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发表时间:2021-01-27 来源:党建网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新时代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其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处于统领地位,对其他方面的统一具有引领功能与统率作用。政治引领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功能,并不是要把思政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领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学理性弱化甚至否定政治性,在大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思政课的讲授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都要体现其政治引领功能。

      

      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

      思政课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主要体现为由逻辑自洽的一系列概念、知识等组成观念体系,表现为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现其科学性、规律性。思政课绝不是简单的政治宣讲,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学术性、学理性、规律性。思政课要发挥其政治性的有效途径就是以学术讲政治,必须掌握学理体系,拓宽学科视野,强化理论运用。

      掌握学理体系。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答学生疑惑。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政课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厚的理论内涵、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征服学生。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深层次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次要注重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认真做学术研究,在科研中挖掘理论价值,回应教学中的理论关切。最后要将科研成果运用在课堂教学上,用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展现思政课的理论深度,赢得学生的真心喜欢,使学生终身受益。

      拓宽学科视野。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中找到理论支撑,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多领域的理论体系,只有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中汲取养分,才能更好地显现思政课的学理性、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与历史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思政课教学与哲学社会学科的有机衔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科学性。

      强化理论运用。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寻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大公约数,激发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性,展示思政课的学理性。首先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掌握学生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找到教学过程中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性。其次,教师要结合互联网新兴技术,创新教学方式,运用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梳理问题的脉络,揭示问题背后的深层理论逻辑,从而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最后在不妨碍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前提下,学习互联网表达方式,增强教学语言的鲜活性、感染力,从而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论的熏陶。

      

      以坚定的政治性引领学理性

      政治引领功能是由思政课政治性所决定的,是思政课的最基本功能。我们不能用学理性弱化甚至否定其政治性。思政课教学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功能和培根铸魂功能,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培养敏锐政治洞察力。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四为”方针,首要关键就是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严把教师准入制度,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真正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政治方向正确与否,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方向是实现思政课政治效能的基本保障、最后防线。“师者,人之模范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深深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思政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思政课教师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政课教师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

      培养敏锐政治洞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思政课教师要有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也要有创新思维,回答时代之问,解答学生困惑。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洞悉时代走向,唱响时代主旋律。要关注国内国际热点事件,要经常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会议精神,将最新理论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上来,讲好思政课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教师要肩负起捍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对网络舆情动态加强关注,对网络错误言论给予有力回击,引导青年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做明辨是非、政治立场坚定的明白人。

      

      推动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政治性是教师的使命,学理性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二者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遵循。

      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回应了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变革要求,高校作为思想博弈的前沿阵地,更要坚守住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发挥思政课锻造强大灵魂、培育品德高尚的高校学子的作用。为此,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学理支撑。建构更高水平思政课话语体系,为思政课内容提供话语支撑。需要思政课教师兼具政治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思政课课堂教学提供优质丰富的内容。

      (执笔人: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慧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