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组建“文明实践特派员”队伍:送幸福到家
    发表时间:2023-03-17 来源:中国文明网

      开窗见绿,抬头蔚蓝。走进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各个街道,道路干净整洁、小区焕然一新、车辆停放有序、设施丰富多样……从目之所及到心之所感,三元区处处都吹拂着文明新风。

      回望三元区文明城市创建之路,你会发现,有一支“文明实践特派员”队伍,他们始终穿梭于城市街巷之间,打通着文明实践与群众的“最后一米”,为文明代言,将幸福送到家。

      

    三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派员督导社区创城问题

     

      永恒不变的初心——构建制度,让文明“常创长新” 

      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怎样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内涵,把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文明创建中唱主角、成主体、当主力,把他们的关注点转化为文明创建的着力点?这是三元区委、区政府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2018年,全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后,三元区始终坚持将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抓手,建成了1个实践中心(区)、12个实践所(乡镇街道)、132个实践站(村、社区)、165个实践点,实现了全覆盖。

      “通过近年的努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已步入正轨,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三元区委文明办主任娓娓道出症结所在:换届后,一批年轻干部进入社区居委会,基层经验不足,一时无法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三者的有效衔接;部分所(站)重展示轻实践,活动开展群众参与面窄,不接地气;中心、所、站(点)黏性不强,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动不够,特色不突出。

      问题一一被摆在桌面上,如何破题?三元区从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善于协调指导,能贯通中心、所、站(点)的专职化队伍着手。

      2021年11月,三元区结合行政区划调整人员结构变化和社区换届,借鉴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经验,探索建立了“文明实践特派员”制度,通过“联帮带、督促改”的工作举措,改变过去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自成一体的封闭状态,架起联系桥梁,实现“三级联动”,共同构建共建共享、互联互动的文明实践综合体。

      至此,接过文明创建接力棒的“特派员”,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们扛起了“文明实践特派员”的重任,奔走、行动,为的就是向每位市民传递更多的文明。

     

      乘风破浪的决心——首批下沉,让文明“共建共享” 

      “很有幸,在退休之后,还能成为一名‘文明实践特派员’,让这个城市越来越美好,也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已退休3年的原三元区白沙街道桃源社区居委会主任江凤銮,2021年11月17日,接下了沉甸甸的“文明特派员”聘书,重新挑起重担,架起了联系群众、文明创建的“连心桥”。

      被分配到富兴堡街道后,江凤銮每日的工作忙碌且繁琐。深入社区重点督查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指导街道社区一同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召开培训会、座谈会,详细解答文明创建的新变化、新问题……江凤銮坦言,群众的诉求在哪里,“特派员”的工作重点就放到哪里;群众的期盼在哪里,“特派员”的脚步就走到哪里;每天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月全覆盖,是“特派员”的日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协调解决,更是“特派员”的职责所在。

      不止有江凤銮,从接过“特派员”重任后,16名三元区“文明实践特派员”就成了城市间一股股流动着的文明力量。他们穿梭于三元区的大街小巷,叩响一扇扇门,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2021年12月退休的康丽飞也是其中一员。刚刚从三元区白沙街道群二社区居委会主任工作岗位上退下的她,很快接到选派“文明实践特派员”的通知。

      “选派采取‘志愿报名、组织推荐、考察选定、到街任职’的方式进行。通过筛选,我和其他15名因行政区划调整,退出领导岗位,或因年龄原因,离任社区主干的人员,成了三元区首批‘特派员’。”康丽飞说。

      “他们是三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政治素养好、基层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长期工作于文明创建一线,有情怀,能切实将‘文明实践’的理念下沉乡镇街道、社区村落,扩散到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肖俊杰表示,这支队伍实行“统一管理、中心调度、下沉所站”管理模式和“一街一组,一组一所若干站(点)”分组构架,并建立考评、督查机制,接受群众监督。

      一头送去文明新风,一头搜集反馈城市建设短板线索,首批16名“文明实践特派员”正积极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持续将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成居民的“幸福指数”。

     

