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最美人物
    这双手,托起中国梦演绎劳动美
    发表时间:2021-04-2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大。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从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选择了6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劳动者,聚焦他们一双双“有故事”的手。这些手或纤细灵巧、或粗壮厚实、或坚强有力、或伤痕累累……这些手练成绝技绝活,助力大国重器“上天入海”;这些手见证品质匠心,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致敬每一位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 

        ——编者 

     

      “蓝手”保障电网“血液”畅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王伟

      

      

    邓福亮在给变压器绝缘油做检测试验。受访者供图

     

      邓福亮的手,常年戴着一副蓝色橡胶手套。

      和记者握手前,他下意识地先洗手。“怕手上沾着油。”他说。

      邓福亮是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调试分公司油化试验组组长。多年来,他用一双“蓝手”,为变压器绝缘油做检测试验,保障全省电网“血液”畅通。

      “对电网来说,变压器就像心脏,绝缘油就像血液。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通往心脏的血液纯净。”邓福亮说。

      4月20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进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实验室,只见实验室里一尘不染,一台台检测设备摆放有序,邓福亮的4名助手正在做试验。“师傅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这些设备都是他的‘宝贝’,要时刻保持清洁。”助手吕厚勇说。

      在一台色谱仪前,邓福亮向记者演示起来。只见他的一双“蓝手”动作敏捷,用一根针管抽取少量待检样品后,右手迅速将其注入仪器,左手同时按下设备启动按钮。

      “必须要快,双手协调,哪怕慢一步都会影响检测结果。”邓福亮说,这样的操作他每天都会重复,早就形成了肌肉记忆。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邓福亮一直扎根一线,他的技术快狠准、零失误。

      由于长期接触油品,邓福亮的手有些龟裂,长有斑点。

      “忙的时候半天不摘手套,没时间更换。有时手套难免破裂,手就会直接接触到油,造成腐蚀。”吕厚勇说。

      不过,对于这些“小伤”,邓福亮并不在意,他更关心检验效率和质量。

      一面小黑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实验室的近期任务。“最近是旺季,生产任务重,特别是遇到设备故障,要随时抢救。”邓福亮说。

      邓福亮还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盟主”,在同行眼中,他是发明家。至今,他已取得6项发明专利和15项实用新型专利。

      邓福亮说,创新研究需要沉住气、耐住性子,“当你使出全身气力、全情投入,一定会有所收获”。

     

      双手在手套里被汗水“泡”红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

      

      

    余志福在涂布机旁对设备进行点检调试。李润钊 摄

     

      一双劳保鞋、一副乳胶手套、一枚活性炭口罩、一套洁净服、一顶防静电帽,这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0后涂布技师余志福每天都要穿戴的“职业套装”。

      “高中毕业后,我就只干了涂布一件事。”4月21日,余志福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感叹,当年同期入行的涂布工大多转了行,原因很简单——“干涂布太苦了”。

      涂布工人要操控机械将搅拌好的正负极活性材料均匀涂覆到薄如蝉翼的新能源电池铜铝箔材表面。由于工人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电池生产的原材料,传统涂布车间里的工人往往是新能源生产线上最脏、最苦的一群人。

      余志福至今记得,刚入行时,双手即便带着两层乳胶手套也依旧会被电芯原料腐蚀,“那时一天下来,工作服全是黑的,手套里的手每天都在脱皮。”

      而今,余志福所在的涂布车间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控温、控湿的无尘车间可以和半导体微电子的制造车间相媲美,他成为全球首台6微米铜箔高速卷绕机的操控者。

      记者在车间里看到,在这台由我国工程师专门打造的涂布机上,一卷4000米长的箔材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高速运行,黑色的活性材料被均匀涂抹在铜箔上。“这速度比我入行时整整提升了10倍,铜箔厚度也从8微米降至6微米。”谈起身边的机器,平日不善言辞的余志福显得兴奋,在这台智能设备加持下,新能源汽车的电芯可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活性材料镍钴锰的能量密度提升5%,从而加大汽车续航里程;余志福的手也不再脱皮了。

      浆料黏度、涂布速度……操控屏上实时显示着一组组数据,余志福和车间里的工人要时刻监控设备运行情况,防止断带等故障发生。

      经过喷淋、走出车间已是晚上8时。脱下乳胶手套,余志福的双手早已被汗水浸湿,由于长时间“浸泡”,手掌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红印子。他笑着说:“这些印子是属于我们劳动者的‘勋章’!”

