质,敢于拼搏、勇于竞争、善于合作,让创新性学习成为培育出众能力的过程。

      四是希望同学们以美育塑心。创新性学习反对身心分离,强调了修心养性的内在需求。在这方面,学校正在加快开展以美育人,成立了艺术与考古学院及博物馆等,完善了公共艺术等通识课程,让同学们充分体会艺术的魅力。大家要主动接受艺术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艺活动,切实提升审美情趣,让创新性学习成为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

      五是希望同学们以劳育立行。创新性学习反对四体不勤,回应了知行合一的时代要求。在这方面,学校正在加快推动四课堂实质性融合,让同学们在校内外实践、社会实习、志愿服务中充分理解劳动实践的价值。大家要主动树立正确的劳动实践观,以做促学,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先进学习,让创新性学习成为践行劳动实践精神的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祖国七十华诞、五四运动一百年之际入学,这意味着大家未来的成长轨迹将与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向而行,注定要成为国家民族的中坚力量。我们倡导创新性学习,就是希望同学们主动将未来的自己与未来的祖国联系在一起,从现在出发,在德智体美劳中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既专又通、动静结合、修心养性、知行合一的有为青年,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之我。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在浙大学习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南京大学

      厚积行远 奋翼图南

      ——在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南京大学校长 吕建

      201993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九月是入学的季节。看着各位同学从五湖四海来到十朝都会的金陵城,来到百年学府南京大学,开启人生新的旅程,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各位新同学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付出辛勤汗水的高中老师、家长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向前来参加开学典礼的全国重点高中的校长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是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今年承担我校军训任务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3096部队,这是一支具有80多年历史、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在这样一支优秀部队的带领下,我们的同学一定能磨练意志、锻炼身体、收获满满。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承训部队及各位教官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同学,迎新的那天,我也去了热闹非凡的迎新现场,看到你们穿行在校园里,用心感受着南京大学的点点滴滴,认真了解着南京大学这所百年名校,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在千万条道路中,你们和乔英子一样,选择加入南京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成为三十万南大人中的一份子,一起感受她的光辉历史,见证她的雄厚实力,体验她的青春活力。你们站在了“南大之路”的起点上,放眼望去,有没有看到伙伴们、老师们、前辈们前行的身影?

      当你们跨进校门,处处可见优秀榜样的陪伴激励:在人声鼎沸的报到处旁,有学长学姐热情的笑脸;在整洁温馨的宿舍楼里,有同伴们温暖贴心的问候;在新老生交流会上,聆听到毕业生们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优秀事迹。来到南京大学,你们将置身于出色同龄人的包围之中,感受着南大人全方位的卓越素质,将在追赶中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你们漫步校园,处处可见传道授业的交流场景:宽阔的道路上,迎面而来的师生正在聊着文史哲的话题;明亮的教室中,多媒体上正在演示着万物构成的原理;热闹的食堂里,排队的人们正在讨论着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广阔前景。来到南京大学,你们将置身于270多位院士的成长之地,触摸到南京大学“诚动天下”的精神内核,体会到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初心与使命。

      当你们走进校史馆,处处可见前辈大师的足迹:国学大师柳诒徴、教育大家陶行知、艺术大师徐悲鸿、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学家竺可桢、桥梁专家茅以升、“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胡福明等等。他们的名字,就像星辰熠熠生辉,照耀前路。来到南京大学,你们将体悟先贤立于历史潮头、致力民族振兴的爱国精神,继承南京大学“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的光荣传统。

      同学们,你们带着憧憬与梦想踏上“南大之路”。你们的成长成才是学校最大的事业。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全面发展的最佳育人环境,为你们将来走上时代舞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广博的知识技能和全面的专业素养是南京大学给予你们的扎实雄厚的硬实力。文理工医学科融通、专业体系相互通达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本研课程贯通计划,将助力你们实现个性化成长,达到博闻强识、厚积薄发的学习境界,打造出知识完备、技能全面的各行各业拔尖人才。

      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卓越的创造能力是南京大学给予你们的如虎添翼的软实力。学科交叉的研究体系、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全球视野的实践交流活动,将培养你们科学的思维和精神,提升你们人文的素养与情怀,赋予你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强大的竞争力,培养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南京大学给予你们的人生方向的指南针。南京大学德厚学高的师资队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措施、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立德树人的“南大方案”,将奠定你们人生的基础和高度,决定你们生命的底色和亮色,孕育出肩负时代使命、具备人类情怀的未来领军人才。

