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模范榜样
    传承红嫂精神 弘扬优良家风
    发表时间:2020-07-22 来源:党建网
    刘 栋
     

      沂蒙红嫂,是一个在战争年代活跃于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的女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舍生忘死救治伤员,不遗余力抚养烈士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之情。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更是为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杰出贡献的女战士。

      在众多歌颂沂蒙红嫂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中,“火线桥”的故事广为流传。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姥姥李桂芳。

     

     

      1947年5月12日,大战前夕,全村男子赶赴支援前线,老幼民众提前转移,只有妇女们留守在距离主战场仅10公里的汶河边。傍晚,妇女们接到上级命令,必须想尽办法用最短的时间架设一座桥,保障进攻作战的部队赶赴战场。暮春的蒙山夜风凌冽,宽阔的汶水急流暗涌,妇女们没有建桥的材料,更没有建桥的时间。危急之中,她们联络召集附近村的32名妇女,带着各家卸下来的门板,用身体在冰冷的汶河里架起了一座人桥。汶水湍急,冰凉刺骨。妇女们在水下,河水漫过了腰,水深的地方淹上了胸口。急行赶来的战士们不忍前行,在她们的反复动员劝说下,踏过她们扛起的门板,顺利通过了汶河。过河后,一名小战士用火柴盒记下了姥姥的名字。战役结束后,人们发现战场的很多岩石峭壁间,都写着姥姥的名字,而更多沂蒙红嫂的名字已无从知晓。

      这场战役就是孟良崮战役,“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一举粉碎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我想,在这场以近身肉搏而闻名的奇迹般的鏖战、也是最惨烈的胜利中,红嫂们用肩膀支撑着的,除了这座门板火线桥,还有英烈们赴死求胜的信念吧!

      那年姥姥22岁,已经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了。她的革命生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在广阔的蒙山沂水间铺展开来。她13岁摆脱地主的压迫追随八路军,从那时候起,有了自己的名字——李桂芳。14岁,她担任民运队长,发动几十个村子的妇女缝军衣、备军粮,辗转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为前线的队伍输送物资。16岁,她成为一名八路军女战士,一边潜藏在深山开展游击斗争,一边为5个野战军医院挖掘山草药材。她多年剃发,女扮男装,夜间在战地医院太平间守护牺牲战友们的尸体,白天假装到各村要饭,实则在敌人的层层封锁下转移、掩藏伤员,筹集运送粮食物资。20岁,姥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和战友们、革命同志们在这一时期历经无数艰险,亲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见证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史诗,也忘我投身于广大沂蒙老区人民为支援革命所作的伟大奉献之中。

      在我出生的八零年代,姥姥已经离休了。我从小是姥姥带大的,最常听她讲的是关于战争年代的回忆,对于她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事知之甚少。直到2018年,妈妈担任沂蒙红嫂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在她回忆、搜集姥姥事迹的过程中,我才得以了解更多。

      奋斗的岁月里,曾因重病被医生断定时日无多的姥姥,争分夺秒带领干部群众在孟良崮开荒种树,她说她怕报答不了党和人民的恩情,要把一天当成一年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把家里仅有的粮食留给乡亲们的孩子,自己重度营养不良的女儿生命垂危,也决不领用县医院开的葡萄糖,要把紧缺的物资留给更需要的人。

      她的工资级别几十年不变,每次人员工资调整她都把有限的名额让给困难同志。

      使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这样一件事:她长期驻村蹲点,有一年春节回家,她在路上仍不放心贫困户,便绕道去探望。临走时,她把自己身上的棉袄棉裤都脱下来送给了乡亲,随她同去的另一位年轻妇女干部,外衣只有一层棉袄,就把棉袄里的棉絮都扒出来送给了乡亲。天寒地冻,她们身着单衣赶了四十里的山路,回到家人都冻僵了。今天的我们真的很难想象,送出仅有的棉袄,送不了棉袄掏棉絮,到底对人民群众有多么深重的情谊,才能做到这样。

      在妈妈的记忆里,姥姥就是这样,从来都是群众、工作第一,从来都是先公后私,甚至没有私。而在我的记忆里,姥姥的伟大更体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她时刻向周围散发的明亮炙热的光芒里。

      姥姥特别特别坚强。她小小的身板常年承受着各种病痛,她年轻时就手术摘除了几处内脏器官,年老时几乎丧失消化和造血功能,但重症缠身的姥姥从来不露病态,时刻精神饱满。多年陪伴她治疗的医护同志们在她离开后心疼地说:“李奶奶用坚强的意志和孱弱的身体耗尽了最后一丝体力,燃烧了最后一份能量。她是以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斗状态离去的,她没有被病魔打败,而是创造了了不起的生命奇迹。”

