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先锋模范
    唐玉敏的三个绰号
    发表时间:2022-01-05 来源:党建网
    涂玉国
     

      “唐家长”是抗疫期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中原街道董家台社区的居民给唐玉敏起的绰号。此外,她还获得了“唐美丽”“大喇叭老唐”两个绰号。如今,这三个绰号仿佛三顶金光闪闪的桂冠,成为社区群众对她最好的礼赞!

       

      “唐家长”背后的故事——“她跟一个家庭里的家长一样,好多家长还不一定有她考虑得周到。”

      “唐家长”是81岁的空巢老人魏传喜给她起的绰号。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对社区居委会干部有了新认识。

      “起初,‘唐家长’拿个大喇叭到院里喊,有从武汉回来的,要及时报告;过一天,又喊不要出门,不要聚集;隔一天,又过来送米送面送油……”尽管过去了一年多,疫情期间发生的事还在魏传喜老人眼前晃动。

      社区封闭后,居民吃的问题如何解决?唐玉敏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经开会研究,她提出了解决方案——由社区承担物资配送功能。她每天组织居委会干部、双报到党员、志愿者,通过微信群、电话、大喇叭宣传等方式,对居民需求登记造册,然后,由居委会干部到大型商超集中购买,再配送到各个家属院。

      当时,居委会仅有一辆拥有通行证的小货车,车里只能坐两个人。唐玉敏主动承担了物资配送这一重任。为了让居民享受平价物资,她每天一大早就和志愿者余天平开着小货车,北到20公里外的四季青农贸市场,西到15公里外的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去批发物资,不论风雪,50多天里从未间断。两人既当采购员又当搬运工,每天搬运1吨多的物资,汗湿衣服成为家常便饭。一时间,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成了物资分装中心。

      家住铁路家属院的杨德容老人,对当时的物价记得清清楚楚:“一包青菜才5块、10块,鸡蛋每盘15块,牛奶一提33块,面粉一斤2块,土豆还不要钱,周边社区的人听说我们的价格,都羡慕得不得了,想搬到我们社区来住……”

      靠着这种把居民当家人的服务理念,董家台社区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为了解决20余户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唐玉敏还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实行“一对一包保”,做到了服务全覆盖。

       

      唐玉敏的举动魏传喜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说:“唐书记心细得很,跟一个家庭里的家长一样,好多家长还不一定有她考虑得周到,所以,我觉得有她在,就像家里有了家长!”

      据统计,抗疫期间,唐玉敏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共为辖区居民配送大米5万斤、面粉2万斤、面条1.5万斤、鸡蛋15万枚、牛奶500提、酸奶700提、食用油220壶、蔬菜3.5万斤、惠民蔬菜2350包,为居民们节约开支20余万元。

     

      “唐美丽”背后的故事——“你是最美丽的女人。我们以后称呼你:唐美丽。”

      “这是我这辈子写的第一首诗,说是诗,其实也不叫诗,像散文,反正,就是我心里的真实想法……”

      今年58岁的叶珊兰退休前系铁路职工。去年3月7日,她在手机里给唐玉敏写下了一首27行的诗,发在“董家台社区居民抗击新冠肺炎”微信群里,让唐玉敏有了“唐美丽”的新绰号。她在诗中写道:

      “疫情发生近50天

      您没有一天闲下来

      我们社区每一个角落都有你的身影

      ……

      您是党的好干部,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您更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女神

      我们都爱您

      您是最美丽的女人

      老唐:我们以后都称呼你:唐美丽。”

      没想到,这首诗在群里面发出后反响热烈,居民纷纷点赞“唐美丽”这个绰号。

      “唐书记他们社区干部每天干的事,我在楼上看得清清楚楚,天天用大喇叭宣传,嗓子都喊哑了;每天踩着三轮车,到各个社区送菜,大雪天都不断……”谈起写这首诗的初衷,叶珊兰有些动情:“她也是女人,有娃子却不能照顾,有父母却不能陪伴,不像我们可以在家里烤烤火,唱唱歌,晒晒做的菜……”说到这里,她哽咽起来。

       

