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理论强党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一篇典范之作
    发表时间:2021-09-17 来源:党史博采

    杨 莘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四点重要部署。其中,“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这一要求,指明了学习党史必须要坚持以什么样的历史观为指导的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是怎样科学对待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在笔者看来,是落实“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的必由之路,也是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应当取得的思想收获。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并且善于运用学习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013年12月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不久后隆重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就是一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之作,也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的重要篇目。

      这篇重要讲话,同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科学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和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精神实质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毫不动摇地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评价毛泽东、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和确证毛泽东是站在民族复兴历史起点的伟大人物,是这篇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讲话的三处精彩之笔。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评价毛泽东同志。毋庸讳言,毛泽东逝世40多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总是期待中国搞非毛化、反毛化。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方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思想上的坚定是保持纯洁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抵制住了这样一股错误思潮,没有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同时在自己的党章中取消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攻击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错误思潮和行径一贯旗帜鲜明地持反对态度。早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习近平在论及党史工作时就曾经指出,应当“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后,习近平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并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就在于通篇讲话并非泛泛地为毛泽东评功摆好,而是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党的历史和革命领袖,为人们学习“四史”特别是中共党史、树立正确党史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同人类历史上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通过“造神”在精神上奴役被剥削阶级不同,“把每个领袖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是无产阶级对待自己领袖的基本态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之所以说“文化大革命”中把毛泽东鼓吹为“天才”、认为其“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万句”是犯了“左”的错误,就在于这种认识实质上把领袖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习近平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几个“不能”启示人们,评价毛泽东的功过也要放在适当的历史位置上,从“左”的方面指责“今不如昔”或者是从右的方面声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等评价毛泽东,都无助于人们客观地对待毛泽东本人及其留下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无益于今天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无益于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断前行的新的实践。

      有史家正确地指出,“一是实践和理论相背离,二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不统一”,是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的两条基本原因。习近平曾经多次讲过,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郑重”地对待革命领袖的失误和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曾带了一个好头,他说:“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不是英雄,而是普通的人。他们犯了错误,党就去纠正这些错误。”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这一论断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观点,也是党为什么能够顶住压力,坚决不搞非毛化、反毛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恩格斯在其名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里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企图搞乱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典型——它不仅把党史国史描绘成一部罪恶史、权斗史、阴谋史,与此同时又肉麻吹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任何稍微有清醒头脑的人都看得出来这种史观背后的政治阴谋就是要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为“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的论调张目。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讲话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有理由相信,历经了“雄关漫道真如铁”并走上“人间正道”的社会主义中国,必然“长风破浪会有时”,能够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本应不存在任何疑问。然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左”和右的思潮得出了惊人一致的结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由此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泾渭分明,不存在任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反则是一种相互背离的关系。这一观点推翻了党史学界和理论界趋于一致的认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而在理论上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崇高地位,在实践上为曾经喧嚣一时的“民主社会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服务,因此,必须正本清源、予以驳斥。中国搞改革开放,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同苏联把改革变为改向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径。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坚决反对照搬照抄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习近平在这个问题上具有相当强的政治定力,他坚持“两个不能否定”的方法论原则,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确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而不是始于其他。

      习近平2013年初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两个不能否定”不仅是一句政治论断,更是学习党史的一条方法论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党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运用。运用这一方法论原则观察历史,就不仅要看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要抓历史本质。具体来说,也就是要牢牢抓住党史伟大光荣正确的主体、主流、主线和主要方面。抓住这一本质,从“整体性”的高度学习党史,无论如何也不会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这一错误结论。习近平2018年4月20日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信息流通无国界,网络空间有硝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青年人党史知识的获取越来越多地来自网上,互联网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谣翻中国”的最大变量,历史虚无主义正是这样一股有害的硝烟。由于攻击中国政治体制的言论太过露骨,敌对势力往往更倾向于打着“历史揭秘”的旗号制造和剪裁符合他们心意的党史,声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抛弃了毛泽东思想而不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出发,对于这种新情况新问题不可不察、不可不防,而“察”与“防”最好的思想武器就是坚持习近平“两个不能否定”的方法论原则,有理有据地回击他们“伪造历史”的错误行径。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之所以说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就在于其无视无论是思想还是物质都必然有一个积累准备、质量互变的过程。毛泽东时代是今天中国的“出发阵地”,是完全立得住的政治结论——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社会主义经历的六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都在为后一个时间段在理论上作充分准备、在实践上积累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这第五个时间段,上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本身又有很多不同于苏联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新的创造。这个光辉的时间段,为实现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三、确证毛泽东是站在民族复兴历史起点的伟大人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赞同、所拥护,充分证明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真理的力量所在。中国梦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其本身又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那种把中国梦歪曲为“宪政梦”之类的鼓噪,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宪政梦”等犯了割裂历史的错误,认为民族复兴的进程不需要积累、不需要探索、不需要奋斗,仿佛照搬照抄西方那一套就可以轻松实现,这是一种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态度。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先辈们为实现这个梦想付出了巨大努力”,就是告诉人们要时刻尊重历史、尊重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人物为中国梦的实现积累的宝贵财富和进行的探索与奋斗,确证了毛泽东是站在民族复兴历史起点的伟大人物。

      党的十五大曾站在世纪之交,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行了很好的回顾与总结,提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虽然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后世敬仰,但他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先天不足”,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领导中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政治能力。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革命史出现的一个最伟大的转折,就是救亡图存、实现复兴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肩上,特别是落在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以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是曲青山归纳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四个历史时期”“四件大事”的头两件与毛泽东直接相关的大事。遵循习近平讲话精神,可以从分析这“两件大事”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入手,考察“毛泽东与中国梦的关系”这一问题。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前提。习近平曾用“苦难深重、命运多舛”这两个词语来形容1840年以来中国的近代史,实际上,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不仅来源于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也同样来源于一次次旨在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被实践证明了没有能力去承担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历史的接力棒虽然交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内无论哪一位政治领袖都能够提出正确的革命理论,带领全党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这个道理也为党早期的历史反复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胜利,是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乃至再向前推一两百年,中国的历史命运就开始了逐渐探底的过程,自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才艰难地走出了一个倒U形曲线,民族复兴才第一次展露其可能性。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完成兴国大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作为美好理想,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从天而降,总是要通过在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从应然变为实然。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梦”这一提法体现了思维具体、概念具体,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一方面在宣传中要避免概念化、固化、庸俗化、好高骛远这四种不良倾向,另一方面也不能作出“非意识形态化”的解读。结合历史与现实来看,并不是哪一个政党、哪一个阶级、哪一种社会制度都能够抽象地提出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同“中国梦”紧密相连。以普世价值思潮、“宪政梦”思潮为代表的西方那一套东西,与“中国梦”格格不入,只会把中国引向改旗易帜的邪路,最终使得中国与民族复兴的理想南辕北辙。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毛泽东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以苏为鉴、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着力于“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同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多次强调“道路决定命运”,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在21世纪的前途命运如何,中国梦能否得以实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有没有政治定力,能不能坚定不移地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站在中国梦起点的历史伟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百年接力,取得“接力赛”中的优异成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纵观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用正确党史观对待党的历史、对待革命领袖,历史给予其回报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新时代蓬勃向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苏联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等大肆否定党的历史、污蔑党的领袖,最终酿成了社会主义苏联被和平演变这样一场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要负面影响、使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解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的历史灾难。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党史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正确党史观对于中共党史至关重要。

      (原文刊于《党史博采》2021年第9期)

    网站编辑:王 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