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把生活当作课堂
    发表时间:2020-03-03 来源:人民日报
      

      《面对疫情,教育何为?》:朱永新、陶新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教育不应该缺席,教育者应当有所作为。这种作为不仅仅是直播授课,那是教育的应有之义,非常时期的教育应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面对疫情,教育何为?》一书恰好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简明、实用、全面的手册式回应,让教育的思考以可感可知可学方式走到师生身边。本书由20位高校教师围绕生命教育、情绪管理、重构学习三个主题展开写作,具有鲜明的情境意识。作者没有大而化之地做笼统论述,而是选择多种案例和情境,去关怀身处疫情当中具体的人,回应一个个具体而微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

      正如序言所说,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还是更加重视家庭教育,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课堂。用好这些课堂,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对老师和父母来说同样也是进步和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疫情,教育何为?》尤其引发人们思考的是:我们需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我们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好老师永远是好学生,教育必然包含自我教育。疫情期间,教育形态、教学规划发生改变,教师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更应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首要的就是适应线上教育,积极调整心态,主动学习网络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有效的网络教育。书中《网络教育:疫情之下如何使用线上教育资源》一文就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份非常完整的线上学习和备课清单,帮助教师拥抱线上教育。从线下到线上,师生关系也在发生转变。《患难与共:疫情下如何重构师生关系?》一文提醒我们,原本需要学生付诸努力的注意力控制任务,转变为教师来完成,教师需要去主动思考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面对疫情,除了线上直播课,我们还能给予学生什么?知识应该为生命负责,除了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传播之外,这场疫情提醒我们生命教育不容忽视。《奠基生命:学校如何补上生命教育这堂课?》一文指出,“我们必须达成教育共识,回到教育常识——生命教育是我们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这提醒我们,不要只把这次疫情当作个例,生命教育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临门一脚,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真正有效的生命教育是贯穿教育各个环节,并且生效于活灵活现的真实情境中。

      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把现实生活变成真实的生命教育。《生命无价:从这场疫情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以班主任的视角,设计了生命观、自然观、自我观和行动观四个部分的主题班会。文章中有观点,有问题举例,有案例讨论,把生命教育充分展开并落到实处。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通过真实的课堂对话,深化对生命的体认,引导学生强化对人的基本关怀,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让学生们从这场疫情中感受生命,思考生命存在价值与人生道路选择。

      头顶星空灿烂,脚下大地坚实,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每个人深思和践行。

    网站编辑:王 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