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史故事
    “东联”的成立和发展
    发表时间:2023-04-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后,流亡关内的广大东北民众接受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发展。

      在北平的东北各大专学校在“一二·九”运动中纷纷成立学生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春,由李延禄、于毅夫、赵濯华、张克威、陈大凡等组织了“东北人民抗日会”,出版了《东北之光》等刊物,宣传抗日。继之,东北旅平各界救国联合会、东北妇女救国联合会、东北旅平青年救国会、黑龙江救国联合会、吉林救国联合会、图存学会等纷纷出现,出版刊物有《东北生活》《东北呼声》《黑流》等。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团结东北各阶层人民抗日力量,1936年秋,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东北人民抗日会等13个团体又合组为东北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东联”),出版机关刊物《东北知识》。“东联”的会址设在西直门内东北大学校部,领导人为于毅夫、李延禄、张克威、赵濯华、陈大凡、汪之的、张希尧、李向之等。

      “东联”成立后,在关内东北人民中展开抗日救亡活动,曾发动会员前往西安和保定等地,进入东北军学兵队、东北军五十三军吕正操团等部开展工作。1936年11月,绥远抗战打响,“东联”派于毅夫等去绥远傅作义部进行慰问。西安事变爆发时,“东联”在北平散发张、杨八项主张的传单,组织各界进行宣传,支持张杨,并派代表去西安取得联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东联”曾发动签名运动,要求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由于毅夫等将载有东北人民大量签名的请愿书提交给国民党三中全会。

      1937年春季,国民党企图强行接收暂驻北平的东北大学,遭到爱国师生的强烈抵制。“东联”立即组织声援,表达对东北大学师生的支持。5月,东北大学同学前往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东联”发动旅平东北民众准备随同学生南下,为学生提供支持,后因“东大”同学乘坐的火车被国民党军队扣押于江苏柳泉车站,遂停止前往。1937年7月,随着抗战全面爆发,东北大学数百名同学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抗战全面爆发后,“东联”组织战地服务团奔赴宛平、长辛店等地,进行慰问、宣传活动。北平失守后,“东联”骨干一部分南下,继续开展救亡活动,一部分前往陕甘宁边区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还有部分骨干在董学礼、戴福纯、高鹏等的带领下,直接拿起武器,和日伪进行战斗。(黄宗慈)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