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发表时间:2020-06-24 来源:《党建》杂志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邱水平

     

      一年之前,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再一次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给予高度评价,寄予殷切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凝聚着“五四”以来先进青年接续奋斗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理想是大海航行的“灯塔”,本领是破浪前行的“引擎”,担当是迎风蓄力的“风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逻辑鲜明、体系完整的行动指南。高校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聚焦这三个关键词,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紧扣时代主题,筑牢青年理想根基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只有将奋斗目标融入时代主流,才能中流击水、挺立潮头。

      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青年救国救亡、振兴中华的理想追求,鼓舞着几代人的革命斗志,直至今天,仍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五四以来,我们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也是当代青年理想的时代主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青年必须把实现中国梦作为毕生追求,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做新时代的“追梦者”“圆梦人”。

      要引领青年厚植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树立远大理想的基石,有了这种最牢靠的精神纽带,就能自觉把个人奋进的脚步与国家发展的脉搏、与民族复兴的进程同频共振。从五四运动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改革开放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一代代北大青年用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谱写了北大爱国进步的英雄篇章。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热爱祖国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要引领青年筑牢信仰信念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五四时期,一批先进青年经过认真研究、比较,自觉扛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并积极传播,坚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始终坚持,使五四运动成为民族复兴征程的新起点、里程碑。在新时代,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发扬五四精神,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坚守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践行者,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最根本的精神支柱,在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的深度融合中实现人生价值。

     

      扎根中国大地,锻造青年过硬本领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青年要成就人生理想、履行时代使命,就必须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素质,让青春的航船破浪远航,到达圆梦的彼岸。

      五四时期,一批先进青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有力的思想武器,在思维视野、斗争本领上有了新的提高,为形成新的革命文化和革命力量创造了条件,从而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系列新事物、新情况应运而生,对广大青年的“硬核”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高校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理论思维、知识本领上步入新时代。作为中国最早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北大近年来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组织召开两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启动“大钊班”等人才培养项目,努力深化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辐射力、影响力。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北大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世界、改造世界,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青年手中持续释放科学真理的强大力量。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要将全部资源和精力聚焦到立德树人上来,坚持植根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面向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瞄准国际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准,优化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打牢知识根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施展个人才华,竞展时代风采。

     

      立足复兴征程,增强青年担当本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年要把理想变为现实、让本领发挥价值,就必须具备勇于担当的政治底色和青春本色。

      五四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一代青年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肩挑重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真真切切投身到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完完全全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了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好机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时代青年必须将责任与担当作为青春的座右铭,让理想植根现实的沃土,把本领用于奋斗的实践,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要鼓励青年投身基层一线。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希望他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最能考验人、锻炼人的地方。近年来,北大有近2000名选调生扎根基层一线,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在今年的就业工作中,北大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推出“支援边疆建设、投身国防军工”等一系列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把就业选择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面对青年的时代重任,我们将持续引导学生牢记总书记嘱托,主动投身一线,积极奉献基层,把青年的热情和优势转化成民族复兴之路的一砖一瓦,让青春在基层奋斗中不断升华。

      要引导青年树立斗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青年不仅要走得好顺风路,还要开得了逆风船,方能彰显担当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湖北告急的严峻时刻,北大有453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英勇抗疫。疫情期间,还有上千名北大医科学生奋战在流行病调查、数据统计等抗疫岗位,许多北大选调生、志愿者、校友都奋战在抗疫前线。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他们以无畏的气魄、逆行的执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斗争精神。当代青年虽身处和平年代,但贯穿于民族复兴征程的斗争精神绝不能丢。我们要加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让学生在艰苦岗位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培养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张纪)

    网站编辑:孙 梦雨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