     

      

     

      同学们,在这珍贵的四年中,希望你们能够全方位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磨练自己,全身心地践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将南京大学提供给你们的成长条件转化为自己人生旅途上永不枯竭的动力。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想给大家提供三点建议:

      首先,成长必要笃学。学习生活永远是学生的主旋律。在南京大学,高水平宽领域的课程体系给了你们极大丰富的学习选择。面对海量的知识,你们需要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摆好主动的学习姿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广泛进行学习交流,打造出跨专业通识教育的宽度和个性化专业学习的高度,掌握多层次、全方位的扎实知识技能和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其次,成长必须力行。你们这一代能够通过互联网的触角感知外部世界,能够充分接纳新生事物,是不平凡、有作为的一代。因此,你们的实践领域更宽广、更多元。你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真用好各类交流平台,拥抱变化、适应发展,把能力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期盼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国家的骨干和栋梁”。

      第三,成长更得炼心。笃学为先,力行为重,以德炼心,方能树人。炼心既是淬炼提纯,也是重塑新生。面对大学生活的挑战,你们必须完成从身体到心理的强化,完成从依赖师长到自我管理的提升,完成从自我中心到融入集体的转变。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你们要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长为时代的先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各位同学,请看看你们前后左右的伙伴,再认真的记住自己青春的脸庞。几十年后的新生们,在鼓楼的北大楼前,在仙林的杜厦图书馆里,在能联想到优秀前辈的任何地方,会念着你们的名字,追赶你们的身影,会以和你们唱着同一首校歌、望着同一个校徽、念着同一个校名为荣。这个校名就是——“南京大学”。明日之南大必将以你们为荣!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同学们进入大学生活的第一年。入学报到的时候,你们光荣地参加了“我和国旗同框”活动。你们的人生与祖国同频共振,生逢其时、何其幸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天,你们已经迈开了自己在“南大之路”上的第一步,眼神坚定、脚步稳健、斗志昂扬。今后,你们还将向着更广阔的未来,矢志不渝、无所畏惧、奋翼图南!

      欢迎你们,2019级的新同学!欢迎你们,南京大学未来的开拓者!欢迎你们,伟大时代未来的弄潮儿!

      谢谢大家!

     

      南开大学

      书写百年南开“爱国三问”的时代新篇章

      ——在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南开大学校长 曹雪涛

      2019825日)

     

      

    亲爱的2019级新同学,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开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南开新百年的第一批本科生。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4152名新南开人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抚育你们成长成才的家长们、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1919年在五四大潮中应运而生,南开大学走过了100年不平凡的历程。百年来,她曾历经日寇毁校被迫南迁,在祖国西南边陲弦歌不辍、刚毅坚卓;她曾面对北归复校涅槃重生,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上下求索、革新图强;她曾紧扣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与“爱中华,复兴中华”传承薪火、砥砺前行。

      自力图强、兴学报国,南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陶铸了生生不息的爱国品格,淬砺了越难越开的南开精神。百年来,这所由一群不服输的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高等学府,始终把“为国育才”奉为圭臬,培养出了周恩来、曹禺、陈省身、郭永怀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与国之栋梁,铺就了心系国家、经邦济世的南开道路,涵养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品格,积淀了百折不回、充满朝气的南开精神。百年南开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承载了中国大学的初心与梦想。在灿若星辰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南开人守正创新、奋斗不息,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深植下了爱国、救国、兴国、强国的自觉与担当。

      同学们!能在跨入新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进入南开学习,你们是何其荣光!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充分肯定南开百年来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成就,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并再一次高度赞扬了张伯苓校长著名的“爱国三问”。

      抚今追昔,正是在1935年的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面对国家日益深重的危难时局,张伯苓发出了“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振奋了师生、警醒了国人。84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温这质朴厚重的“三问”,依旧散发着时代的光芒,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同学们!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的新时代,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南开,你们是责无旁贷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今天,在你们初入南开的“始业式”上,我愿与各位一起深思:南开人该如何写就“爱国三问”的新时代答卷呢?