     

      “充满故事”的手打磨出0.004毫米精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鑫 方大丰

      

      

    何飞迎在加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上图受访者供图 下图王鑫 摄

     

      在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一直流传着“两把锤子”的说法。一把是全国劳模、锻工李冬林,另一把则是钳工何飞迎。

      钳工是最能体现动手能力的工种。单看何飞迎那双粗壮厚实的手,很难将他与复杂、精密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挂钩。但正是靠着这双不起眼的手,何飞迎打造出了一件件超越机械加工精度的精密零部件,为国产战机装上了一颗颗先进可靠的“中国心”。

      俗话说,“三年一个精车工,十年一个烂钳工”。优秀钳工往往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打磨。而在何飞迎的手上,当年打磨留下的痕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辨。

      “天天跟锯、锉、锤、钻打交道,没有哪个钳工能保证手不受伤。” 何飞迎摊开手,左手虎口附近的几道疤痕十分扎眼。“这些都是当年读技校时留下的。那时练錾削,练到后面是要闭着眼睛的。手被砸肿、砸伤是家常便饭。”

      左手中指指甲被剪板机挤压,留下了永久凹陷;右手手背上的斑点,是焊接时被烫伤的印记;因为用汽油、丙酮等溶剂清洗零件,两只手一年到头都会脱皮;有一次,左手大鱼际的位置,被一块滑落的板料毛刺生生揭掉了两厘米的皮肉……他向记者细数着手上的伤痕。

      如今,这双“充满故事”的手,在攻克航空发动机加工技术、质量难关上发挥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去年,公司的一批发动机机匣因应力作用变形,变形量达10毫米,面临报废。何飞迎临危受命,仅用一把锤子,就将零件的平面度、平行度校正到0.02毫米,零件全部达标,挽回损失224万元。

      在机械加工行业,0.01毫米被称为“1丝”,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八分之一。而何飞迎仅凭双手和锯、锉、锤、钻等简单工具,就能将零配件的精度控制在0.004毫米的范围内,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这双手能“武”也能“文”。

      20多年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何飞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公司的钳工指导教练,他带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徒弟宾和明在中国航发技能大赛上拿下了钳工组的第一名。

     

      在航天器上“绣花”的巧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

      

      

    王鹤在检验焊接完成的电子元件。受访者供图

     

      今年39岁的“焊匠”王鹤有一双格外白皙娇嫩的巧手。15年来,这双巧手参与制造过十多个航天空间载荷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和嫦娥系列。

      王鹤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电装工艺中心的工人,2006年起一直从事航天PCB手工焊接工作。如果将普通焊接比作“缝衣服”,她的工作堪称“绣花”。

      “这双手是为保证精巧灵活而专门保养过吗?”被记者这样一问,王鹤不由得一笑:“航天产品质量需求严苛,我们工作的环境长年恒温恒湿,再加上经常加班几乎没时间做家务,皮肤自然白皙娇嫩。”

      PCB的中文名称叫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如同航天器的“大脑”,手工焊就是要把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王鹤告诉记者,航天产品第一要点是“高可靠”,元器件大多价格昂贵,操作中的一个微小失误,就可能导致数亿元的损失。

      王鹤练就了一身超强“绣功”,她完成的近百万个焊点中,没有一个不合格。检验专家评价说:“她的每个焊点都让人赏心悦目。”

      凭借精湛业务能力和高度责任感,王鹤每每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

      一次,某型号任务时间紧迫,但一个线路板中的部分器件存在设计缺陷,未留出足够操作空间,王鹤迎难而上,硬是依靠精准的手感完成了所有焊接。

      还有一次,某型号任务由于操作人员失误,导致PCB多个焊盘脱落,几百万元的设备面临报废。王鹤主动请缨,经过两天两夜奋战,钻研出独特的返修工艺,将PCB快速修复完好,得到高度评价。

