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基层落地见效
    发表时间:2020-06-28 来源:党建网

    桂慕梅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基层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落脚点,公民道德建设的落脚点也在基层。基层社会的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关系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一、重视基层实践是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以基层为重。道德源于生产生活,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基层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层,是与公民关系最紧密的层面。公民的教育、就业、养老等生产活动与生活实践均在基层进行,身处基层的公民是基层道德建设的主体力量,道德建设要与基层社会中具体的公民发生联系。

      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道德建设的群众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道德建设要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遵循道德建设规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广大公民的参与,公民在道德建设中越是积极主动参与,自觉进行自我教育,道德建设越能深入人心。实践活动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寓教于活动,寓教于乐,让公民在活动中受到道德教育,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觉悟和思想境界。道德建设应具有可操作性,制定的政策方案、规范守则等要符合生产生活实际,在人民群众的社会交往中真正成为行为指南,切实发挥作用。

     

      二、多元并举,不断提升基层道德建设水平

      加强新时代基层道德建设,要立足基层的实际情况,遵循道德教育规律,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通过认知了解、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等方式,积极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基层落地见效。

      从认知了解入手,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做到尽人皆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利用互联网、电视、电台、报纸、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各类传媒,特别是权威性高和影响力大的中央和地方媒体,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规政策进行广泛深入传播。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种阵地,整合资源,采用广大公民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扩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传播面。利用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公告栏发布道德建设信息及相关政策规范。

      坚持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相结合,着重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社会公德方面,侧重以实践活动养成社会公德。各基层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融入其中,达到弘扬时代新风、涵育公民美德善行的作用。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职业道德方面,侧重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基层单位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职业特点,引导公民在工作中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方面,侧重以社区为中心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家风体系建设,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未成年人,注重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教育,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根据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采用他们易于理解的方式,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对于成年人,主要通过优秀文化产品涵养熏陶,倡导符合现代文明的、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公民具备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除了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外,还要将道德理念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法规相结合,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或细则,为道德建设实践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道德奖惩机制,对公民的美德善行给予奖励和回馈,对恶意丑行进行约束和惩罚;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鼓励公民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三、开展基层道德建设要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

      历史经验表明,道德标准和规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产阶层群体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变革与发展使基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评判及选择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不仅仅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表现在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希望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希望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好和谐,社会文明程度更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道德领域整体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要看到,道德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公民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不分是非、善恶、美丑,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缺乏诚信等现象仍旧存在。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要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引,把公民道德建设真正落实到基层实践中,推动新时代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网站编辑:杨丽珺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