      答好爱国三问,当有秉公爱国的大格局。

      同学们!南开之所以为南开,是因为她始终根植国情、魂系国脉、心系国运,爱国是代际传承于每个南开人的血脉之中,化育为有形或无形的鞭策。

      爱国要爱她的“国情”爱她广袤的土地,爱她悠久的历史,爱她厚重的文化,爱她不屈的意志,这一切都须建立在对“何为中国”的深刻洞悉之上。爱国要爱她的“国民”,张伯苓曾教导诸生“以火把自命,匪独自燃,且能助燃,则方为真正之爱国”,只有每个人都心怀大公、众志成城,中国才会好、南开才会好。爱国要爱她的“国威”,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这值得我们自豪并为之持续奋斗。

     

      

     

      答好爱国三问,当有学以报国的大担当。

      南开的创建是要消除当时“愚、弱、贫、散、私”之国民五病,以期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十秩春秋万栋梁,南开人学以报国的初心与担当始终不会改变。

      报国当立德修身,南开自建校之初就大力推行“立志、敦品、勤勉、虚心、诚意”的道德教育,并把体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新人才”,望你们全面领会、努力践行。报国当求真务本,本科阶段是你们构建知识体系、挖掘自身潜能、选定目标方向的重要时期,望你们沉潜静心、穷理明辨,踏踏实实学真知、孜孜不倦求真理,涵养真性情、练就真本领。报国当至诚奋斗,私立南开曾历经化缘求生、抗战罹难、复校重建的磨难,南开历史上有名可考的烈士就有36位,但南开人之所以能“面对挫折而愈益奋励”,皆因怀揣兼济天下的梦想与信仰,望你们把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答好爱国三问,当有实干强国的大作为。

      百年南开走出了一条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的大学之路,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领域,都留下了南开人劈波斩浪、勇往无前的奋斗足迹。

      强国须敢于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座的你们正处在最有求知欲、最有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希望你们永葆创新创造的激情,特别是在关乎国家战略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能看到更多南开人求新求变的探索。强国须勇于实践,南开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百年来,南开人将爱国报国熔铸在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实践中,希望你们把目光投向田野乡间、生产一线,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以己所学回馈社会。强国须善于协作,“爱国三问”激昂了青年学子的爱国斗志,更号召了全体南开人“为国家、为公团结起来”。团结协作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能力,希望你们在为人处世中摒弃零和思维、学会求同存异,广聚成长发展与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这是南开创始人严修对所有南开人的期许与勉励,也是南开爱国报国的初心。生逢其时的你们,惟有厚植深沉的家国情怀、筑牢强烈的报国理想、汲取真正的强国力量,才能奏响气势宏伟、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时代最强音。

      值百年新纪,南开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奋斗”的铮铮誓言。在你们的老师中,有一生饱经磨难,但矢志传播中华古典诗词的叶嘉莹先生,有数度荣誉加身,却始终躬耕教学一线的周其林院士;在你们的学长中,有两次获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携笔从戎、建功军营的“南开八学子”,有与导师一道攻克科学难题,在国际顶级刊物推介南开成果的学霸精英。在你们身边,有屡屡扬威国际赛场的合唱团、龙舟队,有多年助力脱贫攻坚的支教人、志愿者,还有越来越多的师生校友以南开人特有的方式献礼百年校庆、书写别样青春。

      百年风雨爱国志,不忘初心谱华章。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南开大学昂首阔步向下一个百年进发之际,我想请诸位与我再次重温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以此叩问我们的心灵,引领人生的航程:

      请全体起立!

      “你是中国人吗?”

      “是!”(学生)

      “你爱中国吗?”

      “爱!”(学生)

      “你愿意中国好吗?”

      “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学生)

      全体请坐!

      请你们时刻铭记今天这响亮而铿锵有力的回答,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国三问”的时代新篇章,努力成为不负国家使命和民族期望的卓越南开人!

      百年南开与你们同在!未来属于你们!

      谢谢大家!

