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抗战故事
    田大娘荣获的瓷碗
    发表时间:2020-08-27 来源:抗战胜利网

      145、1.png

        

      1944年12月20日,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在阜平县史家寨村开幕。深泽县段庄村田玉春光荣地出席了大会,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被授予“拥军模范”光荣称号,荣获纪念章和纪念碗。碗身上印有用毛笔书写的“晋察冀边区二届群英大会纪念”字样。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共产党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地人民在抗日政府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斗争中,用他们孱弱的身躯,支撑起了抗日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田大娘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39年,在河北省深泽县大王庄战斗中,她一次接收了12名伤员。田大娘连夜把他们安置到村南的地洞里。她把伤员当亲人,精心护理。每天晚上,她怀抱饭罐,深一脚浅一脚地去给藏在村南地洞里的伤员送饭。摔倒了,她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手摔伤了、脚冻疼了,她丝毫不理会,反而把饭罐抱的更紧、更稳。为了让伤员们早日恢复健康,她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换成细粮做给伤员们吃,自己却挖野菜拌着粗粮充饥。她不但亲自把干粮送到洞里,还给伤员们洗伤口,换药布,端屎端尿。洞口小,只好把屎盆顶在头上爬出来倒,回回都闹得屎尿粘身。每逢临走时,还再三叮嘱人们:“孩子们不论有什么事,可千万不要声张,要沉住气,听娘的话”。 

      1940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她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支持抗战。她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作为伤员的接待站、护理所。为了伤员的安全和斗争的需要,她亲自挖地洞,精心护理伤员,掩护革命干部,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田大娘”,真名反倒没有什么人知道了。 

      县青会主任马烽在田大娘家养病。马烽患的是急性肠炎,炕上尿,炕上拉。大娘把自己仅有的一床炕单撕了给他当褯子,一天至少要替换四五次。有一回,下了雨,屋子漏得炕上不能站,大娘就抱着马烽三天三夜,在他病得厉害的时候,大娘就嘴对嘴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马烽常这样说:“娘,你看我像小娃娃呗,你拉扯着我长大了,等我好了,我一定好好伺候您。”“孩子,娘不挑你,你安心养着,多咱好了,好出去工作去。”有一次,汉奸领着100多个日军来偷袭段家庄。她机智掩护,使马烽免险遭敌手。 

      一年冬天,某部一个战士王文群,在马富才战役中胸部受了重伤,抬到田大娘家,因流血过多,急救无效,不幸牺牲了。为了掩人耳目,田大娘身着重孝,怀着沉重的心情哭啼着冲过敌人封锁线,埋葬了这位英雄的革命烈士。 

      抗三团战士许世奎锁骨被打断,她每天扶着他躺下又坐起,托着头喂饭;县小队队员黎庆林在她家养伤一年之久,她待黎庆林如亲人一样;为了伤员的安全,她亲自挖了五个地洞,还经常化装成拾柴禾、串亲戚、要饭的模样到每个地洞里给伤员送饭。伤员睡着后,她不是熬花椒水为伤员擦洗伤口,就是在门口站岗放哨。她用劳动妇女的真诚与勤劳,把一批又一批伤员接来,经过精心护理后,又一个个把他们送往前线。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她用一颗赤诚之心和满腔热血,使200余名伤员康复痊愈。 

      在抗日战争时期,田大娘家不仅是医疗站,也是分区总联络站。她除了担负医疗工作,还是联络员和妇救会主任。每天夜里,不是带着妇女们出去扰敌,就是接送来来往往的同志们,烧水,做饭,打掩护。上她那里去过的同志,一次都没有遭到过意外。田大娘在通信联络当中,每次不是把信蒸到卷子中,就是梳到头发里或絮在棉袄里,一次也没失误过。 

    网站编辑:郭 庆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