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杂志数据库
    仗剑扶犁守边疆 屯垦戍边铸忠诚——兵团精神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4-08-01 来源:2024年第8期《党建》杂志

    徐敏

     

      “大军十万出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启了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伟业的新篇章。

      7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将青春热血洒在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用行动铸就了兵团精神。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八师石河子市考察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时光荏苒,精神永恒。一代代兵团人秉承着兵团精神,栉风沐雨,同各族干部职工一道,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赞歌。

      

    热爱祖国 兵团人的核心追求

      早晨6点,萨尔布拉克草原的天空刚蒙蒙亮,第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和老伴刘景好就起床了。

      打理好羊群,魏德友夫妇开始为升国旗作准备。没过多久,旭日初升,在屋外的旗杆前,妻子刘景好拽紧绳索,魏德友奋力挥动右臂,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随即迎风展开。

      魏德友说:“不管走多远,看到五星红旗就能找到家。”这样的清晨,他们已经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党的号召,与30多名战友一起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塔城地区,成为第九师一六一团原兵二连的一名“新兵”。

      一把水壶、一台收音机、一架望远镜,每天,魏德友都会带着这3件“宝贝”巡边。这一走,便从青涩走到了暮年。

      20世纪80年代初,魏德友所在的连队被裁撤,昔日的战友陆续离开,但魏德友戍守边防的决心从未动摇。

      自2002年退休后,魏德友始终“退而不休”,坚持义务巡边,儿女在团场买的楼房,他从来没有住过。

      “几十年了,为什么还要在这荒郊野外过这样的苦日子?”时常有人问魏德友。

      “既然当初我选择来这里,就要坚持到底,不能走。”这是魏德友的回答。

      60载,从青春年少到满头银丝,魏德友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他巡护的区域内从未发生过一起涉外事件;60载,他巡边总里程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大家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魏德友获得的荣誉有很多,而他却总是说,自己只是一个守边人,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看着父亲魏德友丝毫没有“退休”的想法,2017年,女儿魏萍与丈夫商议后,决定辞去山东的工作回草原定居,在照顾父母的同时,与父亲一起放牧巡边。

      “踏着父亲走过的路,我才体会到他的艰辛,也体会到守边的重要性。能和父亲一起坚守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我感到非常自豪。”魏萍说。

      

    无私奉献 兵团人的精神品格

      从和田市出发,穿过墨玉县乡村,便来到第十四师四十七团。这里,笔直的白杨傲然挺立,崭新的楼房整齐排列,干净的马路伸向远方……曾经的荒原已化作绿洲。

      “75年前,一支骁勇无畏的英雄劲旅横穿荒漠,挺进和田。75年来,他们屯田沙海,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在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讲解员夏天用清脆响亮的声音,把参观者的思绪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49年12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奉命紧急进军和田。为了节省时间,将士们把心一横,咬牙横穿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历时18天,他们走完了700多公里路程,于12月22日到达和田,粉碎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及民族分裂分子企图武装叛乱的阴谋。

      沙漠,走过去了;仗,打完了。但是,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展示馆的一个玻璃展柜中,保存着当年王震将军的手书:“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

      “一道命令,执行一生。”遵照指令,官兵们留在了和田,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在军垦战线上开始了新的战斗。

      “我的外公王有义就是其中一位沙海老兵。”夏天指着展板上的老照片讲起外公的故事——

      屯垦战士秉持“不与民争利”的宗旨,把屯垦点选择在“水到头,路到头,人烟到头”的未垦荒原,住地窝子,吃苦野菜,用小推车推走座座沙丘,用坎土曼砍断层层草根,用人拉犁开辟出块块良田……

      “1961年,我的母亲王宗敏得了小儿麻痹症。那段日子,外公太忙,没时间带她看病,结果落下残疾,可妈妈从来没有埋怨过外公……”说着说着,夏天红了眼圈。

      王宗敏高中毕业后,留在团场学校教书。几十年来,面对多次调去条件较好地区工作的机会,她的选择却依然如父辈那样——坚守在这里。

      “生在这片土地,再也没想过离开。我要像外公和妈妈一样,把一生献给兵团。”夏天坚定地说道。

      