     

      四川大学

      大学是人生的放大器

      ——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四川大学校长 李言荣

      201992日)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9019名本科生成为四川大学的新成员。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以优异成绩考入川大的各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家长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夏天,我和建国书记都到本科招生现场去看同学们的录取情况,我们看到同学们不仅学业成绩好,而且兴趣爱好多样,都很高兴。比如,来自云南的庄颜嘉同学就是“能文能武”,不仅以接近690分的高分考上了华西口腔,更是国家游泳一级运动员,在全国体育联赛中屡获金牌。来自山东的王双文、王双成同学是一对双胞胎,这两姐妹分别被临床八年和口腔八年录取,听说之前有人劝她们选择这个学校、那个专业的,而这对心意相通的姐妹花却早已心仪川大,她们不仅学业好,而且都喜欢音乐,古筝都过了十级,前几天我还见到了她俩,非常的阳光。来自四川的马宇驰同学是一个在文学与艺术方面都小有造诣的“文艺青年”,他是川大在四川录取的文科第二名,听说他在当地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吉他手,在各种音乐节上经常受到粉丝们的“追捧”。同学们,我们为川大能够招收到你们这样有才华、有追求的同学而感到自豪。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川大的荣幸;育天下英才而成之,是川大的责任。

      前两天在新生报到现场,在与家长和同学们聊天时,听同学们讲对大学四年的期待,大多说要继续深造以掌握更多更前沿的本领,有的说要到国外好大学去交流访学尽快开阔眼界,有的说要报名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和组织能力,有的还说要找到健身之友以便强健体魄、拓展志趣等等,这些都非常的好。同学们,当前你们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期,你们这代人肩负着未来二三十年要代表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去表演、去引领的使命。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胸怀天下、超越自我,按照习总书记在今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人提出的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等六个方面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川大建校123年来一共培养了70多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校友们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作为学校我们也在不断分析总结,究竟哪一个阶段对同学们的一生影响最大、放大效应最为显著,最后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还是大学本科四年最为关键,因为大学放大了你的视野、放大了你的优秀程度、放大了你的创新创造能力。这就是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讲的主题:大学是人生的放大器。

      首先是关于视野和眼界的放大。同学们,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就能更加宽容和坦荡、更加厚道和善良、更加接受不同和尊重差异,一般说来一个人视野的广度决定了他优秀的程度,大学是开阔视野的最佳时机,同学们要尽可能的多打开些视野,尤其是国际视野。同学们,这几年学校做得非常有影响的UIP和这两年开始的“大川视界”,就是专门为同学们打开国际视野搭建的平台。人们常说你的视野有多大、你的胸怀就有多大、你的格局就有多大,当一个人站在山顶时你可能看到前面是一片海洋,而当你只爬到半山腰时看到的可能是满目荒凉;当一个人站在山巅上鸟瞰地面时真是心高气爽、一目了然,恨不得吟诗一首,而当你被困在山脚下仰望山峰时犹如雾里看花、满腹疑虑,甚至垂头丧气。所以,一个人只要眼界开了,视野广了,你不仅可以往深处走,也可以向宽处行,甚至还敢游走于交叉跨界的边缘上。前不久,电影《哪吒》火遍了大江南北,但很难想象这么优秀的一部动画电影,他的编剧、导演其实并不是学动画出身的,而是我们华西药学院2003届的毕业生杨宇学长。据说他在读本科时,就发现了自己对动画的爱好,尤其是在校园里他偶然遇到了一位其他专业的同学,那个人无私的给他介绍了当时正在兴起的三维动画软件,使他了解到原来漫画还可以从纸上走向电脑甚至是大银幕,从那以后他就确定了要为动画创作毕其一生。其实,同学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瑰宝,只有当你打开了视野才能够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种可能。

      第二是优秀程度的放大。大家知道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尤其人在少年向青年转变过程中特别需要群居生活在一起,这与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的独居动物完全不同。百度搜索中讲,群居动物是指以群体为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无论进食、睡觉、迁徙等行为都以集体为单位,彼此间相互关照、相互协作的动物。所以,作为人我们很容易受环境所左右、受人群所暗示。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地汇聚在一起,一旦走进了同一所大学,一般说来大家学业的优秀程度就是差不多的,但是每个人身上都还有一些各自隐性的优秀品质,这样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一是使你逐渐认识到了真实的自己,你会发现有人比你更优秀、你也会遇到有人还不如你,所以你不再狂妄自大、也不再妄自菲薄,一般会迅速安静下来、悄悄发力、尽快向优秀看齐。比如,今年刚刚毕业的匹兹堡学院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中就有一个“江安401学霸寝室”,宿舍里的11个工科女全部继续深造,其中10个被加州伯克利、密歇根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录取;二是同学间的反差越大,不管穷的富的、城市的乡下的、男的女的,甚至是不同肤色的人在一起,更能相互激励、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这可能会让你拥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也可能会让你想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也许你还会静下心来想想生命和世界是什么的哲学问题。

