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振兴要闻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有关负责人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发表时间:2023-02-15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北京2月14日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4日上午,国新办举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介绍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时表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

      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好、更牢。“但是也要看到,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还在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所以端牢饭碗的压力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下一步必须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唐仁健说。

      在目标上,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一是面积要稳住。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开展吨粮田创建。同时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二是产能要提升。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

      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务,抓紧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二是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提高单产,逐个品种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在政策上,重点是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一是抓政策引导。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提高大豆补贴力度,推动扩大大豆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二是抓责任落实。今年继续把经国务院同意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区、市),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优化完善,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强化落实,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

      一是抓监测帮扶落实。开展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准性、帮扶针对性,及时化解因疫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实行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

      二是抓发展动力培育。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就业,着力用发展的办法,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帮助脱贫地区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发展短板。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三是抓帮扶政策完善。持续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区域的政策倾斜力度。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帮扶机制,促进形成防止返贫工作合力。发挥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压紧压实各级责任。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大台阶,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增速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和2.3个百分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文件从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安排:

      稳定就业增加方面,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农民工就业。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经营增效提升方面,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通过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

      财产收入挖潜方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转移收入拓展方面,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增加对农民的补助补贴,筑牢社会安全底网,让农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

      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在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在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

      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

      四是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另一方面,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既充分鼓励引导他们下乡,同时也对下乡的资本在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让农民最大限度受益,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童静)

    网站编辑:张璋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