      去年,王鹤在工作中眼睛意外受伤,视力下降,只好转做培训工作。

      尽管无法在一线参与项目,但她并不遗憾:“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无数双巧手。过去工作忙,我只能带一个徒弟,现在能把多年的经验传授出去,帮助更多人,更有意义。”

     

      紧握手术刀与死神较量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黎浩

      

      

    龚昆梅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赵黎浩 摄

     

      龚昆梅太忙了!一大早她就冲进急救室抢救患者,刚从急救室走出来,患者就一个接一个地拦住她询问病情。她才在办公室坐下没多久,手机就响了起来。楼下,一名患者正在手术台上等着她。

      龚昆梅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的主任医师,手术刀是她与死神较量的武器,她用一双“妙手”挽救了成百上千名患者。

      “嘀、嘀、嘀……”手术室里的设备传出警报声,龚昆梅正在对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她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血管阻断,容不得有半点失误。

      为了这生死攸关的20分钟,龚昆梅付出了35年的努力。

      刚入行时,龚昆梅每天钻研医学知识,一有空就苦练缝合、结扎等基本功。熟能生巧,慢慢地她可以精准找到血管位置,裸化血管的同时,不伤及神经组织。到后来,她可以拿着放大镜,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缝合血管。

      龚昆梅平时也经常进行针对训练,不仅在模拟器上反复练习,还会在抬重物时有意识地练习手腕的稳定性。

      龚昆梅解释说,手术过程中,动作幅度很小,全靠手指和手腕的力度完成操作,要想做到精益求精,需要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的累积。

      随着医疗水平发展,龚昆梅的技术也在升级。

      最初,龚昆梅做的都是“开放性手术”,需要对患者“开膛破腹”,一场手术常常从早上做到下午四五点,手指手腕都会酸痛。随着腔镜在手术中的普及,她的“手术视野”从直视脏器组织变为了在仪器上看手术区域,患者可以通过她的“妙手”获得“快速康复”。

      龚昆梅的一双“妙手”背后,其实有一颗“最强大脑”。

      面对不同病人快速反应处置,“这需要总结每一次手术经验,有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念支撑。”她说。

      现在龚昆梅又开始了对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学习。

      “我的手最大只能转动270度,而机器臂可以转动530度,更灵活也更精细。”龚昆梅告诉记者,未来,她将通过远程控制机器臂,在屏幕上“隔空”做手术。

     

      “四手联弹”奏出北斗“乐章”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第五亚洲在编写程序。赖志凯 摄

     

      他常说,自己有“两双手”,一双是和大家一样的手,另一双“手”是计算机。

      他的工作状态通常是,一双手不停地在键盘上跳跃,眼睛盯着显示屏,与另一双“手”配合,把脑袋里的思维变成代码。他就是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系统架构师第五亚洲。

      1993年,第五亚洲考入南京大学学习天文学。“计算星球的距离,需要不停地计算和写代码,从那时起,我就是用‘两双手’在学习,毕业论文和设计程序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他告诉记者。

      1997年,第五亚洲大学毕业。同年加入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轨道计算和轨道控制工作。

      2006年,他加入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多个项目的研制工作。

      20多年来,在载人航天工程和北斗导航工程等国家多项重点工程中,他用“两双手”承担了多个项目的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飞船轨道计算预报代码库编制等任务。

      每次载人航天任务结束后,当他人在庆祝任务取得成功时,第五亚洲却仍要坐在计算机前,继续完成飞行的事后分析计算任务。他的双手在键盘上飞舞,反复调整计算参数,完成上千次计算,为任务总结提供精确数据。

      在北斗导航工程中,第五亚洲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论证、研制。其中,北斗体系化项目研制,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需要进行封闭开发。他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夜以继日、刻苦攻关,苦战90天,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正是凭着这份赤诚和热爱,他用“两双手”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2000年10月,“921”轨道确定系统及软件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9月,“提高载人飞船轨道预报精度的研究及实施”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精度载人飞船制动点参数及落点参数计算方案及实施”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都是他“四手联弹”奏出的美妙“乐章”。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