     

      

     

      同学们在一个好大学里,不是说老师都有多牛,同学们有多聪明绝顶,硬件条件有什么不得了,关键是有一种弥漫在整个校园里、每一个角落中,人人都努力上进的氛围和都有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事的标准。比如假期中图书馆、教室、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平时上课课间在各个教室穿梭奔忙着的人,一旦坐下来又都是那么的专注于学习,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积极准备着各类竞赛,谈起自己的每一天,同学们都是特别兴奋、特别开心、特别期待的样子,消耗完一天的所有精力之后一回到寝室便倒头大睡,但第二天他们又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各种场合。好大学的学生总结起来就是几个字:越优秀、越上进,越成功、越努力!只要你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长,以这样一种标准来要求自己,这个标准就会悄悄地、一点一点地渗进你们的血液中,并升华为一种做人的标准,从而影响你们的一生,甚至会影响到你们家庭上下几代人。所以,在好大学里,同学们的学科、专业、兴趣可能会有差异,但优秀没有差异!

      同学们可能知道,今年夏天,一张包括了喜马拉雅山脉近千座山峰的“全家福”在网上走红,点击量超过2000万。而拍下这张让人震撼的雪山全景的并不是专业的人员,而是我们机械学院的曾科校友,虽然拍摄雪山只是他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但他却坚持了差不多20年,每年的假期全部“泡”在了山里,几乎徒步把2400多公里长的喜马拉雅山脉拍了个遍,去年在拍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时还遭遇了山体滑坡险些遇难,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给这座世界屋脊出本画册的心愿。其实,人类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不就是由一个个敢于挑战极限、不断扩大人类认知边界的仁人志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所构成的吗。

      第三是创新创造能力的放大。同学们,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有创造发明的基因的,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最可贵的就是有不断进取的愿望和智慧,并且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而大学就是一个让年轻人充分展示、尽情释放、激烈碰撞各种奇思妙想的集散地,可以说大学是创新的源头、是01原创知识的基地,大学校园由于学术思想的自由使得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计、新发明层出不穷。大学不是制造科技产品的地方,更不是去追逐时尚的潮流,大学主要是关心未来,关注未来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后社会会怎么样、科技会怎么样。大家可能知道,世界上诺贝尔奖的7080%都来自大学,每年我国国家科技奖的7080%也来自于大学,其实大学的硬件条件一般都不及更加专业化的科研机构,但是大学自由的学术空气、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再加上更为重要的是充满好奇心的你们无知无畏的提问与学校高水平教师的相互碰撞产生出的火花,使得大学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永不落伍,总是在引领一个个时尚的风口——永远向前,总是在下一个浪潮还没有抬头之前就让自己的学生及时的跟进去——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因此,大学最美的风景是老师和学生在教室里自由讨论,师生们围在实验仪器旁共同观察求证,教授在办公室的小黑板前和学生你一笔我一划地推导公式和修改论文,各种社团的同学在草坪上席地而坐交流着创新的方案……。所以说大学让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得到了最大化的释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总是充满了未知和可能,你的视野会影响你能走多远,你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能走多高,你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了你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大小,而你的健康和兴趣爱好则会影响你这一路是否快乐幸福。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除了继续好好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以外,还应该尽情的放大自己的视野、放大自己的优秀、放大自己的创造能力,让大学真正成为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放大器。

      最后,再次感谢同学们选择了四川大学!祝福你们!

     

      西安交通大学

      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2019831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阳光的笑脸,感觉整个会场都充满了阳光和生机,你们就是这个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非常感谢空军工程大学全体承训官兵,他们和你们一起度过了两周军训生活。看到你们的汇报表演,我感慨万千,那种集体主义所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和女同学飒爽英姿的亮剑精神,还有同学们结合专业所展示的战地救护技能所蕴含的对人类社会的大爱精神,在这里一览无余。在同学们身上展现出来的种种优秀品质,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未来充满了希望。

      刚才教师、基层教工、老生、新生代表作了非常好的发言,在这里,我不想重复他们的感悟和期许,我想跟大家谈一些当前可能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关心的事情。你们真的非常幸运,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节点。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它来势之凶猛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对社会影响之剧烈也超出我们的想象,以往从来没有一次工业革命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短短一年两年,你就会看到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原有的产业形态消亡了,新的产业形态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甚至整个社会形态也在发生改变。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而且更新的速度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这一切就在你们身边发生,这次工业革命将会影响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甚至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双十一”那天,很多人会疯狂地加入“淘宝”的洪流之中,这就是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大家看到,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固定的商场继续存在,并与网购相得益彰,新的形态和老的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21世纪,这个伟大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过的改变。

