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评论
    警惕学术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
    发表时间:2022-06-10 来源:党建网

    刘学 乔振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历史被抹杀、割裂、歪曲,势必失去存在的根基并最终走入歧途。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西方文化之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剧烈,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蔓延成为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制度颠覆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的学术领域,一些人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更为隐蔽、精致的学术外衣包装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学术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我们既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更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击。

      反对学术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要坚定政治立场。学术研究中出现不同见解是正常现象,但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却是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带有强烈的否定历史的政治倾向和消解历史的政治意图。因此,要把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明确区分。学术研究者应追求真理、揭示真相、增长学问,而非别有用心地去动摇人民的信仰、瓦解人民的思想。判断有关学术问题到底是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要看学术研究是否迎合和呼应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及其所鼓动的社会思潮,是否损害党的领导、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和人民利益。在学术研究中,要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维护党、国家、民族团结的立场,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反对学术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要坚持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对科学历史观最尖锐的挑战,是在对历史的“碎片化”解读中传播深度隐藏的“伪史料”。历史虚无主义以“碎片化”的方法对史料抽象地、片面地、非历史地进行放大或者刻意遮蔽,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碎片化”解读历史的方法实为唯心史观的鲜明体现,其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就会暴露无遗。因此,在学术研究中,要严格把握历史整体研究、历史辩证法等基本原则,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抛弃偏颇狭隘的管窥之见和一孔之见,从历史大势与战略大局出发,客观阐释历史,防止断章取义、割裂历史。

      反对学术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要坚持法治思维。学术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隐蔽颇深、贻害无穷,必须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惩治。一方面,宣传思想部门以及历史工作者、研究者,对历史虚无主义所攻击的党史、军史等重大问题,要提高回应反击的速度和力度,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不要人云亦云、随意跟风,助长历史虚无主义的势头。同时,要把正确认识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科学研究历史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对学术研究中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给予纪律和法律上的严惩。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粉碎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发挥党史、国史和军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分别为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六干休所所长、复转军人)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