    艰苦创业 兵团人的历史写照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第一师阿拉尔市胡杨河滨水公园显得格外热闹,市民三三两两地漫步河边,孩子们则奔跑于灯影之间,充满活力的广场舞、动感十足的现代音乐与灯光交织,点亮了公园的夜——曾经的戈壁荒滩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1953年6月,2万余名官兵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就地集体转业,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亘古荒原上拉开了开发塔里木的序幕。

      1958年5月,为解决塔里木河南岸50万亩新开垦土地的灌溉问题,农一师(现第一师)决定在荒原上开挖一条引水总渠。由于这条渠线所经之处地形非常复杂,且开挖工作须完全依靠人工,为此,上级规定,参与修建南干大渠的工人,必须是身体好、思想好的男同志。

      然而,修渠大队出发前,却来了20多位姑娘,她们一致要求参加修渠劳动。

      在烈日的暴晒下,塔里木盆地的地表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男人们可以光着膀子,她们却不行,半天下来,汗渍干了湿,湿了又干,衣服变成了白花花、硬邦邦的“花衣裳”。

      不满一周,姑娘们脸黑了、手破了、衣烂了、鞋没了。一个月后,20多位姑娘中,只剩王世卿、王华玲、赵桂荣、郭桂荣、赵爱莲5人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提高劳动效率,5位姑娘组成了一支女子突击队,撸起袖子,准备大显一番身手。

      白天,5位姑娘按时收工;夜里,她们悄悄带上火把继续干。困了,她们就靠着筐子眯一会儿;累了,就扯开嗓子唱几句家乡戏。实在瞌睡得不行时,姑娘们就咬上一口从伙房里“偷”来的尖辣椒——辣得直跺脚呀,睡意全扫光。

      就这样,5位姑娘的劳动效率迅速提升,把所有的小伙子都甩在了身后,“塔河五姑娘”的称号也由此出了名。

      有一阵,大伙修渠时遇到了沙质土难题——土一装进筐中便不断向外漏。怎么办?5位姑娘凑在一起想办法。不知谁说了句:“用床单垫筐底!”大家一听,说:“中!”紧接着,她们争先恐后地跑回宿舍,把平时舍不得铺的床单拿出来,将筐底垫得又均匀又密实,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在奋斗的苦与乐中,5位姑娘创下了人均日搬运土方74立方米的纪录,完成了定额任务的907%。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塔河两岸早已变了模样,而“塔河五姑娘”精神却依然闪耀着璀璨的时代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投身建设边疆的新征程。

      

    开拓进取 兵团人的动力源泉

      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在第八师石河子市各个团场的田间地头,一台台大马力拖拉机穿梭其中,马达欢唱,机声隆隆,不到一上午时间便完成了一大块条田的翻耕和平整工作。

      风起土扬,泥浪滚滚,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研究员郑炫看着平整好的土地,眼角露出笑意。在郑炫眼里,被大马力拖拉机翻耕、平整过的条田之美绝不亚于秋天的丰收之美。

      兵团的屯垦戍边史就是一部犁耕作业的发展史,从人拉牛拽到机械作业,从粗放耕作到精耕细作,这些巨大转变对于郑炫来说,再熟悉不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郑炫的父母来到第八师一五〇团,成为团场的农业技术人员。郑炫出生后,父母工作的大田就成了她儿时的乐园,由于从小耳濡目染,郑炫逐渐对农业机械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石河子农学院(现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郑炫将兴趣爱好变成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从此一直奋战在农机科研第一线。

      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10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进入新疆市场,与之相配套的翻转犁也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郑炫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历经20个寒暑的潜心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国产大马力配套犁。

      为检测国产化样机与进口产品的性能差别,郑炫带领技术人员分别前往塔城和阿勒泰农机推广中心试验基地进行考核试验。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郑炫每天下地跟在拖拉机旁查看试验情况。经过一个月的跟踪检测,她终于获得了国产化样机与进口产品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对比数据,为后续自主研制适应不同土壤条件及作业要求的系列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当地土壤有什么特点?职工群众在使用农机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技术细节需要改进?这些问题只有‘脚踩在田中’才会有答案。”郑炫说。

      这些年,郑炫围绕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系列液压翻转犁开展的科研工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中国农机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兵团精神是做好兵团工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兵团事业发展最有力的精神支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精神之光,照亮征途。新时代新征程,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将大力传承弘扬兵团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忠诚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作出更大努力。

      (作者单位:兵团日报社)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