      姥姥特别乐观。只要在她身边,就会有数不清的欢乐,随时随地都能开怀大笑。来找她聊天的人特别多,姥姥开个玩笑,讲几个恰如其分的典故,打几个惟妙惟肖的比方,大家哈哈一场大笑,心情无不畅快,烦恼也一消而散。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出差、加班、开方案交流会是常态,我就跟姥姥抱怨,姥姥说:“你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年轻的时候,也联系同志们开会,躲在树丛草窠里碰头,有时候暴露了,鬼子一个炸弹过来,再想召集人回来,缺胳膊断腿都是好的,有的同志从此再也见不到了·······”沉默了片刻她问我:“你们开会不用躲炸弹吧?”我说当然不用了!她哈哈一笑说:“哎呀,那还不使劲儿开,天天开,想开多久开多久啊!”听她说完我忍不住笑了,从那以后再加班、开会,多晚也不会再抱怨,内心充满了感恩。

      姥姥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平凡——自己平凡,是因为战友们的伟大,生活再幸福、物资再充裕,她永远都是那个艰苦岁月中走来的老百姓。姥姥长年保持学习的好习惯,眼睛花了、耳朵聋了,但报纸不能一天不看,新闻不能一天不听,国家大事、国际形势、社会热点,她永远知晓得比我们早,她的思想与时俱进,时刻追在时代前沿。

      我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她除了生活中对我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更在思想上对我和其他亲友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2005年,国家博物馆举办“沂蒙精神”大型主题展览,姥姥受邀来到北京,作为特殊嘉宾参加活动。我迫不及待赶去看望她,刚聊一会儿,她又开始了每次见面的“例行话题”:“你现在已经工作了,入党的事要继续努力争取。”“姥姥别着急!”我不以为然地回答,“先把技术基础打好再说嘛!”姥姥沉默了一会儿,一扫平日的亲切幽默,略带严肃地说:“锻炼技术和追求思想进步一点儿也不矛盾!恰恰相反,这两样根本就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思想达到一定高度了,研究起技术来才能有目标,干起工作来才能有奔头!”我一时愣住了,半天没有回答。姥姥笑说:“看你这个觉悟,确实还需要多成长锻炼几年!”几年后,光荣成为预备党员的那一天,我激动万分地第一个向姥姥报喜,她郑重地对我说:“祝贺你,刘栋同志!”

      当我在工作岗位上深刻领会“没有离开政治的业务”,当我读到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广大青年“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就会想起姥姥那话。她虽然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仍时刻保持清醒、透彻的政治觉悟,这就是一名合格党员应有的政治素养。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90岁高龄的姥姥迎来人生中又一个高光时刻。她受邀坐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的特制战车,与50个阅兵方队一同接受检阅。

      

     

      在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的访问中,姥姥身着朴素而庄严的阅兵礼服,胸前佩戴闪亮的勋章,神采奕奕地面对镜头说:“老八路、新四军,革命军、老战士们都来了,拥军支前模范也都来了,来到首都北京,住在党中央的身边,我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挺起腰板来对着习主席招手,一定要把习主席对我们的关心,带回家乡,带给父老乡亲!等我回去以后,还要告诉那些一起战斗的、死去的战友,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共和国没有忘记我们!习主席没有忘记我们!”

      姥姥光荣而圆满地完成了阅兵任务,回到家乡后,她第一时间兑现对战友的承诺,带领一家四代,手捧鲜花,在华东烈士纪念碑下鞠躬、默哀,祭奠死去的英灵。那天,姥姥对着他们讲了很久很久,我想,这些话,她的老战友们一定都能听到!

      2017年4月19日,姥姥永远离开了我们。分别前的最后时刻,她对家人说:“一切费用自家承担,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还有,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要一面党旗的,给我申请一面党旗吧。” 这是姥姥的最后一个心愿:不给组织添麻烦,为她申请一面党旗。

      共产党人说,鲜艳的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鲜艳的红旗,总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染红我们的记忆、染红我们的血脉、染红我们的基因!

      巍巍蒙山,悠悠沂水。我的姥姥李桂芳,是千千万万英雄沂蒙儿女中平凡的一员。她常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幸福的人,她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盼到了新中国诞生,投身于国家事业初创的浪潮,她在幸福的晚年,见证了美丽祖国的繁荣富强。她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留下一串串闪亮的奉献足迹。

      如今,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九十九周岁华诞。老一辈革命者舍身忘死、奋力拼搏、忘我奉献、不辱使命,可敬可爱的他们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他们赋予的革命血脉、树立的家风国魂,必将代代传承,永无止息!

      (作者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