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黄炎培的“三多”: 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发表时间:2020-04-16 来源:学习时报

      王凤青

     

      

      黄炎培(1878—1965年),字任之,我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据统计,仅从1899年到1946年,他发表的文章就有940篇,出版书籍52部,此外他还发表了四部诗集《苞桑集》《天长集》《白桑》《红桑》。黄炎培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后人留下宏富的著述,与其科学的治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博览群书

      治学需有深厚的学识作底蕴,黄炎培利用一切时间阅读各种学说著述。根据对《黄炎培日记》的大略统计,从1914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黄炎培共读过1300多部著作,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他也读了不少,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哲学、宗教、诗歌、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美术、戏剧、建筑学等方面。

      黄炎培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曾这样描述他早年的读书情况:“七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后来从十三经里选读《尔雅》,从二十四史里选读《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从诸子百家里选读庄子、墨子的书,从唐代诗集里选读李白、杜甫的诗,又从宋儒学派里选读朱熹、陆九渊两家,明代儒家侧重选读王阳明、顾炎武……”成年后的黄炎培也保持了这种习惯,在他的日记中随处可见他的读书情况。仅1927年9月21日到30日,10天之内他就先后读了《赤裸裸之朝鲜》《朝鲜地志》《东史年表》《现时之朝鲜》《朝鲜独立运动密话》《东史纲要》等,并对《朝鲜地志》《东史纲要》《现时之朝鲜》等作了摘要。

      黄炎培读书时,有时精读,有时略读,但略读时多,他认为自己“读书尚算不少,但略读耳”。如1929年4月11日,他在日记中记载道:“略读新购《妇女生活史》《中国政治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民族志》《中国文化小史》《社会进化史》《华侨史》《三余札记》《中国文化史》《中国体育史》《现代文化小史》《中国政治制度小史》。”像“略读《抱朴子》”“读《印度及印度人》”“读《东北难民流亡史》”“读《淞沪血战抗日记》”等记载在他的日记中比比皆是。这使黄炎培以较少的时间扩大了知识积累。当然,根据需要,黄炎培也精读了不少著作,有的还做了内容抄录。如读《晏子春秋》时,他就抄录了“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等内容。读《左转》《战国策》《管子》时,他更是大段大段地抄录。

     

      勤于思考

      在治学过程中,黄炎培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读书时随时记下心得体会。在黄炎培的日记中,很多内容记录的是读书感受。如他认为《老子》“常有精义”,其中“无名有名两句,西洋人说不到的”。“读《恕谷年谱》完,得两大要点,大乐”。读《戏学汇考》后,他认为“观者不宜拘于正史眼光,其描写社会真相足补正史之不足”。读完《镜花缘》后,他用叹息的口气写道:“阅《镜花缘》完,第八十九回以后殊草率,欠自然,不若前之精神。”他还在日记中发出了“《夷氛闻记》校毕,方知此书之价值”“读《王荆公全集》《上仁宗言事本》,所陈弊政,今日未能免此”的感叹。

      治学的灵感不仅仅从读书中获取,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思考同样也可以获得。在这方面黄炎培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他的日记中,有一些内容记载的就是他听别人的报告或与别人交谈之后的感想。如1933年1月6日,他和杜重远、李公朴等一同去听报告,听完报告当天,他这样写道,“中华民族受异族压迫后缺乏抵抗力。他族不能忍受,我族能之,究其原因,儿童惯受家长压迫,亦为其重要原因之一种,因自戒,从今以后,再勿以威力压迫儿童”。同年12月21日,他与杜重远交谈之后,联系到中国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认为“一群之立而能长久,在群须有铁一般的纪律;在个人须有金一般的人格。吾心认为当做的事,从自己做起,认为不当做的事,从自己戒起,所谓以身教者从”。1935年7月19日,黄炎培与沈鸿烈交谈时,指出中国应该“三分外交、七分内政”,“像个人,人家才肯和我做朋友。像个国,人家才肯做友邦”。1936年5月4日,在与朋友交谈时,黄炎培认为应该“积极倡为国牺牲主义,打破独善”。1938年6月3日,他与张东荪长谈“人生观与智仁勇”。这些想法在他的著述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注重调查

      黄炎培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书斋学者,他的很多著述都是在考察各地情况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著名的《延安归来》就是黄炎培在访问延安之后写成的,以日记的方式展示了延安的社会风貌,为国统区民众了解延安打开了一扇窗口。

      有人指出,像黄炎培这样“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的人,在同时代的人中实不多见”。黄炎培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三山五岳。1914年他辞去江苏教育司长一职后,“从上海出发,自东向西沿南京、芜湖、大通、铜陵、安庄,入九江、南昌、饶州、景德,过屯溪、徽州、严州、桐庐,趋富阳、杭州,返回上海”。此次考察历时3个多月,穿越三省一市。同年9月,他又北上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考察。后来,黄炎培将这两次考察教育所写文章笔记编辑成书,名为《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第二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先后去过徐州、济南、武汉、长沙、桂林、柳州、梧州、广州、香港、贵阳、成都等地,有的地方甚至去过四五次。黄炎培去过的国外国家也不少,他去过美国、日本、朝鲜、菲律宾、蒙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缅甸等国,而且有的国家不止去过一次,朝鲜他就前后去过三次。

      由于注重调查研究,黄炎培颇为了解世界形势和中国面临的危机,其治学特点表现出了强烈的“经世致用”倾向。他于1927年“济南惨案”后出版的《朝鲜》一书,对日本占领朝鲜后残暴的殖民统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目的在于引起国人警醒,及早防范日本的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两个月,黄炎培又出版了《黄海环游记》。对于写作这本著作的意图,他后来特别指出:“到二十年(1931年),是我一生思想和行为急激地转变的一年,凡读过我《黄海环游记》的,都能知道我心事的。”在该著作中他提出中国要尽早作各方面准备,不要在日本侵略时束手无策。全面抗战爆发后,针对一些人存在把抗战希望寄托在别国援助的错误认识,黄炎培发表了《中华复兴十讲》,指出中华民族只有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才能够取得抗战胜利。

    网站编辑:穆 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