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要闻
    记遵义会议 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发表时间:2021-01-29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  琼  任姗姗  王子潇

     

      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遵义会议的四条决定(手迹)。

      资料照片

      遵义会议会址。

      涂 敏摄

     

      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幢二层小楼临街而立。

      86年前,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指挥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这里谋划中国革命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

      历史长河波涛汹涌,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位于时间轴中点的遵义会议是伟大的转折。由此,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独立自主,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在这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党在政治组织上和军事战略战术上逐渐走向成熟。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86年后,瑞雪初霁,本报记者赶赴遵义,再次感受这次重要会议的精神力量和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

     

      航向亟待扭转,路线关乎存亡 

      那是个冷雨霏霏的冬天,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按照原定计划,准备转移到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数万红军将士把英魂永远留在了湍急冰冷的湘江。

      历史的指针拨至中国革命的这一危急关头。

      仗要怎么打,路往何方走?渡过湘江之后,中央红军内部一直存在争论。

      1934年12月中下旬,短短半个月,接连召开三次会议。从老山界到黎平,从黎平到猴场,军事指挥问题是争论焦点。不久后,便召开了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址就在这幢中西合璧小楼的二层,史称遵义会议。会议室保留了当年的原物。房间一面墙壁上的挂钟仿佛仍在摆动。

      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为“左”倾错误辩解。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他分析了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

      这三天,既短暂又漫长。小楼的堂屋是彭德怀和杨尚昆的住处。从城外匆匆赶来开会的两人,将两条板凳搭上门板,就成了简易床。1月16日,三军团第六师在乌江刀靶水遭敌人袭击,只开了一天会的彭德怀,即刻赶往前线……

      三天会议作出四项决定,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

      根据在遵义会议陈列馆展陈的陈云手稿记载,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在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随后,经过一系列调整,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四渡赤水出奇兵,战士双脚走天下 

      “遵义会议的精神传达到部队中,全军振奋,好像拨开重雾,看见了阳光,一切疑虑不满的情绪一扫而光。”刘伯承曾这样回忆。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新的中央领导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分别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沱、元厚等渡口西渡赤水河。四渡赤水的序幕就此拉开。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一段党中央、中革军委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摘录这样写道:“红军必须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为了胜利,根据形势随机应变,迈开铁脚板,变为运动战。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的社论斗志昂扬,“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

      “四渡赤水出奇兵,战士双脚走天下。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二渡赤水,遵义大捷;三渡赤水,引敌西进;四渡赤水,跳出重围。两个多月的时间,红军四次飞渡赤水河,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一气呵成,让人们感受到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高超。

      胜利得来不易。遵义战役中,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遵义老城侦察敌情时不幸牺牲,他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红三军团第五师政委钟赤兵因身负重伤被迫截肢,他就用一条腿坚持走完长征抵达陕北。

     

      实事求是闯新路,开启革命新征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935年1月19日一别,弹指28年。28年后,毛泽东在一次会见外宾时这样评价:“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曾祥铣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身在路线、方针、政策上面临的突出问题。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6年前的那段苦难和辉煌。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每一步都生死攸关,每一场会议都是重大抉择,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历史方向。遵义会议,决定了一支军队的命运,一个党的命运,以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正是从大局出发,中国共产党人敢为天下先,创造性地调整军事路线、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方针,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篇章。

      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化解危机、突破险境、抓住机遇、走向胜利的历史。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年艰苦卓绝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曾渡过无数激流险滩。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是在执着理想信念的感召和坚守中实现的,它再次印证了道路决定前途命运,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地开辟符合中国国情民情的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

      版式设计:蔡华伟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