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经验做法
    融汇多学科 讲好思政课
    发表时间:2021-09-1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陈明青曾让毕业班学生们在小纸条上写下对政治课的感受。其中一张,上面写着“用生命点燃生命”。

      “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说,他说我的政治课为他推开了一扇窗,一扇朝向外部世界的窗。这让我想到,政治课其实是带给学生一种‍‍方法,一种如何朝向世界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他们的影响不是‍‍一时的,是很长一段时间,而这也是他生命发展所需要的。所以,他会写下点燃生命。”陈明青说。

      学生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而陈明青则看到了属于自我、属于思政教育的新可能。

     

      丰富思政课程形态,贯通学科间内容 

      “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建党伟业》中13个一大代表的动作、神情,陈公博‍‍抽烟掉了一地的烟头、一些人坚定的眼神表明什么?《开国大典》宋庆龄的扮演者回眸看到解放军进入上海之后,为了不扰民宅都睡在大马路上,这个细节有何深意?”同学们扮演完人物,陈明青提醒学生思考。

      在陈明青的思政课上,电影片段情景表演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环节。《觉醒年代》《1921》《革命者》《中国医生》等近几年饱受青少年关注和好评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片段都被陈明青搬上了思政课堂。学生们尤其对《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情有独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穿越”到近百年之前,一边吟诵经典台词,一边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激流。

      “好的影视片段用细节刻画了有血有肉的人物,‍‍比干巴巴的讲述更有力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所限,靠想象往往不能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通过情景表演,学生会发觉历史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也会有欢喜、有害怕,‍‍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是一个立体的人,‍‍否则他们会觉得英雄是永远无法企及的。”陈明青说。

      陈明青发现,政治教材中不少案例、素材,历史课也会讲、语文课也会说,甚至一些自然科学科目也会涉及,那么是不是可以借力?在长期备课实践中,“跨学科内容设计”也是陈明青老师课程的特色。在陈明青所在的华师大一附中,政治、历史、语文老师一起备课是常有的情景。陈明青平时也会常去听其他科目老师的课,从课程内容当中发现育人素材。

      一次听历史课过程中,陈明青“灵感乍现”:“大家对中共一大耳熟能详,但很少关注四大,当时开会时会场对外打着‘英文补习班’的牌子,‍‍门口楼下的阿姨一边扫地‍、清理马桶一边放哨,有什么事儿就拉‍‍拉小铃铛。历史课是作为一个故事来讲的,那我要讲什么?其实中国革命的胜利过程中有很多我们知道姓名的英雄,还有很多未能留名。他们为什么愿意跟着共产党?通过这样的讲授,能更好引导大家思考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

      老师怎么知道我们刚学过?不少同学印象深刻:化学刚讲完氢氧化铜变色,陈老师就讲质变量变;物理刚学完光的波粒二象性,波是波、粒子是粒子,似永远不可调和,陈老师分析这些都是对世界的理解方式;语文课文刚提到对民主的探索,陈老师就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样的情况才叫民主,这是需要有标准的。

      “我想,学生首先是个完整的人,应当接受全方位教育,但各科内容却可能是割裂的、重叠的,经过这样一‘点’,学生觉得学科之间是贯通的,‍‍便从不同维度、不同范围、不同层级上实现了全方位教育,更接近‘三全育人’目标了。”陈明青分析。

     

      引导体验式调查,让社会变成“大课堂” 

      理论和生活距离远,往往阻碍了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于是陈明青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但是,学生实践往往会有两种问题:“浅”了,走马观花,了无收获;“深”了,中学生又不具备开展较为专业的社会调查所需相应知识储备和条件。二者如何平衡?

