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经验做法
    知、情、意、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发表时间:2023-04-26 来源:党建网

    知、情、意、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宋瑞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思政课要肩负起授人以大智、传人以大道、育人以大德的光荣使命,要以铸牢中国心、培育中华魂为己任,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通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仅能系统传递理论知识、促进情感认同,而且有利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构建理论体系

      建立知识模块,完善教学体系。通过跨课程集体备课,将各门课程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知识点与知识链条横向比对,梳理逻辑关系,重新整合反复出现的相同、相近知识点,使每门课程相关知识点与知识链条成为统一体中的一个知识模块。将各知识模块融入原有的教学体系中,保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每个知识模块既不脱离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与其他模块有机衔接,形成完整体系。

      充实知识内涵,丰富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融入教学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关注、整合、吸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沿科研成果,与时俱进地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丰富理论内涵,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针对性。

      推进话语转型,增强教学实效。要选择适宜的话语风格。思政课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生活实际贴近的话语风格,使用凝练、朴实、活泼的教学语言。要更新、完善话语方式。在既往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中,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等话语频繁出现,已经构成了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面对思政课教学中“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石榴籽”等新的话语的出现,思政课教师在教材内容体系建立以及向教学体系转变过程中,要力求做到新旧话语形式有效衔接,避免出现话语断层。

     

      情——引发情感共鸣

      注重躬行实践,增进情感认同。高校应积极为思政课教师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实践提供制度保障,鼓励教师开展包联少数民族学生、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参与民族团结类公益项目等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感讲述各民族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恢宏历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教师展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民族团结意识所打动,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共其情的教学效果。

      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热情。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复兴史,要做到激发学生对这部历史的热情,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具有鲜明情感色彩、以具体生动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如在教学中以经典的、民族团结的音乐为背景音,相继切入民族发展历程中震撼人心的画面,辅以教师深情的讲解,让学生沉浸式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追寻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品味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共同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当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身处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氛围时,情感会持续升华。

      设计教学语言,强化情感浸润。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要依靠话语输出,还需要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语音语调,使理论知识的传递达到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同时能够传递教师的观念、信仰,强化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意——促进知识内化

      重视面对面沟通,点燃思想火花。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实时了解、疏通学生思想兴奋点、关注点、困惑点、压力点。双方思想的火花被点燃,教师有关“五个认同”内在观念、价值体系、道德倾向等通过话语和表情、动作,被学生感悟、接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形态。课上教学与课下交流衔接自然,润物细无声。

      搭建研究平台,促进观念内化。马院应积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平台,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吸引本科生、研究生进入科研平台。学生结合理论学习内容及相关科研课题搜集、整理、研读资料,梳理学术成果,并展开相关的实地考察、社会调研,在理论应用、研究与实践活动结合过程中反复多次关联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理论知识以及观念、信仰、价值观,通过选择、过滤、整合、修正,不仅巩固、深化、拓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情感认同,而且达到内化于心的目标。

      利用网络空间,强化价值引领。高校应积极培育思政网络名师,打造思政网络名师工作室。鼓励网络名师在微信、微博、知乎、B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空间积极发声,讲述中华民族发展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参与信息发布和评论,及时给予总结、评价。学生通过对网络信息的过滤、选择、加工、整合,并与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碰撞、融合,经过吸纳、修正,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入脑入心。

     

      行——推进自觉践行

      初步检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效果。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利用实践教学平台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并撰写观后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遗址、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并撰写心得体会;策划并拍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情景剧、舞台剧、微视频等。其次,思政课教师在活动计划制定、素材采集、资料整理、剧本创作、拍摄剪辑等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积极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将个体理想、信念、价值观体系、道德情感等有机融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通过作品实现外化,初步检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效果。最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向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予以肯定与鼓励,对有偏差之处予以纠正。

      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践行。高校可制定相关制度,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为原则,为学生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平台,有关活动信息、优秀成果等及时在社交媒体或专网平台进行宣传表彰。一是参加宣讲活动。在校园、社区,为同学、师长、亲人、邻里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国家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先进事迹、模范人物等方面的宣讲。二是参加志愿活动。自愿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捐款、捐物;利用寒暑假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宣传国家政策;依托自身所学提供科技信息,解决生产难题,开展网络营销;自愿到西部基层依托专业知识提供教育、卫生、农技等志愿服务;参加“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等等。既践行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观念、信仰、价值观,又将观念、信仰、价值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传递,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践行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也是观念建构、修正、提升的过程。

     

      【本文系天津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少数民族预科班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机制研究”(项目号:JJSZK202207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