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先锋模范
    鲐背犹怀公益心
    发表时间:2021-05-11 来源:萍乡日报

      易海泉:传播正能量健康且益寿

      档案信息

      年龄:90岁

      经历:年少时当过学徒,做过工人,解放后进入当时的萍乡县人民政府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东、广西、湖北武汉、湖南株洲及萍乡等地工作。

      事迹:担任夕阳红爱心协会副会长、仁爱志愿者协会会员,经常参与禁毒宣传、慰问孤寡老人、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并尽己所能对困难群众施以援手。

      心愿:在公益事业路上“继续迈开大步向前”。

      凡人格言:“多做好事,多传播正能量,心情就会愉快,生活也更有意义。”  

      

      易海泉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1常怀感恩,投身公益

      出生于1930年的易海泉,见证了祖国从贫弱到富强的整个历程。出身贫苦工人家庭的他,少年丧父,年少时当过学徒,做过工人,解放后进入当时的萍乡县人民政府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东、广西、湖北武汉、湖南株洲及萍乡等地工作,期间被派往上海脱产学习两年。1990年退休后,又带着下岗的子女自谋职业,直到2000年前后才闲下来。

      忙碌了大半辈子,突然闲下来,易海泉很不习惯。这时,他从报纸上看到段华胜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事迹,深受鼓舞,也由此确定了新的人生目标——当一名志愿者,传播正能量。于是,他找到段华胜,要求报名当志愿者。可因为他年逾古稀,很多志愿者协会一度婉拒了他的请求。易海泉并没有放弃。“当不成正式志愿者,我就做个‘散兵’,先给段华胜打打下手吧。”于是,古稀之年的他踏上了公益路。

      “我本来只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工人,在党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在几个省市和单位任职,后来在市粮食局工作到退休。”提起当志愿者的初衷,易海泉总是感慨地说,“我们家从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到如今住上宽敞的楼房、过上幸福的生活,都是因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所以我特别感恩,我要用行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去报答党的恩情。”  

     

      2充实自己,温暖他人

      志愿工作从身边做起。易海泉原来住在河口下社区,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消防通道被占用问题,他主动协助消防、社区居委会等部门,多方联系沟通,终于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他还担任了楼栋长,积极宣讲做好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热心化解邻里矛盾。他的热心和执着感动了同行的志愿者,也带动了更多的人从事公益事业,最终志愿者组织也接受了他。

      2000年因沿河路拆迁,易海泉搬进了新居。当看到还有部分老邻居没有着落,他便义务帮忙找房子。只要看到合适的房源信息,他就记下,及时告诉老邻居。

      如今,易海泉是夕阳红爱心协会副会长、仁爱志愿者协会会员,经常参与禁毒宣传、慰问孤寡老人、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近两年,他经常在公益型爱心餐厅雨花斋做义工,并多次向雨花斋捐资。“这几年我的生日‘宴会’都是在雨花斋过的,在那里有几百人陪我过生日,比在家里过还开心。”易海泉笑着说。

      对困难群众,他也总是尽力施以援手。前几年,他在老家看到几户贫困户的房子破旧不堪,虽然当时他手头并不宽裕,但依然挤出1.5万元接济这几户人家。老同事李桂祥的妻子在世时瘫痪在床数十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易海泉就帮着李家找医疗、民政、社保等部门,争取各类补助。退休后,两家依然走动频繁,老李有什么困难,易海泉都会出手相助。几位志愿者在老关仁村为留守儿童办起了“守望之家”,易海泉听说费用有缺口,第一时间送去2000元钱。每年开学,他还会买一些学习用品,委托社区送给贫困家庭的孩子。莲花红沿水电站站长尹春益搞研究缺经费,他经常给予支援,前不久还拿出2000元资助他……

     

      3心态不老,身体更好

      有人问易海泉健康长寿的秘诀,他总是这样回答:“多做好事,多传播正能量,心情就会愉快,生活也更有意义。有了精气神,自然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健康。”

      易海泉告诉记者,他原本患有腰痛、胃溃疡、糖尿病等疾病,现在基本上都得到了控制。“这都是因为我这些年忙着做公益,心情愉快,身体也跟着变好了,生活更加充实。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多做公益,延年益寿。”

      “吾生求知始迷糊,政农商学废半途。南湖明灯照眼亮,觉悟人生搏中流。风霜雨雪同经受,艰辛苦痛不回头。征途万里追随你,丹心一片写春秋。”在党的90岁生日时,易海泉特地写了这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前不久,他编著的《初心永驻》出版,在书里,易老再一次表达了“继续迈开大步向前”的壮志。