      当晚11点多钟,唐玉敏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酒店后才在微信群里看到这首诗,“当时,我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我觉得社区居民对我们是理解的,突然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大喇嘛老唐”背后的故事——“用大喇叭进行宣传、唱红歌,方式虽土 ,但效果特别好。”

      “居民朋友们,新年好,你们家里边有从武汉回来的,请跟居委会打个电话,322×××6……”

      让李群没有想到的是,2020年1月26日上午10时许,她随手录的一段不到10秒的视频,让唐玉敏有了抗疫期间的第一个绰号:“大喇叭老唐”。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正在准备年夜饭的唐玉敏接到上级通知,全员取消休假,迅速全面排查从武汉返乡人员。她立即通知同事,连夜入户排查。1月25日,唐玉敏和同事再次入户摸底排查,从早上七点开始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结束。

      社区居委会共有14人,其中两人被封控在外地没有回来,而社区居委会下辖11个家属院、1个居民自建小区,2800多户,7000余人。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如何尽快把上级要求传达到每家每户?在26日凌晨的“诸葛亮会”上,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当唐玉敏无意中看到办公室角落的一只大音箱时,心里有了想法。

      “大过年的,用大喇叭喊话,会不会影响居民生活?”“用大喇叭喊话,有点掉价!”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非常之时须用非常之策!唐玉敏坚定有力地说。1月26日上午,唐玉敏带着李群等几名社区干部,拉着大音箱,手提大喇叭,先到了社区旁边的铁路调度所家属院。

      打开音箱后,几名年轻干部却张不开嘴。唐玉敏二话不说,拿起喇叭说:“我年纪大,你们喊不出来,我来喊。”说完,便扯起嗓子大声喊:“居民朋友们……”

      听到声震屋瓦的声音,正在家里备年货的居民,纷纷打开了窗户,惊奇地往下看。

      “用大喇叭进行宣传、唱红歌,方式虽土 ,但效果特别好,效率提升很多倍,在抗疫期间起的作用太大了!”李群说。

      李群拍的短视频在朋友圈发出来后,被记者迅速采写消息发表,很快,荆楚网、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等几十家网站转发,湖北电视台和央视也进行了报道。“大喇叭老唐”的绰号不胫而走。她也成为襄阳第一个用大喇叭宣传抗疫的人。随后,很多社区纷纷效仿,提高了工作效率。

      董家台社区位于襄阳火车站与襄阳长途汽车站中间,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大。为了有效阻断疫情,2月1日上午,唐玉敏组织社区干部,对社区13个路口,全部用铁板进行了封闭,成为襄阳市第一个实行硬隔离的社区。

       

      社区封堵之初,一些社区居民不理解,纷纷抱怨,甚至有人偷偷翻墙外出。2月7号中午,唐玉敏和同事巡查时,发现几个老人正在晒太阳聊天,忙上去劝阻。其他几个老人一听,都回了家。但一个潘姓老太太却坐着不动。唐玉敏只好蹲在老人身边耐心劝说,没想到潘老太突然起身,双手向唐玉敏抓去,顿时把她的脸和脖子抓出了几道伤痕。同事拉开潘老太后,提出报警,却被唐玉敏阻止了。她说:“社区被隔离,居民出不去,心里有气,是正常的,慢慢他们都会理解的!”

      该温和时温和,该强硬时唐玉敏也显示了“硬核”的一面。

      位于幸福路和云集路交叉路口的保德隆超市,被停业后,却偷偷地在晚上和清晨经营。

      接到举报,唐玉敏当即赶到现场疏散人员,然后她找来一个电焊工,直接把超市门给焊死了。有人出来劝她:“你莫搞太狠了,小心别人整你!”她却不在乎地说,“我哪儿顾得了那么多,大伙选我当书记,我得为大伙负责!”

      靠着敢打敢拼、敢于担当,董家台社区交出了良好的抗疫成绩单。在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唐玉敏等社区工作者的巨大牺牲与付出。疫情之初,唐玉敏曾在社区工作群给同事们发了一段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居民们彷徨、恐惧,我们也害怕,但我们必须站出来,因为我们是党员,是居民的守护者!只有我们在,居民们才会有主心骨;只有我们在,居民们才会有安全感!”

      唐玉敏,用自己的身躯和信仰,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护佑着居民的幸福生活。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委外宣办主任)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