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深化拓展文明实践 擦亮城市幸福底色——湖北省黄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路径
    发表时间:2021-06-04 来源:党建网

    钟丽萍

      

      湖北省黄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扛起政治责任,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创新方式、狠抓落实,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全面构建文明黄石新高地。

      

    以点带面,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深化试点,做到示范带动。大冶市委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公布实施项目,明确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大冶市委书记牵头抓总、相关大冶市委常委分管负责、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市镇村三级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多方力量,坚持与大冶市重点工作相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2019年10月,大冶市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并作为唯一县(市、区)代表,在全国深化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中宣部和湖北省委领导多次到大冶市调研指导,对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标对表,做到全面覆盖。黄石市明确了大冶市先行示范,带动其他县(市、区)接续发展、逐步落地、有序铺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展思路。黄石市文明委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黄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黄石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等文件,构建覆盖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辐射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明实践网络。黄石市委宣传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系指导制度,成立6个联系指导组,分赴6个县(市、区)开展调研30余次。不定期召开黄石市文明办主任会议进行推进部署,组织县(市、区)开展调研拉练和实地交流学习。黄石市委文明办、市创文办对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予以奖补资金支持。截至目前,黄石市已建成6个县(市、区)级实践中心、53个乡(镇、街道)实践所、967个村(社区)实践站,黄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完成100%覆盖。

      扎根基层,做到有效延伸。在实现所、站全覆盖的同时,依托村庄理事会和农村文化礼堂、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商街自治委员会,在湾组、小区、商街等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点等资源,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在政务服务中心、农贸市场、银行、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岗,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一步延伸、服务内容进一步延伸。如大冶市在政务服务大厅、农村文化礼堂、城市阅读馆、茶楼、实体书店等地设立了98个阅读驿站,为市民提供线上线下阅读、通借通还、图书置换等服务,培养市民阅读习惯,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科学建设,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内容建设“聚人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人员结构、群众需求,合理设置文明实践内容和方式,打造富有特色的文明实践“主题”。如黄石市西塞山区澄月社区以“大美澄月、承德向善”为主题,整合“一园一亭一廊一广场”,打造法治园、习语亭、诗话广场和文明实践文化长廊。在平台的软硬件建设上,既注重教育意境,也注重人性化的设施和服务。黄石市教育系统依托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四点半课堂”;黄石市体育部门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体育器材设施全覆盖,并打造了19个乡(镇、街道)运动健身中心和30个村(社区)级文体广场;各级文联积极发挥文艺家协会作用,深入社区开展演出、教学等活动,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打造成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

      队伍建设“冒热气”。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志愿服务总队,配置“8+N”志愿服务队伍(“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8类常备队伍,“N”即若干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别组建志愿服务支队、小队,在本辖区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组织、宣传、政法、公安、工会、妇联、教育、卫健、民政、农业农村等市直部门单位的职能优势,组建“市职工志愿服务队”“市市容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市科普志愿服务队”“市法律志愿服务队”等24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积极扶持民间志愿服务队伍,擦亮“爱心满园义工协会”“初心同行志愿服务团队”“黄石雄鹰应急救援队”等有影响力、特色化的民间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各文明实践场所和“志愿黄石综合服务云平台”广泛招募志愿者,全市志愿服务氛围始终“热气腾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273支,注册志愿者超5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20%。

      机制建设“添底气”。通过健全完善三项机制,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健全领导机制,实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书记负责制,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负总责、亲自抓。各县(市、区)成立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实体化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开展、激励、评比、考核,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干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流程,实现文明实践服务供需精准对接,让广大群众进一步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地方、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履职尽责考核内容,纳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明创建考评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出台《黄石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试行)》,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将志愿者分为五个星级,可以享受评先评优、招录招聘和教育服务激励、就业和创新创业服务、金融综合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文化生活服务等五个方面、27条激励嘉许政策。分层分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每年为实名注册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让广大志愿者没有“后顾之忧”。

      

    内外兼修,实现“从优到精”的升华  

      突出“一”个核心。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核心和根本。组建“百名第一书记下基层”理论宣讲团,积极组织“两团多队”,按照“社区全覆盖、网格全覆盖、小区全覆盖”三个全覆盖的要求,面向基层社区干部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发挥“中国好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荆楚楷模”等各级典型模范和“五老”作用,充实基层宣讲队伍,截至目前,黄石市共有百姓宣讲团队100余个、宣讲员300余人。创新开展全媒体宣讲和点单式宣讲,积极打造黄石港区“板凳宣讲”、大冶市“铜都微课堂”等基层宣讲品牌。在宣讲中,注重化繁为简、运用百姓话语,把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化为群众眼前的变化、切身的体验;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化为群众的柴米油盐;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化为群众预见得到的美好画卷,起到一分钟抓住人、三分钟感染人、五分钟打动人、八分钟启发人的宣讲效果,持续巩固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推动“两”个融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合,依托“志愿黄石综合服务云平台”和“云上”系列APP,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平台,将志愿者注册、招募和实践活动的发布、派单、接单、评比、积分兑换等功能“一网打尽”,让老百姓真正知晓文明实践中心、了解文明实践内容、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实现了文明实践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宣传栏、电子屏等媒介,通过主题活动、演出展览等方式广泛宣传党史。黄石市下陆区团城山街道举办“辉煌岁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展”,光辉历程、伟大精神、新城巨变等板块让居民置身其中,感慨家乡发展变化,感受祖国辉煌成就。同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作为党员干部察民情访民意和解难题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全市48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近3万名在职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193家社区,累计协调解决民生实事3万余件。如黄石市司法局坚持每周赴西塞山区马家嘴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

      实现“三”个提升。基层文化活跃程度进一步提升。深入挖掘黄石特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扶持民间文化文艺团队,实施精品文化工程,激发基层文化活力。组织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广泛开展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获得精神滋养。如黄石市黄石港区坚持开展磁湖文化节,打造“魅力磁湖水,精彩黄石港”文化品牌;黄石市下陆区孔雀苑社区运用墙面诗词彩绘、诗词广场、诗词儿童主题园、诗词长廊建设等素材,长期开展各类诗词大会,努力打造“全国诗词社区”。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围绕乡村振兴,统筹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出嫁女回乡祭祖”“清明节文明祭祀”等主题活动,广泛选树“最美家庭”“新乡贤”等先进典型,全覆盖推进乡村红白理事会等“四会”建设工作,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同时,结合农村祠堂转化工作,完善设施、丰富活动,将农村祠堂变成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农村精神文明旧貌换新颜。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结凝聚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的优势,积极打造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平台,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在全市43个村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协商共治的能力不断提升,基层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和疏导管控水平有效加强。

      通过两年发展,黄石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着力打通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之花绽放东楚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系湖北省黄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