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校园党建
    湖北工大:打造特色鲜明的思政课程体系
    发表时间:2020-09-07 来源:党建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湖北工业大学坚持“扎根湖北、服务湖北,立足工业、融入产业”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课程“主战场”、教师“主力军”、课堂“主渠道”,充分挖掘工业学科专业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握思政教育规律,走出了一条工科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之路,真正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大格局。

     

      融入工业文明发展史,为课程注入“灵魂”

      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和关键。工业文明的百年历史,以及工业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历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三个历史”存在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工业文明发展史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使课程思政教学润物无声。

      湖北工业大学从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方面着手,针对全校学生开设了《机械导论》《建筑导论》《信息导论》《绿色工业史》等一系列工业学科历史导论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回溯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感受大国制造艰难崛起的百年历史,用历史的眼光启迪学生,用宏伟的目标感召学生,让青年大学生获得守初心、担使命的精神洗礼。聚焦工业发展史中的“硬核成就”,精心遴选建设了30余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先后打造《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明式家具欣赏》《从植物纤维揭示造纸术的奥秘》等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既能与学生内在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同频共振,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体系向学生知识信仰体系的转化,激励学生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深度挖掘工业文明发展史中所蕴含的无私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劳模精神、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打造“追梦”系列思政通识课和“使命”系列思政大讲堂。

     

      发掘工业文化深厚底蕴,为教师指明“方向”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文化是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师生情感的精神食粮,赋予独立人格、创新精神,激励师生们不断反思、超越。因此发掘工业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打造工业特色校园文化,不仅对外立形象,对内聚人心,更是课程思政教育的精神建构。

      湖北工业大学结合学校历史传承、区域文化及时代要求,将工业元素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培育工程,打造了诸如工业文化长廊、工业文化校史馆、巡司河“修炼”文化景观带、“木雁堂”明清家具博物馆等工业文化平台,培育工业元素气息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引导教师涵养其品格、修养、学识、才能和感情,外显其行为个性和教育教学风格。同时,学校还对标工匠精神内涵与“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分层分类提出站位高远、导向明确的操守规则,如针对干部队伍提出“五讲四不”,即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规矩,不争论、不彷徨、不懈怠、不抱怨,提升格局、勇担使命。针对教师队伍提出“五心对治”即以仁爱之心对治淡漠之心,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以清净之心对治浮躁之心,真正把事业放在心上;以包容之心对治唯我之心,真正把他人放在心上;以感恩之心对治“精致”自私之心,真正把国家、社会、人民和学校放在心上;以敬畏之心对治轻漫之心,真正把法律和纪律放在心上”。

     

      突出工业实践特殊性,为课堂增加“活力”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课程思政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最终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课堂教学创新是以理论实践、社会实践及生活实践为基础,教会学生探索实践中的普遍适用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践育人理念为本,以实践育人资源、环境和课程为辅,打造“实践感强”的育人模式,课堂由“教师独角戏”转变为“师生大合唱”,真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深化能力提升、价值认同,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湖北工业大学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研究”为导向,突出课程思政的实践性,构建起“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六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了多个校内外产学研用一体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学校还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挂牌成立芯片产业学院、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筹建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等新兴工业产业学院,并与多地政府企业构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凸显实践育人的时代性、现实性、先进性,引导青年大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重学识”“树匠心”“育情怀”,激励大学生投身“工业报国”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笃定前行。

      (湖北工业大学供稿)

    网站编辑:朱 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