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永远被铭记的国际友人——读《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
    发表时间:2021-09-06 来源:党建网

    班永吉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却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121日)中写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革命的首要问题,就要分清楚哪些人是你的真正的朋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无数国际友人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支持和帮助中国,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心中。

      日前,由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志同道合: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一书,选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用紧凑的篇幅描述他们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们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事迹,以表达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感激,激励更多的国际友人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于国际友人,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曾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和怀念之情。可以说,很多国际友人早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融为一体,他们与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有的国际友人数十年如一日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奔走操劳;有的国际友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国际友人加入中国国籍……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不懈奋斗和顽强拼搏;为追求真理投身人类进步事业而不怕牺牲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的优良作风等,都是党的百年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重点选取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等纪念文章和讲话中提到的白求恩、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重点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柯棣华、贝熙叶、汉斯·希伯等;从“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大平正芳、萨马兰奇、松下幸之助等;从较有影响力的“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结果中选取了爱泼斯坦、路易·艾黎、阿尔希波夫、平松守彦等。这些国际友人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长期坚持对中国友好,与中国共产党积极合作并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突出贡献。编著者单伟深情回顾了国际友人与我们党并肩战斗、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他们身上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气魄。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来自各行各业,年纪也不尽相同,他们很多人来了就不曾离开,将中国视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和心灵家园。有一些国际友人在帮助中国渡过艰难岁月后,选择了中国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建立了命运与共、历久弥坚的伟大友谊。

      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位国际友人曾这样宣达践行自己的心语——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专家白求恩:我现在到中国去,是因为我觉得那是最迫切需要去的地方,那是我能够更有用的地方。

      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新中国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史沫特莱:我到过很多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我就不感到自己是外国人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在那儿,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

      印度医生柯棣华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宣誓为反对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我要将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献给这壮丽的事业。

      斯诺的遗愿:一部分骨灰安葬在中国的土地上。19731019日,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周恩来亲自参加了斯诺骨灰安放仪式。毛泽东在给斯诺夫人的唁电中说:“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远道而来的朋友”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敬重。在铭记感恩我国革命先驱的同时,也应该感谢那些将自己一生慷慨奉献给理想的国际友人。品读国际友人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风范,从特定视角感受百年党史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对促进中外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更为深远的时代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