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发表时间:2020-04-20 来源:学习时报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

    ——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张 静

      

      编者按:

      叶嘉莹先生生于1924年,1945年开始教学生涯,至今已经70余年。叶先生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先生是用整个生命去传承和传播古典诗词,同时她非常关心古典诗词的普及工作。最近,叶先生和她的弟子南开大学的张静老师,由《中国诗词大会》缘起,谈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薪火相传,她欣喜于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对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叶先生专门讲道:要将这篇谈话发表在《学习时报》,同愿中华古典诗词成为更多中国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灯!

     

      张静:作为一档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连续播出了五年,您对这个节目有怎样的评价?

      叶嘉莹:《中国诗词大会》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节目。因为通过这个节目能够看到现在我们国内这么多人都喜爱古典诗词,这真是一个文化振兴的现象。不但是我自己,而且我在日本的侄子、远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学生们也常常通过手机和电邮纷纷给我传来节目的讯息。这个节目办得非常好,对于推广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引发大家阅读诗词的兴趣确实是很有帮助的!作为一名96岁的老人,看到我们社会上无论男女老幼、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对古典诗词仍有浓厚的兴趣,我真是高兴,觉得自己上世纪70年代末回国教授古典诗词的选择没有错!

      张静:五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一直将中国古典诗词与选手的人生故事紧密结合,陆续推出了很多与诗词相伴的普通人的故事,比如一战成名后改变人生轨迹的快递小哥、来自基层的干警、戍边战士、与病魔抗争的中年夫妇,您对这种带着故事做节目的方式有怎样的看法?

      叶嘉莹:要知道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中国诗词大会》出彩之处就在于节目立意高远,内容环节不仅仅有古典诗词的背诵、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更重要的是在传递我们民族代代相传的诗词文化中特有的精神品格。《弟子规》里言“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中国诗词大会》既不推崇娱乐至上,也不倚重记问之学,虽然是一档竞赛节目,但谦谦君子、鸿儒谈笑展现出的是我们民族的气度与风貌;重在参与、播撒种子体现出各年龄层次诗词爱好者的胸襟与担当。参赛选手们的言行践行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正是他们的取舍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妙义。《荀子·劝学》篇云:“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今日的我们诵读千载以上的诗词,为的不仅仅是能背会写、刻舟求剑,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去体会那一颗颗诗心,与古人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当下的修为。

      张静:有数据统计,自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出版的古典诗词读本有百余种之多,而且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报名人数约40万人,是第一季报名人数的13倍,不禁想起古人的诗句“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叶嘉莹:是的,《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使我更加坚信: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亡。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愿中国的古典诗词可以成为更多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灯!

      张静:《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五年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带动了很多语言文化类电视节目,您对这些节目还有什么建议和期许吗?

      叶嘉莹:如果在诗词佳句记忆、诗词故事解读、诗词常识考查之外,把古典诗词的声调之美与情意之深,在节目中也能够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教育部一直在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诗词大会》是其中的品牌活动,实际上,教育部去年还首次举办了“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也是诵读工程的一项活动。比赛以我的别号命名,专门面向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强调的就是古典诗词的读诵与讲解。去年暑期决赛选手来南开参加现场比赛时,虽然我还在病中,但仍然亲自到40年前我首次回国执教时的阶梯教室与大家见了面,讲到了我自己的两大心愿:一个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另一个则是把真正的诗歌吟诵传给后世。听说教育部还会把这个赛事持续举办下去,希望能选拔出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可以考虑与媒体节目融合,大家一起把我们古典诗词的薪火传续下去。

      张静: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持续蔓延,特别需要全世界携起手来共克时艰。您有没有想到哪首诗作可以与大家共同分享?

      叶嘉莹:作为一位96岁的老人,我一生经历过很多患难。记得2007年的冬季我因肺炎住院,病愈后曾写过一首和友人的小诗:“雪冷不妨春意到,病痊欣见好诗来。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我也坚信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网站编辑:穆 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