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时代马院
    湘潭大学:“大思政课”,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发表时间:2022-03-17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钟业天 杨小军

     

      近年来,湘潭大学学生获50余项省部级思政类奖项,参加140余项学科竞赛,包括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比赛、教育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省级研究性学习竞赛、省级党史知识竞赛。多名本科生获评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南省芙蓉学子、湖南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创新“大思政+”实践教学新方法,制作的100余集金微课被学习强国总平台推介,建成150余平方米、360度全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室,连续6年获评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

      新华网单条超183.9万浏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党建网、新湖南等数十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报道推送该校思政课改革探索,湖南省教育厅教育工作简报专题介绍湘潭大学思政经验,60余所高校前来交流学习。

      湘潭大学这如此不一般的“大思政课”,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大思政课”是时代大课、理论大课、实践大课,需要有大视野、大情怀和大格局,更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针对思政课的痛点、难点、堵点,学校聚焦特色,创新方法,通过优化“大”课堂、创新“大”载体、优化“大”机制,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汇聚、多种力量整合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优化“大”课堂,构建“大思政课”课程体系 

      作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课堂,能有多少种模样?落细“大思政课”,就要打通并优化思政“大课堂”,调动各环节、要素积极性,统筹构建教学课程体系。这是炼成“大思政课”的关键所在。

      “大”课堂,不止于线下。将“大”课堂搬到线上“大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紧抓技术革新,创新开发了《恰同学少年》线上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让学生沉浸式参观虚拟展览馆。建成了全国以“四史”为特色的最全的虚拟仿真资源库及全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室,并实现了四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覆盖。推出“新时代·新力量”6个专题学习体会集和8部微课视频,吸引了学习强国、湖南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推出50集《湘“谈”四史》、100集“百年百地正青春”大学生思政微讲述并在学习强国总平台上线,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理论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让学生在高科技体验中产生共鸣,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火”起来。

      “大”课堂,不止于校内。将“大”课堂延伸到校外“大主体”,让校内外育人资源“合”起来。且看校内:思政课堂异彩纷呈——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韶峰班、卓越班新生走进餐厅宣传粮食节约,将校园劳动教育融入思政实践;志愿服务团深入湘大社区,宣讲思政故事;学生结合“三句半”创新“数说”大思政课等。再观校外:思政课堂别开生面——湘潭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同上一堂党史课”并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直播;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等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将校内思政课堂搬到校外,实现了“大思政课”的内外贯通。

      “大”课堂,不止于思政课。人人能讲思政课,处处能有思政课。将“大”课堂融入专业课,分门着力、形成合力,形成“思政+专业”的深度融合模式,实现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创新性从思政课特点出发,如艺术学院专业核心课程《风景写生》,带领学生进行农副产品品牌设计与推广、墙绘等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创新“艺术+扶贫”活动。此外,其他学院“思政+党史”(党史宣讲)、“思政+机械”(大国工匠)、“思政+社会学”(乡村振兴)等已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辐射示范效应,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创新“大”载体,优化“大思政”实践教学阵地体系 

      载体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践的必然要求。落小“大思政课”,不应只着眼于课堂,还应聚焦校园、社会,使切入口可感、可信。多角度、创新性改革和优化思政实践教学载体,释放活力,为“大思政课”提供坚实支撑。

      构建校园文化“大”载体。一代伟人、一纸校名、一句嘱托,湘潭大学自建校伊始就带有厚重的红色基因。校内相继建立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毛泽东诗词碑、毛泽东图像数据中心等。浓厚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学校坚持整体布局,统筹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内外育人资源,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毛泽东诞辰环校跑、徒步韶山行、大国工匠进校园等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文化活动接地气、聚人气,更好地将红色基因与“大思政课”根植于湘大学子的血脉之中。

      激活社会实践活动“大”载体。思政课走进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才能有血有肉、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湘潭大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列为大学生必修课,是全国为数不多单独开课的高校。规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采取积分累积制,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累加积分,可以申请该课程学分的认定。成立“学生红色志愿服务团”“学生党史宣讲团”“领航志愿服务队”等,通过这一制度创新,改变过去实践教学各自为阵的局面,打出“组合拳”,形成了多方参与的合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常态常新。

     

      构建“大”机制,优化“大思政”实践教学机制体系 

      落实“大思政课”,需要凝聚多方合力,离不开完善健全的“大”机制。如此,才能确保“大思政课”落地生根。

      “大思政课”联席会议机制。学校进行顶层设计,成立了湘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中心主任由分管副校长兼任,设立了7个思政课实践教研团队,每学期定期组织召开由宣传、学工、团委、教务、宣传、人事、财务、后勤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中心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形成了团队前期出台方案、中期汇报、年度考核等多重机制,通过了实践教学学分认定、大思政课台账及推进方案等制度性文件,绘制路线图、明确努力方向,实现了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

      “大思政课”教师队伍遴选机制。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按照专兼结合的要求,着力构建一支由“思政课专任教师+思政工作人员+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选派思政课专任教师到思政工作岗位挂职、兼职,选拔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领导干部和思政工作骨干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给予专门学习培训和专项博士研究生指标,实现主渠道和主阵地两支队伍的相互融通和提升。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思政课不止于三尺讲台,更不止于菁菁校园。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优秀校友等共建了湖南省大学生网络视听创作传播与运营研究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梦想社区”志愿服务基地等;授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十八洞村等20多个景点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多方资源链接、协同联动,开展了科普中国、志愿服务、文明劝导、特色党日等一系列区校联动、校社融合、校企联合活动,真正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校内与校外实践育人社会资源的共荣共享。

      “大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学协作机制。学校广泛开展校际交流,积极寻求“大思政课”育人的“最大公约数”。开展多场次“大学教授进中学”讲座,走进湘潭市一中、湘潭县一中等省级示范中学,深化对“大思政课”的共同研究和探讨。推动区域内各小学、中学学生到校实地研学,沉浸式感受大学校园的魅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牵头组织湘潭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开展教学展示、建立工作台账,多举措赋能“大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发展,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模式。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