      我之所以讲这些,希望你们知道,在这个变与不变之中,在时代伟大的变革之中,你们要把握自己的人生坐标。要主动融入社会,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份子,要为这个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知道在社会的发展当中,你们将会成为积极的推动者,既扮演参与者又扮演分享者的角色。所以,你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一定要主动融入社会。这就像学习一样,当你们主动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学习效果特别好;当你被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人都是如此,当你了解这个社会、理解这个社会、主动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你的身上将会爆发出难以估量的能量,点滴能量汇聚在一起就会成为洪流,而这个洪流就是我们民族进步的力量,推动我们伟大的国家不断前进。

     

      

     

      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使命,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做到这一点?要秉承伟大的精神,主动融入伟大的征程。交大是一个大熔炉,能容纳来自各方的才俊,容纳不同的文明。大家知道,西安是中国最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交大也是如此,从上海迁到西安,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大学。大家也了解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会开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它是一个开放的校园,一个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智慧学镇。陕西省和西安市非常支持学校发展,通过地铁把新老两个校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像21世纪一样,一个富有历史的老校区和崭新的现代化校园有机融合在一起。你们在这里将深刻体会百年交大丰厚的文化底蕴,今后你们也会进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那个开放的、国际化的、世界前沿的高地上充分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的国家、为世界的未来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我对你们的未来寄予很大的期许,你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我期待你们能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胸无大局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人一生当中,如果想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一定要有家国情怀,没有家国情怀,不可能终其一生铸就辉煌。这个社会需要团结凝聚在一起,当你不关心这个社会,认为社会的一切与我无关,实际上你已经被社会所边缘化。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个多元化、多彩缤纷的世界中团结凝聚在一起,将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永放光芒的民族力量和民族内涵。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一点,团结就是力量,家国情怀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谢谢同学们!

     

      兰州大学       

      书写新时代坚守奋斗新故事

      ——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训典礼上的讲话

      兰州大学校长 严纯华

      201995日)

     

      

     

    亲爱的2019级同学们:

      大家好!

      又是一年秋好时。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训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来自祖国各地的4,939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九三八零八部队的承训教官、国防生教官、军训带队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再过12天就是兰大110岁的生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刚好遇见你,是我们共同的缘分。我相信,选择兰州大学作为人生腾飞的新起点,值得同学们骄傲与自豪。因为你们选择的兰州大学,是一所自强不息、矢志报国的百年学府。自1909年建校以来,一代代兰大人坚守在厚重的西部大地、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批批兰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以报国为使命,为推动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区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们选择的兰州大学,是一座严谨治学、立德树人的知识殿堂。110年来,一代代兰大先哲始终坚持学术良知和独立的学术品格,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不浮夸、不张扬、不媚俗,板凳甘坐十年冷,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坛,著书立说、为国育良才,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兰大现象你们选择的兰州大学,是一处独树一帜、追求一流的创新源泉。兰大人致力于将区域发展、国家目标、全球视野紧密结合,努力化地域比较劣势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把实验室建在高原之巅,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形成了一系列一流创新成果,赢得了投入少产出多的广泛赞誉,走出了一条在西部地区创办高水平大学的奋进之路。

      同学们!110年的传承与积淀,淬炼出兰大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赋予了兰大精神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同学们作为继往开来的新一代兰大人,我衷心希望你们铭记历史、引领未来,像兰大先哲们一样,带着崇高远大的理想抱负、安贫乐道的人格传统、自律坚毅的道德品质、求实创新的探索精神,在新时代书写人生出彩的新故事。

      书写新时代坚守奋斗新故事,需要你们涵养坚忍不拔、勤奋求实的人生态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沧桑巨变,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走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当时,尚在美国留学的郑国锠先生,义无反顾地返回祖国,淡然放弃前往条件相对好的东部沿海城市,选择来到兰州大学。他将一腔热血倾注于教学科研,与师生们一起艰苦创业,为中国植物细胞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李恒年研究员,毕业于我校数学系。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持续对卫星机动轨道确定跟踪研究,凭借兰大人勤奋求实进取的扎实作风和将每件事做到极致的韧劲,用精确的计算一次次刷新航天测控的中国精度