      踏遍青山人不老。这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公益事业的路上仍然满怀热情。或许,这确实就是他健康长寿的秘诀。

     

      叶西云:青山夕照明为霞尚满天

      档案信息

      年龄:92岁

      经历:1948年鳌洲中学毕业后返乡作过田、推过“脚炭”,之后在家乡湘东区新湄村小学任教。后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调入进贤小学。在随后的数十年中,先后被下放到宣风等地,直至1983年退休。

      事迹:从三尺讲台退下来后,又投入了一片新的天地——为家乡建设和小区服务。

      心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凡人格言:“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以毕生的精力去宣传共产党的辉煌成就,教育大家要热爱党、热爱祖国,永远跟党走。” 

     

      叶西云手绘《两讲三不》公益告示张贴在小区楼道内

      走进位于凤凰街花园社区的聚景家园小区,只见道路平坦、绿树葱郁,邻里之间谈笑风生。小区居民们说:“我们小区环境越来越好,邻里关系融洽,都是因为我们有个好榜样——经常做好事、也经常表扬好人好事的叶老师。”

      大家口中的“叶老师”名叫叶西云,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今年92岁,已在小区居住近20年。叶西云老家在湘东区新湄村,1948年毕业于当时的鳌洲中学。因家庭为地主成分,初中毕业后返乡作过田、推过“脚炭”,之后在家乡的小学任教。后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调入城区的进贤小学。在随后的数十年中,因各种政治运动先后被下放到宣风等地,直至1983年退休。退休后,他仍然在井冲小学等学校担任代课教师,与人合办职业学校,从事着热爱的教育工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真正赋闲在家。

      习惯了忙碌充实生活的叶西云从三尺讲台退下来后,又投入了一片新的天地——为家乡建设和小区服务。虽然离开家乡多年,在老家也没再保留房屋,但家乡新湄村的发展仍然让他关注和牵挂。家乡搞建设,他积极捐款捐物,并发动儿女一起捐资。前不久,为布置家乡的文化站,他就自费购置了音响、椅子、电风扇、装饰画和五子棋、跳绳、宣纸等物资。“每一件东西他都要自己去挑选,拄着拐杖去了博昌,又去商城。一天上街好几次,转了好几天才买齐。”叶西云的老伴文玉莲说,“前几天才刚刚运过去,装了满满一车,像嫁女儿一样(隆重)。”

      除了关注家乡发展,叶西云还特别热心小区公益事业。他爱干净,不仅家里天天打扫得整整洁洁,还把楼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楼下的花池里有垃圾,也会及时去清理。为了宣扬正能量、传播文明新风,他自己购买纸笔、剪刀、刻刀等工具,自制了很多公益广告,张贴在楼道墙壁上。以前小区的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一不小心踩到水坑里就会溅一身水。叶西云牵头发起倡议,居民自筹资金对小区道路和环境进行改造,使这个原本有些老旧的小区焕然一新。在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居民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了。

     

      叶西云为小区内的党员钟来明送去手写的喜报

      “叶老师对小区公益事业非常热心,在他的带动下,小区不仅环境改善了许多,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小区的楼栋长钟来明告诉记者,“2018年小区搞花池改造,施工队施工的时候正是夏季,天气炎热,我们小区的居民就经常煮了稀饭、凉茶送到工地上,给工人解暑。平常邻里间也互帮互助,风气很好。”每每看到这样的好人好事,叶西云便会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上表扬信张贴在小区,进行赞扬。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都来传播正能量”。

      基础设施改善了,软件也要跟上去。在叶西云的倡导下,小区成立了一支“康乐歌舞队”,从此,这个只有2栋72户300多人的小区也每天歌舞不断。去年国庆节,他还自掏腰包购买了彩旗、小红旗等物资,装扮小区,并组织了一场像模像样的联欢活动。平常,叶西云还爱管管“闲事”。有时邻居家夫妻闹矛盾了,他会分头找他们谈心,还自创一首《燕双飞》相赠。

      当记者问及做公益花费了多少资金,叶西云笑着说:“我没算过,也记不清了,大概几万元吧。”

      回顾自己的人生和祖国的发展历程,叶西云非常感慨:“我们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国家能够繁荣富强、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都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过去因为历史原因和身份问题不敢想(入党的事),如今年纪大了,看到身边的党员戴着党徽还是非常羡慕。”

      对于老人的这个心愿,钟来明当即表示,愿意当他的入党介绍人。“那可好,我今天就好好思考一下,认真写份入党申请书。”叶西云开怀地笑着说,“不管怎么样,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以毕生的精力去宣传共产党的辉煌成就,教育大家要热爱党、热爱祖国,永远跟党走。”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