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杂志
    三件文物,见证焕然一新的新中国
    发表时间:2022-01-12 来源:《党建》杂志

    用在新中国第一条铁路上的钢轨

    □ 朱靖远 李国洪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陈列着两根钢轨,这是成渝铁路的一段钢轨的辅轨,它见证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诞生。

      修铁路、通火车,是川渝人民的梦想。成渝铁路的修建计划由来已久。1903年,清政府提出修建由成都经重庆通往汉口的川汉铁路;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次年开始修筑,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成渝铁路仍未铺上一根钢轨,只有地图上的一条“虚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同志的提议下,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修建成渝铁路。195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请求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并提出“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的方针。在全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

     

     

      修建铁路,钢轨从哪里来?抗战期间,汉阳钢铁厂的许多设备和技术力量迁到重庆。当时唯一具有钢轨生产能力的第29兵工厂(后改名101厂,即现在的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克服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困难,成功轧制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根钢轨,并承担了成渝铁路钢轨生产的全部任务。陈列在大渡口区博物馆的这两根钢轨正是当时生产的。

      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纷纷支援成渝铁路的建设,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凭借海军助力,源源不断运往重庆。筑路大军更是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地取材,沿线许多桥梁、隧道都是用当地的石料建成,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效率。同时,沿线还有很多农民不计报酬,自带干粮、自备工具,看到哪里需要人手就在哪里干活。不少人甚至将家藏的寿板、房料等无偿捐献出来作铁路枕木。成渝铁路所需的129万根枕木,就是沿线群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备齐并送达工地的。

      在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成渝铁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该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8月1日开始从重庆向西铺轨,以每天铺筑5030米的进度推进,1952年6月13日铺轨到达终点站成都,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1952年7月1日,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市同时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人们欢欣鼓舞,敲锣打鼓,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直流,盼了几十年的铁路终于通车了。

      成渝铁路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而且也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完全用国产材料建成的铁路。这对于刚刚解放不久、经济十分困难、物资极度匮乏,又面临西方封锁禁运的新中国来说,堪称一大奇迹。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贺龙在庆典上的讲话,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成渝铁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通车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在政治上解除被压迫的地位,而且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上摆脱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所造成的贫困与苦难,逐步走向幸福生活。”●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

      □ 王永翔

     

      杭州西湖,风景如画。在西湖边的北山街84号院,一片浓荫掩映下,有一幢青灰色的小楼,这里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所在地。在陈列馆二楼的展厅内,一本微微泛黄的文稿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这本珍贵文稿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封面上标注的时间是1954年3月23日。

      1953年12月,毛泽东主席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来到杭州。在来杭州的火车上,毛泽东主席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抵达杭州后,毛泽东主席和部分随行人员住在刘庄。每天下午3点,毛泽东主席从刘庄出发,来到北山街84号院办公,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经常是午饭在夜里、晚饭在早晨。

      当毛泽东主席和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西子湖畔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同时,刘少奇和其他在北京的中央领导人也在为宪法的诞生紧锣密鼓地工作着。往往是杭州起草一个稿子出来,马上派交通员送到北京。北京立即安排讨论,再把讨论后的修改意见反馈到杭州,这样反复多次。

      毛泽东主席一行在杭州西湖边一共度过了77个日夜。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完成在杭州的宪法起草工作,返回北京。在杭州起草的宪法草案初稿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西湖稿”。

      1954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会议后,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社会各方面代表共8000多人参与了草案初稿的讨论,提出各种修改意见5900多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中的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正是当时参与讨论时的原件,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捐献。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向社会公布。此后,全国各界共有1.5亿余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提出了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制定的,实现了党的正确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统一。从“五四宪法”诞生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这次立宪过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

      如今,“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已被誉为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地标,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的光辉历程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来到这里学党史、悟思想。“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以来,接待观众已达156.3万人次,在党史和宪法宣传教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作者单位:“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

      □ 魏琳

      在吉林省长春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原址,一汽解放总装车间里,陈列着一台解放牌载重汽车,它是新中国第一辆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要任务。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备受重视,“一五”计划中建设一座综合性汽车制造厂被列为首批重点工业项目。经过一系列紧张的筹备与考察,汽车制造厂的选址最终定在长春市郊孟家屯西北侧。按照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长春隆重举行,镌刻着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被安置在场地中央,开启了新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第一步。

     

     

      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人才和资源稀缺,中组部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批干部齐聚一汽,同时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国家计委、铁道部、邮电部、外交部和解放军等均优先安排支援一汽建设事项。在土建高峰期,每天都有两三百个车皮,满载着各种规格、型号的材料、设备,从各个省市和厂矿源源不断地送往一汽繁忙的工地。作为一汽所在地,长春市对其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长春市第一届党代会确定了“主动积极、尽先办理、只许办好、不许办坏”的方针,1954年市政建设费用84%用于一汽建设。

      在全国的大力支援下,仅用了3年时间,就修建完成建筑面积702480平方米的各种厂房,铺设管道86290米,电缆47178米,安装设备7552台,制造工装2万多套,一个年产3万辆的现代化汽车厂拔地而起。一汽人不仅掌握了汽车制造的基础知识,还学会了土建施工、机械加工、汽车驾驶等多种技术,为汽车厂的建成投产奠定了基础。

      “盼星星盼月亮啊,盼的那个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1956年7月13日,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批载重汽车从总装配线上开出,自此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7月14日,长春市处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12辆崭新的汽车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浩浩荡荡驶向市区,成千上万人涌上街头,只为看一眼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生产的汽车。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其命名为“解放”,它不仅寓意着思想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也表达着我们将不再被别人在技术上“卡脖子”的自由。

      如今,承载着几代人回忆的解放牌汽车作为中国民族汽车品牌的中流砥柱,依然驰骋在祖国的城市乡村,同时通过不断创新进步,为中国的工业建设、农业建设和国防建设作着更大贡献。●(作者单位: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网站编辑:张 璋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