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史故事
    上将李志民与他的政治仗
    发表时间:2021-12-14 来源:学习时报

    孙炜

     

      从历次反“围剿”到西征,从西北战场到三八线南,从中队政委到军区政委,李志民上将纵横万里,驰骋疆场60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文韬武略,所编著《革命熔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总结》等是军队政治工作与党史研究的宝贵财富。而擅打政治仗更是他驰名军中的华美篇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志民1906年7月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在家乡开展武装斗争,后调入工农红军第5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6年5月,李志民调任红81师政治部主任。8月底,部队接到野战军指挥部命令,进攻由国民党军马鸿宾部第35师骑兵团驻守的李旺堡。师领导分析地势及敌我情况后一致认为,李旺堡只宜智取,不宜强攻。作战会议上,李志民分析马鸿宾部虽听命于蒋介石,但倾向于抗日,且对我军心有余悸,加之困守孤城,惶恐不安,继而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化敌为友,争取和平占领李旺堡。经师党委同意后,李志民召集第242、243团政委和师部宣传队,要求他们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对敌展开政治攻势。

      在李志民的带领下,全师官兵齐动手,把抗日传单系在风筝尾巴上和孔明灯下,抗日传单便如雪花般飘落城内,使李旺堡守军随手可得,以便其进一步了解共产党团结抗日的立场。夜里宣传队向城内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对外,一致抗日!”十三四岁的“红小鬼”们还唱起抗日歌谣。突然,城墙上传下话来:“狗来了”,紧接着两声枪响。原来,国民党特务机关在非嫡系部队都安插有“蓝衣社”特务监视。待特务走后,城墙上又传来:“狗跑了,继续唱吧!”经过数日宣传,李志民感到条件已成熟,便向李旺堡守军写了“公开信”。信的大意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盼与贵军共同抗日,现请贵军退出李旺堡,返回驻地,我军将保证贵军安全并热烈欢送。李志民将信交由破坏科科长袁林,并嘱咐其带上几只肥羊做礼物。当日,李旺堡守军便取走“公开信”,牵走肥羊,翌日便派代表谈判,表示同意撤离李旺堡。

      马鸿宾部骑兵团准备撤走的那天清晨,李志民一方面派出部分部队徒手列队等候骑兵团,同时命各连司号员集中待命。另一方面为防有变,李志民早已让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当骑兵团一出城,我军乐团便吹起庄重、友好的礼号,以示欢送。如此,红81师不费一兵一卒便进入李旺堡,创造了红军以政治攻势克敌制胜的成功战例。

     

      一场奇特的阻击战

      1936年12月,李志民所在红81师奉命于李旺堡附近阻击东北军王以哲部第129师,以迟滞其对陕甘宁根据地的进攻。

      根据党中央关于“争取东北军一致抗日”的指示,红81师一方面组织部队构筑防御工事,准备阻击;另一方面,由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李志民重点负责政治攻势的准备工作。在李志民的发动下,各指战员抄写抗日标语、抗日歌曲,张贴、分发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等传单,让东北军置身于抗日的氛围中,造成一种红军与东北军团结抗日的热烈气氛。12月6日,东北军第129师的先头部队靠近我师阵地。双方均十分谨慎,东北军先打数枪后再缓慢行进,李志民见状即刻命战士对空打枪并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对外,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待东北军退走后,我军发现东北军枪打得不少,但我军却无一伤亡。当晚,李志民便派宣传队在东北军阵地附近动情地唱起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等。万籁俱寂,悲壮的歌声在东北军阵地上空回荡。

      翌日,东北军枪声减少,并佯装冲到我军阵前。李志民见状立刻命战士喊话:“东北军兄弟们!东北三千万同胞正处在水深火热中,东北军和红军联合起来,打回老家去!”见东北军匍匐在我军阵地前听我军战士喊话,李志民趁机让战士邀请东北军来我军做客。夜晚,东北军来了20多人,其中还有校级军官。大家坐在一起聊到东北老家,聊到家中还剩何人,东北军官兵情到深处,不禁伤心落泪。老乡问东北军:“红军专打鬼子,你们咋打红军?”东北军官兵立马解释:不是我们要打,是蒋介石逼着我们打的……通过这样无拘无束的交谈,李志民带领士兵和群众把政治工作做到了东北军官兵心窝里。就这样,红81师同东北军129师夜晚谈心,白天“打仗”,“激战”五六日,双方无一人伤亡。12月13日清晨,我军发现东北军129师已全部撤离。用李志民自己的话说:“这真是一场奇特的阻击战!”

     

      犒而遣回,瓦解美军

      1951年2月,李志民参加抗美援朝,担任第19兵团政治委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俘问题是战争双方谈判阶段耗时许久的难题之一。1951年12月,临近圣诞节时,李志民考虑到美军远赴重洋到朝鲜战场充当炮灰现又被俘,便打算利用思乡之情助长美军的厌战情绪。于是,在他的亲自部署下,第19兵团对美军战俘展开圣诞节政治攻势。各军借由布置圣诞树、赠送贺卡、礼物袋、糕点和广播等形式向美军战俘进一步宣传中国和朝鲜两国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主张,传达停战谈判的情况,告知他们如果不是美方毫无谈判诚意,战争早就结束了,大家都可回国与亲人团聚,等等。据统计,1951年圣诞节期间,第19兵团的63军送出圣诞树5棵、礼品袋153个、圣诞宣传品50余万份。美军战俘收到礼物后,有的直接将和平鸽纪念章别在帽檐上以示友好;有的直接骂杜鲁门害他们回不了家。时任英国陆军大臣赫德曾公开表示:“从我们所知道的他们(战俘)给亲戚的六千多封信里,几乎众口一词地说他们的待遇是相当好的。”

      1952年圣诞节前,已调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的李志民布置对敌政治攻势。他指挥我军通过广播,同敌人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举行火线联欢,让敌人从内心感受到志愿军对人道主义的坚持以及对和平的向往。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尽管敌军司令严令禁止,但仍有敌军士兵与志愿军在前沿阵地进行联欢,并表示“今后不再与中国人为敌”。

      1955年,李志民被授予上将军衔。1987年,李志民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