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抗美援朝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零敲牛皮糖战法成功挫败美军磁性战术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零敲牛皮糖VS磁性战术

    ——抗美援朝战争中破解相持局面的战术对决

    ■颜 慧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出全新战法,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技术占绝对优势之敌。在防御作战阶段,志愿军创造出“零敲牛皮糖”战法,对敌实行战术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成功挫败了美军所谓的“磁性战术”。

     

      朝鲜战场陷入相持局面 

      经过五次战役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1年6月中旬,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由于敌我双方力量趋于均势,朝鲜战场进入相持局面。

      此时的志愿军加上朝鲜人民军,总兵力达到112万余人。但志愿军仅有2个坦克团共80辆坦克,且刚刚入朝还没来得及参战,轻迫击炮以上火炮(连同火箭筒)共8500余门(具)。志愿军空军仅有1个歼击机航空兵师在进行实战练习,尚未正式参战。由于没有制空权,志愿军的大口径火炮和坦克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联合国军”方面,有坦克1130余辆,轻迫击炮以上火炮3720余门,装甲车490余辆,3.5英寸口径火箭筒7080余具,不仅具备强大的火力优势,还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其空军共有23个大队另8个中队,各种飞机1700余架;海军第77和第95两个特种混合舰队,编有5艘航空母舰等各种舰只108艘。总兵力增加到69万人,其中美陆军6个师和1个海军陆战师、1个空降团共25.3万人,兵力占到美陆军18个师的三分之一以上,要“补充到接近于作战的员额,必须实际上调光国内的正规军,但连这样做都不够,还不得不动员后备队”。此外,美空军已将其作战力量的五分之一、海军将其近半数作战力量投入朝鲜战场,均无力再往朝鲜增派援兵。

      志愿军有兵力优势,但后勤供应是短板。当时,志愿军出国作战,所有物资均由国内运输供给。“敌机的疯狂扰乱破坏,一般白天不能运输,桥梁山洞经常被炸,物资大量损失……许多物资运不上来。”参战部队仅能依靠“肩上后勤”,自己背负粮弹作战,但一般只能保持5至7天的供应。许多有利战机因供应无法跟上被迫放弃。随着战线拉长,物资供应更加困难。

      刚刚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摸清了志愿军的弱点,将志愿军的进攻称之为“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制订了“磁性战术”——利用志愿军白天作战和机动困难的弱点,以一部兵力和志愿军保持接触,掩护主力迅速后撤,建立新的阵地,并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装备每次后撤的距离为20~30公里,这个距离正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一夜的行程。当次日凌晨志愿军迫近时,“联合国军”早已占领新阵地,而志愿军徒步行军疲劳,难以获得歼敌战果。志愿军之前以战役突然性和战术新奇制胜的优势难以发挥,进行运动战的难度大大增加。

     

      研究提出“零敲牛皮糖” 

      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战役,敌我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志愿军虽歼敌6.7万余人,但自身也付出较大代价。这样的战果让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既有战略设想、战役指导方式、战术原则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1951年5月2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打美英军“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次日,彭德怀复电:“军事方针指示是完全正确的,当按照执行。”

      5月27日,毛泽东召见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和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着重了解为什么在朝鲜战场上难以达成大的歼灭战,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场战争特点的认识。他在谈话中指出:在打法上同意不断轮番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即“零敲牛皮糖”的办法。每军一次以彻底干脆歼灭敌一个营为目标。一次战役使用三四个军(也可多一点),其他部队整补待机,有机会就打。

      为进一步了解前线指挥员的作战实践经验,毛泽东又让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率第一批出国作战的四个军首长刘西元、吴信泉、温玉成和吴瑞林回国,详细汇报战况和个人体会。经过深入交谈,毛泽东对如何同拥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有了全新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战,美军改变开始依赖公路、分兵冒进的打法,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的方针,并且将师坦克营改编成坦克搜索团,团的突击火力得到大大加强。志愿军如果再采取聚歼的办法,把敌人压缩在一起,无疑将增加分割歼敌难度。因为“手撒宽了包不拢,口张大了啃不烂,不仅无法歼灭敌人,而且有胶着的危险”。志愿军要完全歼灭敌人,必须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以营为歼灭目标。

      在接见吴瑞林的第二天,毛泽东又和邓华及四位军首长谈了一次话。毛泽东明确作战指导方针就是“零敲牛皮糖”。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证明,技术优势和物质基础前所未有地影响着战略战役计划的实施和成败,仅靠兵力优势而无技术优势,是不可能歼灭敌重兵集团的。既然大口吃不了就改用小口吃。毛泽东用湖南人习惯吃的牛皮糖形象地比喻,“零敲牛皮糖”也就成为后来打小歼灭战的代称。

      6月3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对“零敲牛皮糖”这一作战方针以及对战局的判断表述得更为明晰。电报指出:“不要做现在我军还不能做到的事,不要企图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而应精心设计,寻找机会,多打小规模的歼灭战。这样就可能逐步削弱敌军,振奋我军士气,并可减少我军伤亡。”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抗美援朝战争前8个月运动战的经验总结,已经上升到规律性认识。后来,邓华又具体地表述了当时确定的作战方式:“运动防御与反击相结合的拉锯战,也即是积极防御、短促突击相结合的作战方式。”

     

      打出经典战例 

      毛泽东确定志愿军实行“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方针后,彭德怀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但需要有一过渡办法,使阵地稳固起来。站不稳脚就无法去敲别人。” 1951年秋,志愿军开始在前沿普遍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并在后方建成网状运输线,从而为实行阵地进攻创造了物质条件。此后,志愿军在发起进攻前,一般都利用前沿的坑道和屯兵洞隐蔽集结兵力,机动调集火炮,出敌不意发起攻击。

      1952年9月18日至10月底,志愿军和人民军对敌60个目标进行了77次进攻。志愿军根据攻占目标后能守则守,不易坚守则放弃的原则,经过反复争夺,以1.07万余人的自身伤亡共歼敌2.7万余人。这次秋季战术反击作战,是以战术的动作、战役的规模,贯彻“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指导方针最为典型的作战。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特致电志愿军:“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的打击……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10月14日至11月25日,“联合国军”为扭转战局,动用3个多师共6万余人的兵力发动“金化攻势”,对上甘岭以南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我志愿军阵地进行猛烈攻击。志愿军先后投入3个多师4万余人的兵力,依托坑道工事与“联合国军”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将其全部赶出阵地。志愿军以1.1万余人伤亡的代价歼敌2.5万余人,创造了坚守防御的典范。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