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史故事
    红色文物·党史故事 一条见证初心的红军识别带
    发表时间:2021-02-20 来源:《党建》杂志

    一条见证初心的红军识别带

    钟梅芳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有一条红带子不断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这条红带子,长70厘米,宽4厘米,两端印有“遂川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字样。

     

     

      这是遂川县赤卫队队长王棣权用过的一条识别带。1928年,王棣权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他的妻子怀着巨大悲痛把丈夫生前系过的这根红带子藏在了房屋的墙洞里,默默守护了几十年。新中国成立后,这根识别带由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征集收藏,现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识别带,又称牺牲带,是战争年代革命者的一种标记。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由于条件艰苦,部队中没有统一的军服。有的官兵穿着旧式军服,有的穿着学生服,更多的是一身普通老百姓的装扮。为了区分敌我,战士们便在脖子上系上红带子,只要系上它,就准备随时为革命献身。

      有位老红军回忆道:“在打仗前,战士们互相交代的话通常只有两句。一句是‘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请记得告诉我家里的老母亲,她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牺牲的’;另一句是‘等将来革命胜利了,请记得为我在革命烈士名册上也登上一个名字吧’。”可大多时候战士们前赴后继地倒下,旁边的战友根本来不及掩埋同伴的遗体,更无法把战友牺牲的消息告诉他们的家人,因为很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共有4.8万余名,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5744名,3万余名无名英雄长眠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普通却不平凡的识别带,凝聚着先辈们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甘愿为党和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革命斗志与不屈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90多年过去了,井冈山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理想信念的精神高地。无数的参观者来到这里,穿上整齐的红军服,系上鲜红的识别带,追寻着先辈们闪光的足迹,用心感悟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