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史故事
    见证党创办播音事业的发射机
    发表时间:2022-01-07 来源:学习时报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使用的第一台发射机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党的新闻舆论工具主要是报刊和通讯社。抗日战争初期,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和干扰,党报很难传送到国统区和沦陷区。新华社的文字广播,通过接收和译电才能阅读。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新华日报》,也由于国民党的新闻审查和控制,许多重要的评论和文章难以登载。让更广大的民众收听到党中央的主张和声音,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台苏制发射机,长101.5cm、宽55.6cm、高161cm;箱体外壳已经变形,表面生锈,有很多划痕;油漆变色脱落,仪表盘有裂痕、破损,螺丝缺失;开关生锈,内部零件有很多缺失。这部锈迹斑斑、严重破损的发射机,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使用的第一台发射机,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播音事业的最初岁月。

      1939年8月,周恩来因右臂受伤去莫斯科治疗。在莫斯科期间,周恩来、任弼时在与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的会谈中,提出在延安建立广播电台,得到季米特洛夫的支持。1940年3月,周恩来伤好回国,带回由共产国际援助的一台苏制广播发射机,为筹建延安广播电台准备了最为关键的设备。为了便于运输,这部发射机被拆卸后先空运到新疆,然后再用汽车经兰州、西安等地运抵延安。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三局局长王诤、新华社社长向仲华任委员,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周恩来到重庆后,由朱德主持筹建工作。军委三局反复考察后,将延安西北40里的王皮湾村选作广播台台址。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频率为7500千赫,功率300瓦,呼号XNCR。X是国际电信联盟规定中国广播电台使用的代码。NCR分别是“新中华广播电台”英文“New Chinese Radio”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播音初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次数和时间屡有变更,开始每天1次2个小时,后增至2次3小时和3次4小时,使用的波长先后有28米、30.5米、61米等。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成立,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传播了党中央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主要播报中共中央重要文件、《解放》周刊和《解放日报》的重要文章社论、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革命故事和抗日歌曲等。广播稿由新华社提供,具体负责编写稿件的是广播科,每天由通信员骑马送至广播电台。由于延安广播电台的频率比较弱,女播音员的声音相对清晰些,因此当时担任播音任务的都是女同志,先后有麦凤、姚雯、萧岩、孙茜等。毛泽东非常支持广播电台的工作,当他得知电台有手摇唱机时,还把自己珍藏的20多张唱片给电台播放。

      1941年1月,国民党悍然发动皖南事变。18日,《新华日报》登载了周恩来的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在《新华日报》与国民党展开尖锐斗争的时刻,1月下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发毛泽东写的《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据现有材料,这是党的广播电台首次播发毛泽东的著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空中冲破了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封锁,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传播了党中央的声音,在斗争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1941年11月7日,在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的日子里,毛泽东发表了广播讲演,号召全国人民加强团结,驱逐日本强盗出中国;呼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把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推向更高的阶段。

      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进行日语广播。广播对象主要是侵华日军。稿件由八路军总部政治部敌工部提供,内容主要是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反动和残忍,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号召日本士兵积极投入反战活动。广播时间每周五一次,每次30分钟。播音员是华籍日裔女同志原清志。

      由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设备简陋,发射功率小,机器经常出故障,所以一直时播时断。1943年3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不得不停止播音。两年多的播音,虽然时间不长,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书写了人民广播事业新的篇章,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传播党中央主张和声音,为人民广播事业培训了第一批编播和技术人员。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除用原来的发射机外,又新增一部500瓦的BC—601发射机。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党的广播事业和宣传工作蓬勃发展,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的发射机已经斑驳,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展现出的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展现出的现代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将鼓舞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继续创造出更加壮丽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供稿)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