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经验做法
    烟台大学:高校“导学思政”路径建构与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3-04-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导学思政”以导学关系为载体,以多元化的互动场景为纽带,发挥导学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互动中实现凝聚共识和价值认同,对于导师和学生两个群体都能发挥思想引领效果,从而实现“导学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互支撑,构建符合研究生特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新格局。烟台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开展常规思政课,还积极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及各类思政主题项目研究,建设“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基地”等。在新形势下,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导学思政”育人体系,创新导师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 

     

      一、净化教师育人空间,建构和谐导学关系 

      在大学生培养方式改革中,导学关系的构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推进对导学育人空间的净化,促进构建和谐导学关系,是高校充分发挥“导学思政”功能、提高大学生导师思政育人素养的关键。

      (一)正视导学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在烟台大学导学模式育人空间内,客观上存在着导学关系之间的冲突矛盾,这既不利于导学课程中思政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高校导师思想教育效果的实现。学校以净化高校导学模式育人空间为起点,以促进导师和高校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向着平等、尊重的目标转变为宗旨,针对高校和导师之间的问题开展广泛、深度的现场调研,挖掘产生关系紧张、问题矛盾的深层根源,进行广泛深入、全面的剖析,对高校导学模式发展的总体面貌、全景图等进行整体性反思,以便于对导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产生预警和进行积极干预。通过对大学生和教师之间导学关系的调适和改造,有利于转变不良、不畅、不顺的导学关系,从而促进师生之间构建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为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优秀教师教育形象选树工作 

      构建和谐、友好的导生关系,是实现导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要树立起教师正面、积极的育人形象,这对形成群体、集体性的“导学思政”育人合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推进“导学思政”工作、发挥大学生导师的育人功能中,烟台大学大力开展优秀教师教育形象选树工作,选拔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起到积极作用的优秀大学生导师,让他们产生“导学思政”正能量,树立起导师育人的良好形象,让更多的大学生导师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学思政”合力 

      (一)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师素质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培养质量与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在指导教师的选择和培养上,烟台大学注意遵循选择标准,健全评价体系,提高指导教师的质量。学校学习贯彻《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加强对导师的岗位管理,推动导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作用 

      大学生导师在履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职责时,通常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不易达成共识,二是不易形成有效的合力育人模式。烟台大学积极协助大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学思政研究室”,围绕“导学思政”与学生导师开展及时和持续的沟通,为提高辅导员育德能力和专业导师思政育人意识提供智力支持。“导学思政研究室”在协同辅导员和专业导师形成思政育人合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三)把党员和教师的力量集中起来 

      烟台大学探索大学生党建与“导学思政”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学术研究团队中建立垂直党支部,利用专业优势,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导师为主导、以朋辈为纽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落实“导学思政”作用机制,加强导学互通载体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既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单向的输出。烟台大学对丰富“导学思政”的实现载体进行探索和变革,构建多样化的大学生导学互通形式,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理论的传递。

      (一)将正式和非正式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增强教育活动的育人功能 

      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持续多元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大学生导师要充分意识到说教方法的重要性,把正式的说教转化为非正式的交流方式,在导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学时,可以通过情景交流、变化沟通话语、改变沟通方式等,把显性的说教转化为隐性的浸润,使学生愿意并积极地与导师进行对话,形成良好沟通交流的基础,实现育人目标。

      (二)从“二元对话”走向“多元互动”,以“教”与“学”的交互为载体 

      导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属于“二元对话”,大学生导师用自己的言传和身教来向大学生传达主流的思想价值观,引导他们向善。这种“二元对话”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有时会使大学生导师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主张和想法不能得到有效实施。从导师与大学生互动互通的有效性角度来看,大学生导师要努力构建与大学生的“多元互动”,把“二元对话”转变为多元化交流。烟台大学通过开展学术沙龙、专业例会、学术会议等,把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空间整合并纳入学术活动中,同时还可以丰富教师导学交流与互通的平台类型,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自身发展与思政育人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空间内有机结合。

      (徐道立 崔占峰)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