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坚持人民至上 凝聚奋进力量
    发表时间:2022-01-20 来源:党建网

    李 斓

     

      回望中国革命的沧桑岁月,历史或许会发出惊叹,是什么能够让成立之初仅有50余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把一个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重重压迫,经济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今天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揭示了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着眼“人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历程,也可以真切地目睹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对党的爱戴与拥护。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至上可以说是我们党的“基因”。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初衷,就是要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找到一条生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甘愿牺牲一切,甚至生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中,陈独秀的两个儿子被国民党杀害,李大钊被军阀处以绞刑,毛泽东有6位亲人牺牲。新中国成立前的171名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近四分之一牺牲、遇难。革命战争年代留下姓名的中共党员烈士共计370万,还有大量无名烈士。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树立的精神丰碑。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路走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也是如此。1998年长江抗洪的危急时刻,带头跳入洪水抢险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抵达震中救援的是大批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兑现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承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正是依靠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正是依靠在这一理想之光照耀下的不懈奋斗。

     

      依靠人民是党的智慧和力量源泉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跨越一座座雪山、一片片草地,攻克无数难关,离不开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1930年,党和红军正处于井冈山斗争极其艰难的岁月中,毛泽东同志豪迈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满怀信心地指出:“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这是因为我们党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一边,必将唤起工农千百万,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淮海战役中,小米加步枪的60万人民军队,战胜了美式装备的80万国民党军。“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543万父老乡亲倾尽全力支援前线,几乎是九个群众在支持着一个战士。“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床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好儿郎含泪送战场。”这首当时流传甚广的歌谣,成了百姓倾力支前的真实写照。有了人民群众作为坚强后盾,怎能不创造奇迹?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生动诠释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书写了人类抗疫历史的奇迹。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正是由于党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才能凝聚起14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种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道义担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对个体尊严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读懂了14亿中国人集体情感释放背后的团结与力量。

     

      造福人民是党的永恒追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追求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在延安老百姓中流传着一首谜语诗:“长在高山上,死在泥洞中;魂魄飘青天,骨头暖人间。”谜底本是木炭。然而1944年,张思德在执行烧炭任务时,发现窑顶往下掉碎石。危难之际,他急忙将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那年,他才29岁。张思德牺牲后,老百姓每每听到这个谜语,常常禁不住感慨:“这说的就是张思德啊。”

      从革命年代的方志敏、刘志丹、张思德,到和平建设时期的雷锋、杨善洲、黄文秀……一个又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不断涌现,他们将“人民至上”一次次照亮。一百年的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政治上的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经济上的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全面小康,从精神上的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不卑不亢、坚定自信,共产党人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今天,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完成,党又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理想照进现实。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次次走进车间码头、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问政于民,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各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你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把你记在心上。”时代在变,但党和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立场始终没变,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从未改变。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凝聚起中华儿女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进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