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今天你读书了吗 > 今天您读书了吗(今日读书) > 图书信息 > 图片
中国道路与文化自信
发表时间:2019-11-22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书名:中国道路与文化自信

作者:陈晋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7

ISBN978-7-5147-0900-1

 

作者介绍

陈晋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兼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文献和当代理论研究、电视文献片撰稿。主要论著有:《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毛泽东阅读史》《大时代的脉络和记忆一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世纪小平》《阅读新时代》《陈晋自选集》等10余部。担纲《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新中国》《大国崛起》《筑梦路上》等10余部大型电视文献片的总撰稿。著述和影视作品多次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等。

 

内容简介

本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依据,系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及其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本书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宽广的学术视野,从不同角度聚焦中国道路,通俗易懂,现实感强,融学理性、可读性和指导性为一体,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会和把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了一本较好的通俗理论读物。

 

 

一 新时代 新矛盾 新目标

进入新时代/003

读解新矛盾/006

何谓新目标/013

 

二 中国道路及其来龙去脉

中国道路在今天/019

中国道路是什么/027

中国道路从哪来/033

中国道路怎样走/039

三 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

互联互通”/047

寻路筑梦的历史进程/050

全面构筑中国梦的基石/054

四 毛泽东与道路探索

制度奠基/061

经验积累/065

理论准备/069

五 邓小平与道路自信

总结历史:走自己的路”/079

开创新局: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083

着眼未来: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088

六 从长征到新时代长征

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自觉/093

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成熟/097

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高地/101

关于新时代中国道路上的长征/106

七 中国道路上的改革新出发

突出标志: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11

总结经验:科学把握和运用改革开放的前进规律/114

深水区域:协调利益分化,破除利益固化/118

八 中国道路上的精神谱系

精神谱系的形成和发展/123

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和实践属性/127

精神谱系的道德魅力及其民族和时代特点/130

九 中国道路上的领导作风

人民立场/137

规矩意识/142

担当精神/148

十 中国道路上的传统文化

从中国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55

关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61

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166

十一 中国道路上的当代文化

从革命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73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179

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186

为中国道路涵养精气神”/191

十二 文化自信及其由来

什么是文化自信/199

文化自信的历史由来/202

新时代为什么强调文化自信/209

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13

十三 从文化自信看中国道路

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基础和根本/219

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昨天、今天、明天/223

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实践、理论、制度/226

文化自信与讲好中国道路故事/234

十四 中国道路,何以自信

历史选择/239

内生动力/243

横向比看/247

人民中心/251

和平发展/255

 

部分内容

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昨天、今天、明天

文化能涵养人,也能涵养历史;能成就人格,也能成全历史。谈论中国道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前景,必须着眼于文化国情,要有历史思维。

第一,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昨天。

没有来历的道路令人生疑,没有深厚传统和文化自信支撑的道路容易生变。是历史、国情和文化塑造了今天和未来的前进道路,而不是前进道路自己塑造了自己。作为中国道路的生长土壤,归根到底,国情就是历史、就是文化;反过来,文化就是历史、就是国情。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端详中国道路,寻问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答案是清楚的。由远及近地说,中国道路经历了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近代以来的历史孕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奠基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来之不易。深入探究,不难发现,每一段行程,都呈现着思想理论的先导和引领风景,跳荡着价值观的追逐和淘洗浪花,积累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果。每一段行程,先进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探索、选择和总结,都彰显着精神上的自觉和自信。

中国道路从昨天走来,挟带着共同的历史记忆,而历史记忆总是一种带立场的回顾,因而终归是一种关乎道路选择的回顾。中国道路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的选择,终归也是一种文化选择。总的来说,中国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党领导人民在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基础上,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才得以探索开创、坚持发展,才得以豁然开朗、蔚为大观。于是,中国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终归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

第二,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今天。

站在今天谈论和评判中国道路,不能不涉及它蕴含的文化选择,也就是说,我们认可中国道路走得对,走得通,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有历史依据和文化基础的。反过来也是一样,站在今天谈论和评判我们的精神文化,不能不指向它涵养的中国道路,我们需要彰显自信的文化,是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相融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范式。

今天要走好中国道路,走得像模像样,走得有精气神。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是走好中国道路应有的精气神。新时代中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文化自信不仅是精神上强大的题中应有之义,还是其核心要义。它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诸如树立方向引导、凝聚民族精神、提供文化资源、倡领道德风尚、激发向上力量、促进道路拓展、讲好中国故事等等。形势的发展已经倒逼我们必须把文化自信有效地落实到精神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中真正落小、落细、落实。

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前提是拥有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走中国道路,离不开哲学精神的引导,历史经验的镜鉴,文学力量的推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总之,激发出文化自信这个精气神,今天走好中国道路才会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和牢固的底气支撑。

第三,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明天。

真正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不会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正视我们面临的复杂局面和不小的挑战。越是面临挑战,越是处在某些胶着状态,越需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政治定力透着文化定力,文化定力彰显着文化自信。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这样,符合规律、代表光明、拥有未来的事业,都是在它还没有完全实现奋斗目标的时候,焕发出诱人光彩的。中国共产党在取得革命胜利之前,一路创造和播撒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样一些革命文化的自信光彩,才使其精神感召力越来越强,才使中国革命道路越走越宽,才使跟随着中国共产党前进的队伍越来越长。

放眼明天,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目的,是借助文化的感召力和塑造力,来巩固和提升人们的道路自信,进而通过文化自信激发出中国道路原本包含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沿着中国道路去接近和实现中国梦,不能没有文化自信这个精气神。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让人们自信的中国大道和文化大势已经形成,基本格局已经奠定,拥有的影响力已经积累。中国不断向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即是一例。拿破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精神”。如果说剑是经济军事方面的硬实力,精神文化便是软实力。毫无疑问,中国道路的明天,有文化软实力支撑的硬实力才能持久,才能发挥其引领和影响作用。中华民族复兴靠文化、价值观、制度文明这些软实力才能牢固做实。

网站编辑:穆菁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