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杂志
    山东省寿光市:实施“头雁领航”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2-03 来源:《党建》杂志

    中共寿光市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把建设一支引领乡村发展的骨干队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努力锻造一支坚强有力、能打敢拼的“头雁方阵”,使村党组织书记从“家里村里两头顾”变成“一心一意抓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主要做法

      聚焦“有能人”干事,持续优化带头人队伍结构。寿光市坚持把牢政治关口,从好人中选能人,把人选培养好、使用好。一是拓宽选人视野。实施农村优秀在外人才“雁归计划”,组织镇街党委全面摸排,利用春节、中秋节等集中返乡探亲时机,通过召开座谈会、亲属动员、上门邀请等方式,吸引在外能人、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等回村任职。市委组织部牵头,按照每村不少于2人的标准,建立起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做到好中选优、随缺随补。今年换届中,一大批见多识广、年富力强的能人充实进村“两委”班子。二是从严审查把关。坚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明确不得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村干部任职资格市镇联审制度,在镇街党委对拟任人选全面审查的基础上,组织部门协调纪委、卫健、信访、公检法等部门单位进行资格联审,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挡在门外。制订《寿光市农村主职干部备案管理办法》,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内需要调整时,镇街党委需提前与组织部门沟通,经市镇联审无异议后,再由镇街党委研究调整,调整后10日内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三是充实后备力量。实施农村后备干部“雏雁计划”,结合团委“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择优选聘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跟踪培养,组织到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集中培训,分批次组织到镇街站所或片区跟班学习,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情况、积累群众威信,条件成熟的安排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为村“两委”换届提供源头活水。今年换届中,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村村都有35岁以下好青年,其中“90后”村支部书记有18人。

      聚焦“有本领”干事,持续提升强村富民能力。好支书既是“选出来”的,更是“教出来”的。寿光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教什么”,精准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引领乡村振兴的履职能力。一是开展专题培训。每年分村级治理、集体增收、人居环境等专题,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市委书记亲自开班动员并作专题辅导。充分用好寿光丰富的现代农业资源,高标准建设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实行“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模式,让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同时,定期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苏州、杭州、青岛、烟台等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引导他们拉高标杆、跨越赶超。二是分享治村经验。市级层面每月中旬举行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市内外优秀村支书分享治村理政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通过视频形式集中收看,让“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以农村社区为单位,每月举办一次“书记论坛”,片区内的党组织书记围绕工作中的难题难事,集体把脉问诊,搭建起取长补短、互促共进的交流平台。三是组织结对帮带。成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室”,以镇街为单位开展强弱村结对帮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以老带新、以强帮弱、抱团提升。今年换届中新当选的303名村党组织书记,全部落实1名镇街班子成员、1名经验丰富的村党组织书记“2+1”结对帮带,通过手把手教、一对一带,帮助他们快速熟悉农村工作、提升履职能力。

      聚焦“有激情”干事,持续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围绕“待遇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寿光市持续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正向激励机制,让他们有活力、有激情干事创业。一是落实待遇保障。市财政每年列支近1亿元,严格按照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报酬,村党组织书记年度平均报酬达到4.8万元;对正常离任村主职干部,及时足额发放退职补贴,形成“在职有报酬、退职有补贴”的保障机制。二是加大关爱力度。参照科级干部体检标准,每年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县级医院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对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活困难的村“两委”委员,通过党内关爱帮扶机制,及时给予帮扶救助。开展“两优一先”等各类评先树优时,优先考虑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党组织书记,形成关心、重视、支持村干部的浓厚氛围。三是注重抓点带面。近两年推选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职镇街班子成员,7名村党组织书记考录为镇街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在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对5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通报表扬,在新闻媒体上开设“点赞好支书”专栏,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近年来,王乐义、李新生、葛茂学等被评为“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屯西村、九巷村、台后村班子被评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

      聚焦“有压力”干事,持续织密管理约束红线。寿光市注重把监督管理放在平时,变“大撒把”为“盯着抓”,让村党组织书记既能“干成事”又能“不出事”。一是开展“比变化、促振兴”擂台赛。针对换届后新手较多的实际,集中开展新班子“比变化、促振兴”擂台赛,对进入角色快、工作干劲足、村庄变化大的新任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宣传展示,倒逼村干部不比基础比变化、不比条件比干劲。二是推行网格履职“负面清单”。在农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村党组织书记为网格“第一责任人”,制定网格履职“负面清单”,将废弃厂房院落管控、废弃物乱倾乱倒、农产品质量安全等12类具体情形进行了明确,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守住门、看好人、不出事。三是建立定期研判、动态调整机制。以镇街为单位,每季度对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一次分析研判,对工作不在状态、不服从管理的村干部转入镇街帮教党支部进行“停职教育”,暂停发放补贴报酬;对工作不称职、不胜任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撤换。去年以来,调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300余名,有效增强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四是划定村干部规范履职“十条红线”。为适应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后的新形势,引导村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制订《寿光市村干部规范履职“十条红线”》,将不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准在村级事务中独断专行、不准干预插手村级工程项目、不准参与违法建设、不准吃拿卡要等划入红线,倒逼村干部时刻警钟长鸣,守住底线、不逾红线。

      

    成效与启示

      寿光市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锻造了一支堪当重任的“头雁方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坚持专业理念,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全链条管理模式。过去,村党组织书记脱了鞋下地,穿上鞋办公。近年来,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时间靠不上干不好,能力跟不上办不了”。如果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体制,势必导致来源渠道单一、人员变动频繁、工作干劲不足。寿光市在选任、培训、监督、激励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闭环工作机制,保证他们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投身农村工作,用“专业化管理”换来了“全身心干事”。

      二是坚持高点定位,让村党组织书记成为有吸引力的岗位。前几年,村党组织书记岗位面临“能干的人不想干,想干的人干不了”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是新形势对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个岗位操心受累、待遇偏低,对在外能人缺少吸引力。寿光市持续完善村党组织书记正向激励机制,推荐优秀村支书考录公务员、事业编,挂职镇街领导班子成员,有力提升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实现了从“没人当”到“抢着干”的转变。

      三是坚持双向发力,做到“严管+厚爱”并重。一方面村党组织书记长期扎根一线,风里来雨里去,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另一方面,个别村党组织书记放松自我要求,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寿光市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既想方设法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待遇,让村党组织书记有甜头、有奔头,同时出台村干部规范履职“十条红线”,对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停职教育,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时刻讲规矩、守纪律。

      四是坚持协同管理,建立“市镇共管”工作机制。如果把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的责任单纯交给镇街党委,难免会有不到位的地方。寿光市坚持上提一级、市镇共管,市级层面在任职资格上统一审查、补贴报酬上统一保障、教育培训上统一组织,同时把日常监督管理考核交给镇街党委,动态掌握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做到宏观指导和精准管理相结合,更好地把专业化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执笔:丁平、桑德春)

    网站编辑:王 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