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先锋模范
    为群众办实事的好队长——贵州省惠水县党员张齐国驻村推进脱贫攻坚侧记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党建网
    杨果 杨娟
     

      “张队长,您帮了我们家太多了,来我家坐坐,喝杯水”。贵州省惠水县雅水镇西牛村村民陈时龙介绍说:“自从张队长帮扶我家以来,家里维修了房子,通了自来水,栽种的辣椒有了销路,现在我还是村里卫生员,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张齐国是贵州省惠水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自2017年12月起担任雅水镇西牛村攻坚工作队长以来,他便深感自己肩上责任大、任务重。

      曾经的西牛村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共299户1276人,其中贫困户92户34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

      “当地自然条件恶劣,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基础设施差,贫困问题突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回忆进村时的场景,张齐国就确定了“摸清底数理思路、着眼长远抓帮扶、办好实事解难题、多出亮点促提升”的工作思路。两年多以来,张齐国带着工作队采取院坝会、板凳会和田坎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一步步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几年下来,西牛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枝一叶总关情,精准扶贫再出发

      西牛村脱贫任务艰巨,在张齐国看来,要攻克的难关是基础设施的问题,首先就是路的问题。

      张齐国了解到,2016年以前,西牛村没有通水泥路,特别是离村委会较远的翁共、新甲奇和老甲奇等村民组,进组就只有一条毛坯路,群众出行、产业发展和上学求医都受到严重影响。

      作为一名交通人,张齐国知道修路的重要性。

      “先把村里的通村、通组路修起来。”有了方向和目标,张齐国随即与村支两委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大部分都同意出工出力出让土地,但个别群众还是有意见。

      “要占土地,还要挖田坎,以后我没法种田了,那可不行。”听说要修外环路占用田土且没有补偿,一时间,几户村民都站出来反对。

      西牛村一、二组是传统布依族古村落,房屋密集,如果进村所有车辆从组里穿过,势必会造成经常性堵车,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沿着小组外圈修建外环路。

      “张队长,既然群众不同意,还是算了吧,堵就堵点,凑合着过吧,这外环路咱就别修了。”村支两委也只能无奈地劝他改变主意。

      职责所系、群众所盼,要做就要尽善尽美。“我长期在技术部门工作,知道修外环路对改善我们村交通情况的重要性,况且现在党和国家有相关政策,就要一次性修好,给后代子孙造福!”

      为了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张齐国坚持天天“家访”,苦口婆心一遍遍为群众讲好处,他的真诚和付出感动了村民们,大家纷纷出让土地,支持外环路的修建。

      截止2018年底,全村8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村路水泥硬化,连带着271余户实现了庭院硬化。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西牛村是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有污水随意排放的困扰。特别是夏天,蚊虫滋生,臭味蔓延,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张齐国回忆起以前在住建部门的工作经验,如果在农村安装排污管道,用城市排污系统对生活用水进行集中处理,那这一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为了尽快行动起来,张齐国一段时间里忙于找项目、拉赞助,联系技术人员设计图纸、测量长度、计算方量,3个月下来,一套地下排污管道系统在一二组安装完成,大家的生活不再受到污水的影响。

      西牛村地势平坦,梅雨时节容易造成内涝。村民不断向工作队反映情况,希望得到帮助。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张齐国所关心、所要解决的问题,他先是察看了地形,留意到消水口处于两山之间,不适宜用大规模的机械施工,需要用爆破技术炸开一个口子,再用人工把碎石和泥土搬运出去。

      迫在眉睫,张齐国说干就干。他规划项目、绘制图纸,协调施工单位进驻,最终解决了全村内涝难题。

      “我家住在寨子最下面,最怕的就是每年春夏的暴雨,生怕大水涌进家里来。现在好了,村子下面出水洞炸开了,水再也不会流进家里了。”西牛一组组长陈鼎惠激动地向大家讲述。

      “以前西牛村委会就只有三间老旧的小平房,一间会议室,一间图书阅览室,一间办公室,如果超过5个人同时办公,就没有位置坐。”村支书陈振杰说,张齐国担任工作队长以来,一边主动联系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村级综合办公楼建设项目,一边根据山形地貌,自己设计图纸,主动当起技术指导,现如今一楼的大会议室可容纳60人以上,二楼增设了大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村级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促进产业发展 鼓足村民腰包

      产业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2017年以来,张齐国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和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形成以小龙虾养殖、白茶种植、辣椒种植等为主的“长短结合”发展模式。

      西牛村养殖小龙虾有天然的优势。经过实地勘察,张齐国了解到西牛村的河流清澈见底,水质较好且常年不会干涸,立即萌生了“靠水吃水”的想法。

      事关群众利益,张齐国说干就干。随即他便东奔西走找项目、筹资金、协调规划土地、联系好施工队动工,在一番努力之下,现如今已建成面积达10亩的虾塘,年底预计将实现全村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左右,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虾塘规模,确保产业利益最大化。

      在结合多次走访的基础上,张齐国了解到西牛村自始就有种植辣椒的传统,群众本身就懂种植,接受度高,实施起来没有障碍。

      “以前我们寨上路不好,只能种包谷,现在种辣椒真的比以前好多了。”老甲奇组长陈声毫接过数千元辣椒收入,喜不自禁地说。

      目前西牛村建立起了“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为主的贫困户和村集体实现增收模式,下一步将大力开展1000亩白茶种植项目的提质升级,争取更大化促进群众增收。

      (作者单位:贵州省惠水县委组织部)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