      “充分体验”,这是陈明青给出的答案。学生‍‍学了‍‍人大、政协制度之后,她便组织学生模拟人大、模拟政协。但提案议案从哪里来呢?‍陈明青引导学生选择课题调研。“例如我们有学生调研区里残疾人设施情况。‍‍他们不是发问卷,把各类无障碍设施都摸清楚,而是只做了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随后走走看。旁边学生扶着他,一边扶一边记录下来‍‍哪里的盲道断头了、附近是否有无障碍卫生间。这样他们同样能发现社会问题。”

      利用假期和周末,陈明青背上行囊,带着学生们去“两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了解那里的农民无偿捐了1500万株白茶苗给贵州的黄杜村的故事。同学们的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安吉余村几乎每个农户门上都挂了“念党恩”小牌子?为什么黄杜村民将自己的拳头产品‍‍捐给别人,技术无偿告诉别人,不需要保护“商业机密”吗?在陈明青引导下,走访农科院专家、农户、村干部,学生心中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

      更多调研的问题还来自生活中。陈明青回忆自己指导过的一次调研:“有些同学注意到我们很多‍‍课本当中都附有光盘,那么这些光盘利用率是多少?现在很多电脑没有光驱。一开始学生觉得这是一种浪费,‍‍但他们放眼全国、走城入乡调研之后,会发觉自己的想法有些片面了。重要的不是结论,‍‍是看问题的方法。”

      “如果要求高中生调查问卷设计得非常精到,且能运用软件进行充分的对比研究,是很困难的。但我觉得‘体验’这个过程很有意义。‍‍没有‘体验’,学生不会知道社会调查有多重要,‍‍正是因为知道了重要,他们才会去研究,之后才会认真设计问卷,搜集、研究数据。”陈明青说。

     

      将基地当家园,在教学共同体中传递育人之种 

      从教23年,身为特级教师,陈明青把政治课上得游刃有余。但私下里,她最大的感受却是“奔跑”——去基地是她业余时间的常态。她是上海市第一期德育实训基地(思想政治课方向)、第三期上海市名师后备基地政治二组的学员,十多年来一直在市级专业发展团队里浸润学习,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至今她依然在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中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如今已经成为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的陈明青,依旧把“基地”学习看作是难得的挑战和历练。

      “有一些年轻的教师说起来满腹理论,但来基地听了几节课后,却对我说‘老师我不会上课了’。”陈明青“吓住”年轻教师的,是她“磨课”的执着。“我告诉他同一节课我会听三遍。一个老师会带‍‍4到5个班级,很容易同一个教案讲4到5遍。我就会反问,为什么你的学生不同,教案和讲授却是一样的?我引导他们,教案不能仅仅基于教材、老师的预设来设计,要根据、结合学生问题。他们逐渐发觉,后来设计的教案和之前把教材简单进行归纳、演绎而成的大不一样了,‍‍逐渐做到‘眼里有学生’,他们也获得了成长。”

      陈明青表示,自己现在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新的考试方式,始终处于“本领恐慌”中。“上了20多年课,每次都有上第一课的‘小紧张’。每一节课我的学生不同,我会相应修改我的教案。‍‍前一班星期一上,后一个班星期五上,‍‍这一周可能还有新的事情发生,社会、学生关注点变了,我会想是不是要重新备课。所以紧张会有的。”陈明青坦言。

      “在教青年教师过程中,自己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我觉得我们更是一个共同体。”陈明青表示,面对如此多“新”,单个老师力量有限,只有大家形成合力,‍‍在业务上、精神上互相扶持、支撑、鼓励,改进既有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善课程。“这是一种‘群体效应’,进入‍‍我们共同体行列的老师,会适应得越来越快,因为你周边的老师都是这样上课的。”

      “思政课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背背概念,字面上理解一下就可以了。但所有的信仰一定要经过挣扎,经过辨析,才能真正固化下来。今后思政课应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陈明青对课程未来的探索如此设想,“很多人看电影、参观烈士陵园会感动流泪,但出来‍‍照样如常,而思政课要做的就是‍‍找到一条思维路径方式,‍‍让情感经过逻辑的、理性的力量固化,变成情怀,最终实现一种‍‍思想上的认同、思维上的改变,这扇窗才会真正敞开。”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1日 04版)

    网站编辑:王 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