      同学们!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有坚韧不拔的刚毅与恒心。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远离舒适区,适当自我施压,不断将压力变为生活与学习前进的动力。希望你们敏于求知、勤奋求实,潜心钻研所学专业,广泛涉猎各领域的知识,进而把学习从知道的层次上升到探究的层次,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敏锐、开放的视野,不断达到自我超越的新境界。

      书写新时代坚守奋斗新故事,需要你们塑造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博雅品质。青年学者王文是我校历史系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他爱好广泛,组建过乐队、担任过学生会主席、还曾休学创过业。研究生毕业后,他加入人民日报社,在20多个国家从事采访工作,如今他参与创办的人大重阳研究院已成为国内智库的佼佼者。正是有着在兰大的真才实学和充实丰富的阅历,使他回答中国问题见解独到,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前不久在《Science》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马天琼博士,不仅品学兼优还是大家口中的风云学姐。她参加过主持人大赛、辩论赛、当过副班主任、还在中学义务支教,这些经历让她的科研生活有了更多风景与乐趣,也成为她精彩人生的一抹靓丽色彩。

      同学们!我想,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为青年,一定是你们的成长目标。希望你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挖掘自己,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立志成为一个有个性特长、全面发展的人。因为当你的经历越丰富,你的眼界就会越开阔,你的精神世界会为之而振奋,你的大学生活也将饱满而喜悦。今后的日子里,学校将努力为大家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就看你们是否能勇敢在这舞台上翩翩起舞

     

      

     

      书写新时代坚守奋斗新故事,需要你们树立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高远志向。冰川、草原,是令人生畏的偏僻之地,也是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天然实验室。著名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院士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足迹踏遍世界第三极的冰川冻土,他的学生秦大河院士徒步横穿南极大陆,而秦大河的学生效存德又完成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不仅是兰大师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生动见证,更是兰大人致力人类命运、世界课题的真实写照!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任继周院士扎根西北60余载,潜心推动草地农业发展。他创建了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草业科学创新平台,提出的草原分类检索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用居一隅而雄天下的气魄,带领兰大草学,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为人类进步贡献着中国智慧。

      同学们!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没有哪一个国家或者个体能够孤立于世界之外。树立国际视野,就必须深刻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兼收并蓄地学习世界各民族先进有益的文化,树立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希望同学们努力掌握娴熟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和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专业能力,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国智慧,不断为未来登上世界舞台中央积蓄力量。

      书写新时代坚守奋斗新故事,需要你们坚定敢于担当、奉献祖国的理想抱负。就在两周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考察。总书记去过的敦煌莫高窟和读者出版集团,都与兰大有着深厚的渊源。敦煌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艺术画廊,当人们惊叹于它的精妙绝伦时,却不知背后有着一群兰大人形影不离地守护着它的珍贵。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王旭东毕业于我校地质系,他1991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后,逐步组建了一支涵盖来自我校化学、地质、环境等不同的专业的文保队伍,成为敦煌文物保护的中流砥柱。这些兰大人坦然面对艰苦和寂寞,用心用情守护中华文明的瑰宝。同样,诞生于1981年的《读者》,自创刊之初就有兰大人与之相伴。从创始人到今日的骨干团队,兰大人已成为伴随《读者》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他们聚集在一起,将《读者》打造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

      同学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已经融入了兰州大学的血脉,成为每一位兰大人不可磨灭的精神气质。希望你们在这所深具家国情怀的大学里耳濡目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担当作为追求,让奉献成为习惯,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见世面、长才干、成栋梁,在立志报国、服务人民中寻找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亲爱的同学们!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刚才与大家分享的这几则故事,正是兰大人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简影和写照。和他们一样,从西北大地到万里河山、从冰川荒漠到五湖四海、从丝绸之路到探索苍穹,40万兰大人默默耕耘,在坚守中奋斗、在奋斗中坚守,平凡中孕育和塑造着不平凡的传奇。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你们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我坚信,新时代的兰大故事将由你们书写,新时代的兰大精神将由你们弘扬,新时代的兰大现象将由你们开创!

      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将开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军训,希望你们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磨炼意志、铸造性格,收获受益一生的优秀品质。

      加油,新时代的兰大人!

    网站编辑:王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