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在历史交汇点育先机开新局
    发表时间:2021-03-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裴长洪

     

      2021年全国两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描绘了我国“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宏伟蓝图,部署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重点任务。

     

      国际国内形势的主要变化 

      2021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依然没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方面,疫情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按下快进键,全球经济复苏尚需时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3.5%;另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世界贸易额下降14.5%,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下降40%左右。当前,不少国家仍然深陷疫情泥潭,复工复产前景还很不明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很不稳定,国际贸易投资仍然处于萎缩状态,世界经济还未呈现强劲复苏的态势。同时,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大国关系不断分化组合。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不仅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而且实现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还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目前,“十三五”规划已经圆满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已取得决定性成就。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进一步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使命感、责任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突出特点 

      2021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决策部署。具体而言,这些规划和目标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其一,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经济指标上看,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定性指标,没有具体量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是什么标准,国际组织没有统一的指标。目前,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25个国家中,韩国处于中间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1万美元。另据一些国际组织的看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以上是发达国家的最低门槛,而且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万美元是有困难的。但是,如果在未来15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5%—5.5%,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维持在6—6.5元左右,人口规模继续维持在14亿左右,那么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是比较有把握的。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没有明确设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多少,以及未来15年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多快,而是把设计思路更多放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只要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况酌定;但要求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是质量效益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同时,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9年的60.6%提高到2025年的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其二,更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纲要》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在实体经济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作为抓手,争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20年的7.8%提高到2025年的10%。

      其三,更重视民生福祉。《纲要》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在未来5年内,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8提高到11.3;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从2.9人增至3.2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从91%提升至95%;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1.8个增加到4.5个;人均预期寿命从77.3提高到78.3。

      其四,更重视绿色生态。《纲要》要求,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在未来5年内,森林覆盖率从23.2%提高到24.1%;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在未来5年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

      其五,更重视安全保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2025年,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要大于46亿吨标准煤。

     

      在稳中求进中育先机开新局 

      稳中求进仍然是2021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对于“稳”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设定主要预期指标留有余地。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为此,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经济运行的区间调控中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支持力度,不急于转弯,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财政赤字略有下降,拟按3.2%左右安排,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扩大范围,规模扩大到2.8万亿元;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其次,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再次,继续强化就业优先,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对于“进”的要求,更具有鲜明特色。其基本思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一是推出许多新举措,进一步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通过改革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降低宽带资费、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降低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严格控制非税收入增长,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二是创新驱动出实招,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机制;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免税额的扣除比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带动中小微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三是扩大内需,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城乡流通体系,特别是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继续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仍然是扩内需的必要手段,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6100亿元,支持在建工程、区域协调工程以及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五是实行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优化调整进口税收政策;推动国际物流畅通,清理规范口岸收费,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