      坚如磐石的匠心——探索创新,让文明“常态长效” 

      “最近还有外溢吗?”“晚上还会闻到异味吗?”“后续还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我帮你们协调解决。”……这是“特派员”江凤銮对三元区公路新村70幢化粪池问题处理情况的定期回访。这个困扰附近居民近两年的问题,从发现到解决,江凤銮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加速“领跑”,解决问题,江凤銮始终奔走在一线。

      2021年4月,在日常巡查发现化粪池外溢情况后,江凤銮在“特派员专题协调会”上将问题及时反馈,并积极协调三元区城管局,利用专业设备疏通化粪池,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居民的环境问题。

      “多亏了他们,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楼道不会再有臭味了。”得益于“文明实践特派员”队伍,富兴堡街道的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在化解社区“疑难杂症”中,“特派员”成了文明创建的“总督导”;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中,“特派员”又转化为“总指导”“总协调”,推动文明实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在黄特派员的身上,我学到了深入群众广泛交流,干群共同参与共同实践的好方法。”一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俞林红深有感触。原本社区双园新村附近乱堆乱放问题严重,工作人员多次动手清理依然没有明显改观。通过特派员黄丽华的指导,俞林红和同事们改变了被动做法,定期抽出时间走街串户,时不时敲开居民的大门,倾听大家对环境改造的意见心声,并引导他们共同参与打造清洁家园。短短几天时间,原本乱堆乱放的走廊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宽敞的公共区域。

      结合驻点实际,对街居干部开展“一月一交流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手把手教、面对面讲”等方式,现身说法如何建好所站与抓好实践活动,累计召开培训交流会23场、1000余人次,一批“80后、90后”实践所站负责同志整体业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培育出白沙街道全龄友好型、富兴堡街道乐龄家园型、建新社区“红色管家”等26个示范实践所站。徐碧街道依托中央商务区建设实践所,重点围绕服务入驻企业,开展就业服务、党建联建、物业共管等实践活动,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依托老年大学,一至八楼设有图书馆、理论宣讲室、市民教育室等多个功能室,周边文体广场、文化馆等公共资源服务阵地构成‘15分钟文明实践圈’。一楼为文明实践的‘核心功能室’,面积约300平方米,作为全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根据地’,承担各类活动的策划部署、调度落实、情况监督、信息反馈等工作职责。”从富兴社区退休后,洪丽清成了驻点“三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特派员”,也成了搜集群众需求的“情报员”。她说,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收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及特困群体的意见,做好需求的梳理分析,归类设计分众化需求单,进一步形成服务菜单。

      群众活动有去处,精神世界有寄托,文明新风扑面来。“白沙社区与三明学院达成了长期合作,定期邀请学生来社区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宣传活动。”让白沙街道“特派员”康丽飞欣慰的是,通过开展精准化文明实践活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直线攀升。

      “如今,通过凝聚群众智慧力量,三元区文明实践阵地星罗棋布,实现了线上线下活动‘不打烊’,也让市民的闲暇时光更加充实。”这是担任徐碧街道“特派员”林丽兰一年多来的最深感触。

      自“文明实践特派员”制度建立一年多来,三元区16名“特派员”,累计指导完成实践所、站、点标准化建设209个,召开培训交流会23场,培育出白沙街道全龄友好型、富兴堡街道乐龄家园型等26个示范实践所站;推行三级贯通的“点、派、接、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共接单1000余次,组织活动600余场;结合“我们的节日”等节点设置活动主题50余个,指导所站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675场;落实“日巡月测”,每两周实现派驻街道督查全覆盖,每月交叉开展实地点位模拟测评,形成发现问题、督导整改的工作闭环,累计通报问题3958个……

      如今,在三元区,市民聚焦文明创建“盲区”提建议、出点子,“特派员”为文明代言,将幸福送到家,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氛围日益浓厚。但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城市文明的涵养,贵在久久为功,三元区正有更多人加入到“特派员”队伍中来,让三元文明花开,幸福满城。(供稿:福建省文明办 三明日报)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